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婚礼的由来.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18122507
  • 上传时间:2022-07-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婚礼的由来  婚礼的由来,出自:《国学词典》  婚礼是指完成婚姻关系的过程及其礼仪在“五礼”中属嘉礼婚的本子作昏,即黄昏,《仪礼》中介绍“土婚礼”就写作“昏礼”据郑玄注释:“娶妻之礼以黄昏为期,故名所以要选择黄昏,因为此时正是阳往阴来的时辰后来才加上“女”旁,写作“婚”在古代,婚姻不仅是男女个人爱欲的满足,而且具有“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使命,即俗话所说的“继香火”因此,男婚女嫁就不但是个人行为,而且也是家庭或者家族的大事,因此倍受重视即使在现代中国,父母还以子女适龄未婚为“心病”,这种心理在西方民族是难以理解的ﻭ 中国自古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婚俗及其礼仪也有有所不同,但是自从华夏先祖在商周之际进入文明社会后,其男婚女嫁就逐渐有了一套约定俗成的礼仪,并被后代王朝定为礼制,为汉民族普遍认同这就是儒教经典备载的“六礼”六礼”原来是周代贵族男子的婚娶礼仪,据《仪礼士昏礼》,“六礼”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徴、请期、亲迎等六个步骤及其礼仪ﻭ  “纳采”是婚礼的第一礼,男家选定意中人后,请媒人向女家提亲,女家同意后,男家再备礼亲人前去求婚纳的意思就是纳送,其所送的礼物用雁,因为在古人心目中,雁为候鸟,顺阴阳往来,象征男婚女嫁顺乎阴阳,后代也有用羔羊、合欢、嘉禾、胶漆等物代替的,都用以象征夫妻关系和睦牢固之义。

        “问名”是婚礼的第二礼,男家行纳采礼后,再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排行、出生年月日时等,以便男家卜其吉凶,这实际上是男家详细了解媳妇及其娘家的过程ﻭ “纳吉”是婚礼的第三礼,男家行问名礼后,在自家祖庙中卜问吉凶,若得吉兆,男家再遣使者通知女家,于是两家就正式缔结姻亲关系,后代称为定盟,现在代称为订婚纳吉是正式订立婚约,行礼时须有信物,古代用雁,后代多用首饰、戒指、彩绸等ﻭ “纳徴”是婚礼的第四礼,徴的意思是成,即男家在纳吉之后,将币帛等贵重彩礼送给女家,纳币以成婚礼,故又称“纳币”币指作为礼物的丝织品,以及鹿皮等,非指钱币,后代称为“聘礼”或者“财礼”等纳徴所送彩礼数量取双忌单,如束帛(丝绸)为十、鹿皮成对(即俪皮)等ﻭ  “请期”是婚礼的第五礼,男家行纳徴礼后,即派使者往女家征求成婚日期,但这只是一种走过场,因为男家已经卜得吉期,请女家决定婚期只是谦辞,以示尊重对方,女家自然辞让一番,意即婚期由男家决定,于是男家使者将婚期告知女家,故后代“请期”直称“告期”  婚礼的第六礼是“亲迎”,到了约定的婚期,新郎于黄昏时分亲自前往女家迎娶新娘  至此,“六礼”完备,婚礼的男女主人公才正式登场,举行拜天地祖宗。

      拜堂、合卺(后代演变为“交杯酒”)、入洞房等婚庆仪式六礼”本是贵族婚礼,在其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繁文缛节,因此,随着这一婚礼模式在民间的流行,也逐步有所减省,而所送礼物也因时因地不断变化 宋代朱熹作《家礼》,就将“六礼”简化合并为纳采、纳吉、亲迎三项,类似现代的求婚、订婚、成婚三部曲元明清三代,朝廷颁布的《土庶婚礼》就是依据《朱子家礼》制订的,但品官却必须严格依照古礼举行“六礼”,以显示官民之间的等级差别从现代的角度看,“六礼”所包括的仪式实际上只是婚礼的前奏曲,现代将亲迎后的婚庆典礼才称为婚礼,这是古今婚礼一词的差异  中式婚礼新人着装  新郎可以穿长袍,新娘披戴凤冠霞帔  凤冠是饰有银质或其他质地的凤凰模型,霞帔则是红色的披肩,一般来说,新娘穿红绸袄裤,绣花鞋,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  中式的服装可以去礼服店订做或租借,在影楼拍摄婚纱照时也可以预定中装,有些影楼会在拍摄套系中免费借用婚礼当天的服装  中式婚礼角色安排 下聘礼方:由男方家长担当向女方提亲并赠送礼物﹐即旧时所称纳采和纳征.赠送的礼品通常包括各种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吉祥的食品﹐物品如茶叶等ﻭ  媒人:由一位与双方家庭关系都比较密切的人担当﹐负责邀请双方长辈见面,促进双方的沟通。

        童子:由男方家的未婚男子扮演,负责婚礼过程中的端茶迎轿ﻭ  全合人儿:由女方家的几位年轻貌美的未婚女子扮演,在新娘下轿时扶新娘下轿 婚礼司仪:宣布典礼正式开始,介绍双方重要亲友﹐并致祝福词ﻭ  主婚人:由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友人担当,为婚礼致词ﻭ 摄像师:专业的摄像人员,记录下婚礼的全过程,拍摄新人与来宾的照片,为新人留下珍贵美好的回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