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01第一篇说明书.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11187295
  • 上传时间:2023-03-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5.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总体设计说明1.1、概述华宁过境线至水泥厂公路起点为华宁县城省道S304华宁过境线K67+100处宁锦路口,止点为水泥厂大门口,全长3.548293公里,全线沿原公路改建结合华宁县城今后的城镇规划该公路共分为两段:K0+000~K1+240段按城市Ⅲ级次干道标准建设,路基宽度24米,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K1+240~K3+548.293段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15米,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全线路面结构形式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该项目是华宁县城镇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建设项目,K0+000~K1+240段是今后城镇发展中主要的城镇道路,是加快华宁县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置K1+240~止点,是县城连接玉珠水泥厂的唯一通道,玉珠水泥厂是华宁县的一个大型企业,该项目的建设是加快华宁经济发展的必须,同时也是方便和提高周边人民生活水平不可缺的途径1.2、任务依据1)、华宁过境线至水泥厂二级公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勘察设计委托书2)、现行规范规程及相关强制性条文要求1.3、测设经过我院在收到建设单位的勘察设计委托书后,立即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考察和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2010年8月组织全面的外业勘测及资料收集,于2010年9月完成了施工图的初稿编制工作,并组织内部相关人员进行自检,最终形成一阶段施工图(送审稿)。

      2 、技术标准技术指标单位设计指标值K0+000~K1+240K1+240~K3+548.293等级级城市Ⅲ级次干道二级公路设计速度km/h3080路基宽m2415行车道宽m4×3.752×3.75路面类型 水泥混凝土汽车荷载等级级道路荷载:BZZ-100,桥梁荷载:公路-Ⅰ级公路-II级平曲线半径 极限值m40250一般值m85400不设超高值m1502500最大纵坡%75最小坡长m85200平曲线间直线段长度同向m180480反向m6016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g0.23、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全长及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本项目路线起点为华宁县城省道S304华宁过境线K67+100处宁锦路路口,止点为玉珠水泥厂大门口,路线全长3.548293公里全线共分两段:K0+000~K1+240段按城市Ⅲ级次干道标准建设,K1+240~K3+548.293段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中间的主要控制点有:起点宁锦路口,止点玉珠水泥厂大门口沿线主要城镇有华宁县,主要公路有省道S304、沿线村庄道路以城市规划预留路口,沿线无铁路相交4、对项目委托的执行情况本项目的设计按建设单位(华宁县交通局)的委托书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I-2003)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T-090)的内容执行。

      5、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5.1、地形、地貌华宁山脉,起云贵高原西南,延伸在境内的部分有东西两支,呈南北走向,山岭绵亘,纵贯全境东支老象山脉位于县境中部,西支磨豆山脉位于西部东支诸山由北至南依次为:磨盘山、阿尖山、落岩山、大石丫口、矣甫老象山、大水井岩头、三台山、登楼山、拖白大山;西支诸山由北至南依次为:祖德山、大黑山、鸡蛋山、磨豆山、马大山、五脑山、观音山本项目位于华宁县城坝子,地势平坦,无复杂的地形和不良地质情况5.2、气象华宁气候总体上属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不同海拔区域呈现出南亚热  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南温带4个气候类型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垂直高差悬殊,导致光、热、水的再分配,具有垂直变化大,季节变化小,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分明,地区差异明显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6℃,极端最高气温31.1-35℃,极端最低气温—7.6℃,年平均地面温度17.8~20.1℃,年平均相对湿度77%,全年无霜期260天左右;日照年平均在2100—2165小时之间,日照冬春多,夏秋少;雨量夏秋充沛,冬春较少,年降雨量916毫米左右2005年平均气温17.4℃,极端最高气温32.7℃(5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1.3℃(3月5日)。

      全年日照时数1862.2小时,无霜期275天,全年降雨量831.1毫米盘溪、华溪低热河谷地区,有“天然温室”之称当北国千里冰封、银妆素裹的时候,这里到处挂满鲜活、丰富的瓜果蔬菜当全国柑桔花盛开的时候,这里已是硕果累累,金桔飘香当其他地方百草凋零,寒风萧瑟的时候,这时里仍然草木苍翠,四季如春5.3、水系项目所在主要受农田灌溉,地下水及沿线村庄生活用水的影响,项目建设中主要重视对地下水及灌溉水的排放5.4、工程地质条件5.4.1、地层岩性路线所经区域未见基岩出露,k1+616、K2+24 0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地层为第四系(Q4al+pl)松散堆积层,K3+200地层为松散堆积层、中风化泥岩各地层岩性特征见表2.1.1: 地层岩性特征表 表2.1地层代号主要岩性特征①素筑土(Q4ml)灰白色、棕褐色,成份为砼块、碎石,砂、粘土为主原修华宁过境线乡至水泥厂公路填筑)②软~可塑粉质粘土(Q4al+pl)灰褐色,软塑为主,局部夹可塑,中~高压缩性,中等韧性液性指数Il=0.33~0.84,平均0.7,孔隙比e0=0.67~1.06,平均0.9,压缩模量ES1~2=2.8~6.7MPa,平均4.0,承载力特征值90~110KPa, 极限摩阻力标准值30KPa。

      ③坚硬粉质粘土(Q4al+pl)蓝灰、灰绿色,坚硬,低压缩性液性指数Il<0;孔隙比e0=0.6;压缩模量ES1~2=10.0~10.4MPa,平均10.2,承载力特征值200~220KPa, 极限摩阻力标准值100KPa④卵石土(Q4al+l)灰褐色,很湿~饱和,稍密,含量69~78%,成份为中风化灰岩、砂岩等,圆砾、砂充填承载力特征值280~300KPa,极限摩阻力标准值120KPa⑤含粘性土砾砂(Q4al+l)灰褐色,很湿~饱和,中密,含量38~47%,成份为中风化灰岩、砂岩等,混少量卵石,砂、粘土充填天然含水率W=15.6~15.7%,平均15.65;孔隙比e0=0.43~0.47,平均0.45;承载力特征值150~170 KPa,极限摩阻力标准值80KPa⑥中风化砂质泥岩(Q4al+l)棕褐色,泥状结构,中厚层构造,结理、裂隙发育,吸水性强,吸水易散解岩芯完整,呈短柱状,岩芯采取率为91%,RQD值=79承载力特征值350KPa5.4.2、地质构造测区主要位于云南山字型构造前弧内侧,局部还发育有经向、纬向构造及弧形构造,现分述如下:一、云南山字型构造(亦称通海山宇型构造) 其分布范围横跨滇东、滇中,纵越滇南、滇北,东西宽450公里,南北长约330公里,呈狭缩状。

      它的前弧明显地由三道向南突出的弧形构造带组成,即:建水弧、石屏弧、通海弧测区主要展布于山字型构造的脊柱南端、盾地中部及通海弧等部位通海弧东起华宁、青龙街、西至绿汁江,东西两翼的直线距离达100公里左右由前面弧弧顶至脊柱南端相距约70公里,前面弧的弧顶外缘在通海西南的五街组成通海弧的主要构造形迹有前弧的黑山背斜、龙凤山向斜、山口一华宁压扭性大断裂,西翼的富良棚复背斜、 脚家甸一铜矿山张扭性断裂;东翼的华宁、通海复式褶皱及小型断裂等 黑山背斜、龙凤山向斜在五街清晰地向南突出,组成前面弧的弧顶,弯曲度较大,宽度约8公里弧顶部位受力集中,除弧形压性、压扭性结构面外,在弧顶及其外缘有向南呈放射状的张断裂及扭断裂相伴生,切害4了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的地层,给地下水富集和运移创造了良好条件 前面弧的重要成分山口一华宁压扭性断裂,自西北部的山口向东南经峨山至五街后渐偏向东,然后向东北直指向华宁附近,被长条状上第三系所掩盖,全长达112公里断裂破碎带不发育,一般在数米以内,局部宽约70--80米,为断层角砾岩,糜棱岩等组成该断裂切穿了中生代地层并控制了新生代的沉积,无疑成生于燕山期而又于喜山期复活,直至现在仍在不断活动,1970年元月5日强震震中即在该断裂带上的高大公社,断裂沿线的峨山、通海、华宁一带震级最高。

      前弧西翼为北西向褶断带,宽度可达30余公里由北西一南东向富良棚复式背斜,以及纵切其轴向的脚家甸一铜矿山张扭性断裂组成,在区内全长达78公里断裂破碎带 可见断层角砾岩、硅化岩,宽度小于20米根据断裂丽盘地层层序及断裂带侵入岩时代,该断裂应属印支运动产物而在燕山期又有所复活另外,尚有受到早期构造影响而成为北西向展布的磨柯山盆地及甸中盆地,亦属于西翼的成分在以上主要构造形迹两侧发育着较多的低序次、低级别横张及“X”型断裂,它们将含水层(组)横截或错移,常造成地下水富集地带 前弧东翼起于通海,向北东直达华宁、青龙街、抚仙湖东畔一带而出测区是由一系列北东向短轴褶皱组成的,即华宁、通海复式褶皱及伴生的一系列北东向压性、压扭性断裂组成当延至华宁以北后,构造线走向已渐为北东20左右,故张开程度不如西翼宽大,使得茼弧两翼不完全对称东翼两侧尤其内侧发育有低序次张扭性断裂,为地下水富集造成有利条件 山字型构造的脊柱位居前弧弧顶以北40公里处,即大致沿着普渡河断裂带由~系列南北向褶皱及压性、压扭性断裂组成,向北延伸出测区;向南消失于横亘东西的龙马山向斜的北面与脊柱相伴生的有东西向的张断裂和北西向、北东向的扭断裂发育,成为导水断裂或地下水富集带。

      马蹄形盾地不太显著,这是由于其它构造体系的干扰和破坏,以及山字型构造自身的复杂性所致但龙马山商斜南面为一个构造形迹相对微弱且零乱的地区,主要出露震 旦系地层和发育着一些北西、北东向稀疏褶皱和断裂同时弧顶内侧还有呈现新月形的杞麓湖等,这一平缓地带当为马蹄形盾地所在 卷入通海山字型构造的地层,包括昆阳群、震旦系、古生界和中生界在弧顶部位有晚三迭纪陆相断陷盆地沉积,以及形成一些第三纪小型断陷盆地故通海山字型构造在印支期已具雏形,燕山期进一步发展而定型 二、经向构造体系 在北部山字型构造脊柱与属经向构造体系的普渡河断裂带重接复合,不易区分从区域资料看,普渡河断裂带向北延伸已超过山字型东翼反射弧外侧北缘甚远,实属重接复合关系 华宁以南亦分布着一系列南此向断裂,是否为经向构造之小江断裂带的成分尚待研究这些南北向断裂北端与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成为截接复合关系,将含水层(组)切割成长条状或菱块状南端与东西向构造亦成截接复合关系,构造形迹似棋盘格式状根据布格重力异常资料,抚仙湖和星云湖为小江断裂的低序次构造与山字型前弧东翼共同作用的产物 三、纬向构造体系 主要分布于测区西南部、西北部和中部,可能属南岭纬向构造带的西延部分。

      在西南部和西北部控制了燕山期峨山和九道湾花岗岩体成东西向延伸在中部根据地层展布情况看,龙马山向斜一带可能在晋宁期就形成了东西向断陷,而在燕山期又有加强,可认为是一种包容现象 四、弧形构造 西部和北部昆阳群地层中发育着一些向南突出的弧形构造,是否为联合构造,尚不肯定现就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起一定作用的温水营和中浦贝一大密罗弧形断裂简述如下: 1.温水营弧形断裂:位于测区北部,在区内长46公里,为一向南突出之弧形扭性断裂,并与两侧的分支断裂构成“入”字型构造,南盘相对向南东及北东位移,切穿昆阳群及震旦系,在地貌上形成一宽阔的沟谷,多被第四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