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2-2013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之现代散文选读学案:《我的一位国文老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43227188
  • 上传时间:2024-02-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现代散文选读: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导学案(苏教版高二) 一、【走进作者】 梁实秋(1903-1987),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北京1915年入清华学校学习1923年赴美,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主修欧美文学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1949年6月,抵达台湾,长期执教于台湾师范大学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二、【背景资料】 梁实秋是台湾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同时也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小品,广泛涉及人生世态,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本文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的名篇,作者用风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 三、【积累整合】 1.字音识记 轮廓(kuò) 酒糟(zāo) 玉箸(zhù) 油渍(zì) 鼾声(hān) 敷衍(fù yǎn) 按捺(nà) 张东荪(sūn) 冗长(rǒng) 选辑(ji) 2.字形辨识 澄 澄清 糟 酒糟 渍 油渍 辨 辨别 橙 柳橙 槽 牛槽 债 债务 辫 辫子 瞪 瞪眼 漕 漕运 啧 啧啧 辩 辩解 3.词语释义 《官场现形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专门揭露官场黑暗它不但写出了大批形形色色道德败坏的贪官污吏,而且写出了清末卖官鬻爵、招权纳贿的官场运动机制 榜眼: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完备于唐到了明清,科考分为科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第四级,由天子主持及第者称进士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张东荪:sūn 1886年生,知名政治学者,“中国民主同盟”成员,1949年时是燕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燕京大学取消后,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作金石声: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清通:意谓用词造句通顺清洁,这是语法的范围 气盛言宜:所谓“气盛言宜”,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 朴拙:质朴,没有过多的修饰,出于自然 四、【文本探究】 1、结构脉络:          相貌、行为        不修边幅 印象最深    发怒           凶、开口就骂人  怅 惘           选辑教材         思想开通     使“我”受益最多  讲课:介绍作者、朗诵课文 教学认真投入 敬 慕          批改作文         语文功底深厚 2、解析重点: (1)请用一些词语概括出国文老师的特点。

      【提示】丑、不修边幅、书呆气、糊涂、爱喝酒、真性率直、平等对人、有趣;有才气(眼界宽、对作品领会深入、修改文章老辣) (2)我对国文老师的感情怎样?前后有何变化? 【提示】可笑——有兴趣——佩服——真心佩服——感恩——怀念 (3)文中除第2自然段和末段提及“徐老虎”外,其余的地方既不用这绰号,也不直呼其名“徐镜澄”,而是一律以“先生”、“老先生”、“徐先生”、“徐老先生”称之这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又,末段虽然也提及“徐老虎”这一绰号,但他所表达的感情跟第2自然段称“徐老虎”一样吗? 【提示】不称绰号,不直呼其名,而以“先生”称之,这反映出作者对他的尊敬之情第二自然段给徐先生上绰号,那是少年时的不懂事末段再以“徐老虎”称之,那是一种怀念,表达出对老师教育之恩的感激 3、突破难点:(1)你认为怎样的老师才是让学生难忘的优秀老师?作为一名国文(语文)老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提示】对于自己心目中的老师可以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传道、授业、解惑”应该是所有优秀老师的共性 作为一位国文(语文)老师,需要具有更多、更扎实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在当代科学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的情况下,教师除了具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具有自然科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方面的一般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4、写作借鉴: 梁实秋的散文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本文在写作上主要有如下特点: (1)欲扬先抑,似贬实褒 从文章的开头,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要褒扬自己的国文老师,可从文章的第二小节开始,作者不惜笔墨,连用四个小节,写老师可怕的绰号、怪异的相貌、狰狞的凶笑、不良的习惯……但这些看似贬损的描写并无恶意,作者实际上是在通过这些富有个性特征的描写来突出国文老师的有趣和可爱,同时也与下文写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形成了表和里的反向衬托,外在的丑正衬托了内在的美 (2)善抓特征,描画细腻 作者不愧为散文大家,在他的笔下,人物栩栩如生究其因,是作者善抓特征所致那有棱有角的脑袋轮廓,那秃秃亮亮的尖头,那方方扁扁的脸形,那总是耸得高高的肩头,那常吸溜鼻涕的酒糟鼻子,那油渍斑斑的长袍都是我们在古今人物画廊中从未见到过的也许作者本身就是漫画高手,寥寥几笔,人物就形神兼备了 (3)语言幽默,谐趣横生 诙谐幽默本就是梁实秋散文的语言风格,本文依然体现了这种风格。

      本来回忆自己恩师的文章应该严肃庄重些,但作者偏偏不肯你看他写老师的鼻子,一会儿说他“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一会儿说他“鼻孔里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的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 ,一会儿又说他“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真是竭尽调侃之能事,文中这样风趣幽默的描写比比皆是,但毫无做作之感,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五、【类文阅读】 童年,说不完的故事 刘绍棠 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满六周岁,到邻村小学读书 这个小学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四个班只有四十人 老师姓田,私塾出身,后来到县立简易师范速成班受训三个月,十七岁就开始了小学教师生涯田老师执教四十年,桃李满门,弟子不下三千,现今年已八旬,退休归里十几年了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叩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的木主之后,便排队进入教室每个一年级小学生,配备一位三年级的学兄带笔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就命令三年级的学兄把握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

      红摹纸上,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四句诗为起承转合,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住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这八、九、十枝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 这个故事,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发达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像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如今,我每逢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坂,遇到老人拄杖散步,仍然像五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念田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我十岁到通州城内念高小,级任戴鸿珍老师是通州女子师范毕业生,回民戴老师擅长算术教学,国文课却不如算术课教得好;她在思想上也是重算术而轻国文的 第一堂作文课,戴老师命题出了一个什么题目,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反正是引不起我的兴趣;于是,我便不作别的同学都已经动笔,我却不打开墨盒,也不展开作文本,只是坐在椅子上失神发呆 “刘绍棠,你怎么不作呀?”戴老师问我 “不会作”我歪着头回答 “别人都能作,你怎么就不能作呢?” “我觉得这个题目没意思 戴老师火了:“什么题目才算有意思?” “我自己给自己出的题目 “依你,写!” “我在课堂上写不完。

      “你想到堂下抄别人的吧?” “您发现我抄别人的,打我的手板 “好!”戴老师忿忿地同意了,“我看你写得怎么样再说 我在课堂上构思,晚自习便写起来,题目叫《西海子游记》,连写了五册作文本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通州城内西海子东岸,我常到这百亩碧水的柳荫翠堤上玩耍,也曾下水凫来凫去,惹得警察把我脱在岸上的衣裳扔到树梢上我对西海子的风光景色十分喜爱,因而下笔千言 我把这篇作文送交戴老师审阅,戴老师读后给我打了满分,从此便允许我自由命题,不必当堂交卷 当时,学校有一个佳作栏,类似墙报,由一位爱好文学的国文老师主编每周将各班的优秀作文集中起来评选,入选者重新誊写,画上题图尾花,张贴公布于大墙上戴老师很爱面子,每次作文都要叮咛我:“刘绍棠,想个好题目,写得好一点,争取每周都有咱们班的佳作上墙 呵,那时候自己的作文能上佳作栏,比今天获得这个那个大奖和溢美之词的赞誉,更令人感到喜悦和激动 不久,通州潞河中学的三位学生创办油印杂志《益智》周刊,读者主要是城内各小学的高年级学生,每期发行数百份《益智》周刊选登我的作文,后来又连载我的模仿刘大白先生的《三儿苦学记》的小说《飘零》。

      戴老师感到脸上光彩,却又声严色厉地对我说:“刘绍棠,别光顾了在《益智》周刊上出风头,还得把课堂上的作文写好!” 戴老师喜欢打人,我不敢在课堂作文上偷工减料然而,我还是挨了打 那时,除了两周一次作文以外,每天还要写一则日记,算是课外作业戴老师新婚,常回北京家中与丈夫团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