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文言文固定句式总结.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教****
  • 文档编号:239536297
  • 上传时间:2022-0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8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一、判定句古汉语判定句是依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所得出的一种句型 ,指用名词做谓语的句子 .往往不用判定动词“是” ,但翻译时要加上 ,如“ ,是 ” .〔一〕“是”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指示代词 ,常用做判定句的主语 . 1.是知也 . 〔《〔论语 〕十就》 〕是:指示代词 ,相当于“这”做主语 .知:通:智” ,聪慧聪慧 .名词活用为动词 ,做谓语 . 2.是进亦忧 ,退亦忧 . 〔《岳阳楼记》 〕是:指示代词 ,相当于“这” ,指代“居庙堂之高 就忧其君” ,做主语 .3.是可谓善学者矣 .〔《送东阳马生序》 〕是:指示代词 ,相当于“这” ,指代“马生” ,做主语 .“谓”做主语 .〔二〕“为”表确定判定 ,可译为“是”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为与此同类 .〔 《公输》 〕〔三〕“乃”表确定判定 ,可译为“是” .吾闻二世少于也 ,不当立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陈涉世家》 〕 〔四〕“即”表确定判定 ,可译为“就是” .1.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五〕“就”表确定判定 ,可译为“是” .1.非天质之卑 ,就心不如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 〕2.此就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六〕“是”做动词 ,表确定判定 .1.对子骂父 ,就是无礼 .〔《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 〕2.日中不至 ,就是无信 .〔《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 〕3.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 〕4.日暮乡关何处是 . 〔《黄鹤楼》 〕5.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6.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陋室铭》7.最是一年春好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剪不断 ,理仍乱 ,是离愁 .〔《相见欢 [ 无言独上西楼 〕》〕9.别是一般味道在心头 .〔《相见欢 [ 无言独上西楼 〕》〕10.落红不是无情物 . 〔 《己亥杂诗》 〕〔七〕“非”表否定判定 ,可译为“不是” . 1.非人哉 .〔 《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 〕2.非天质之卑 . 〔《送东阳马生序》 〕〔八〕“ , 也” .1.南阳刘子骥 ,高尚士也 .〔《桃花源记》 〕2.鱼 ,我所欲也;熊掌 ,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3.生 ,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4.至于斟酌损益 ,进尽忠言 ,就攸之、祎、允、允之任也 . 〔《出师表》 〕5.夫战 ,士气也 . 〔《曹刿论战》 〕6.夫大国 ,难测也 . 〔《曹刿论战》 〕7.城北徐公 ,齐国之漂亮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九〕“ , 者也” .1.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莲 ,花之君子者也 . 〔《爱莲说》 〕〔十〕“ 者 , 也” .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玡也 .〔《醉翁亭记》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 . 〔《醉翁亭记》3.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 . 〔《醉翁亭记》 〕4.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 .〔《醉翁亭记》 〕5. 觥筹交叉 ,起坐而喧哗者 ,众宾欢也 .〔《醉翁亭记》 〕 6.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醉翁亭记》 〕 7.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其文者 ,太守也 .〔《醉翁亭记》 〕8.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 . 〔《出师表》 〕9.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10.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11.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十 一 〕“ 者 , ”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石 . 〔《马说》 〕〔 十 二 〕“ , ” .1.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 .〔《邹忌讽齐王纳谏》 〕〔十三 〕“ 也” .此诚危险存亡之秋也 . 〔 《出师表》 〕二、被动句〔一〕没有标志词语 ,意念上的被动 .帝感其诚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 〕“感其诚”即“被 所感动” ,这里指天帝被愚公的诚意所感动 .〔二〕有标志词语 .1.“为”表被动 .2.“ 为 所 ” .山峦为晴雪所洗 ,娟然如拭 . 《满井游记》 〕“为晴雪所洗”即“被晴雪洗” ,这里指山峦被晴天的雪所洗浴 .“为”即“被” . 3.“于”表被动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生于忧虑 ,死于安乐》 〕“举于 ”即“在 被举荐” .三、省略句〔一〕省略主语 .1.承前省 .主语在前面已经显现过 ,为防止重复省略主语 ,译时要补上 .⑴〔 《两小儿辩日》 〕木兰无长兄 ,〔木兰 〕愿为市鞍马 ,从今替爷征 . 〔《木兰诗》 〕⑵渔人甚异之 〔渔人 〕 便舍船 ,从口入 . 〔《桃花源记》 〕⑶〔 桃花源人 〕便要仍家 ,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 〕⑷〔 余〕解衣欲睡 ,月色人户 ,欣然起行 .〔《记承天寺夜游》 〕⑸〔 余〕以其境过清 ,不行久居 ,乃记之而去 . 〔《小石潭记》 〕⑹〔 溪水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 〕⑺〔 佛印 〕卧右膝 ,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 〕“乃”前面省略了主语“起义军” ,译时要补上 .⑴〔 一个人的想法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生于忧虑 ,死于安乐》 〕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征”前面省略了主语“一个人的想法” ,译时要补上 .⑵过中 〔友〕不至 ,太丘舍去 ,去后 〔友〕乃至 . 〔《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 〕“不至”和“乃至”前面省略了主语“友”;译时要补上 .⑶〔 曹 刿 〕 下 视 其 辙 , 登 轼 而 望 之 . 〔《曹刿论战 }〕 “下视”前面省略了主语 ,译时要补上 .〔鲁师 〕遂逐齐师 . 〔〔 曹刿论战》 〕“遂逐”前面省略了主语 ,译时要补上 .⑷期年之后 ,〔 群臣吏民 〕虽欲言 ,无可进者 . 〔〔邹忌讽齐王纳谏 〕〕“虽欲言” 前面省略了主语 “群臣吏民” ,译时要补上 .2.蒙后省 .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诗经·豳风·七月》 〕“在野”“在宇”“在户”前都蒙后省略了主语“蟋蟀” ,译时要补上 . 3.对话省 .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 〔 《曹刿论战》 〕 “对曰”前省略了主语“曹刿”;“忠之属”前省略了指代“大小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的主语“此”或“是” .〔二〕省略谓语 .再而衰 .再(鼓)而(气)衰 .省略的“鼓”就是谓语 .(三 〕省略宾语 .省略介词宾语 ,承上省略宾语“之” ,带前面已经提到的“人、事、物” .〔1〕 以.温故而知新 ,可以 〔之〕为师矣 .〔《{ 论语 〕十就》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 〔之〕分人 .〔《曹刿论战》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 〔之〕信.〔《曹刿论战》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 〔之 〕一战 ,战就请从 .” 〔 《曹刿论战》 〕〔2〕 为.此人一一为 〔之〕具言所闻 ,皆叹惋 .〔《桃花源记》 〕〔3〕 与.念无与 〔之〕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 〔《记承天寺夜游》 〕旦日 ,客从外来 ,与〔之〕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省略动词宾语 .〔1〕 省略代词“之” ,指代前面已经显现的人、事、物 .人不知 〔之〕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论语 〕十就》 〕问〔 之〕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 〔《桃花源记》 〕〔四〕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 1.林尽水源 ,便得一 〔座〕山.〔《桃花源记》 〕“一”后面省略了量词“座” ,译时要补上 .2.太行、王屋二 〔座〕山,方七百里 ,高万仞 〔《愚公移山》 〕“二”后面省略了量词“座” ,译时要补上 .3.帝感其诚 ,命夸娥氏二 〔个〕子负二 〔座 〕山,一〔座〕厝朔东 ,一〔 座〕厝雍南. 〔 《愚公移山》 〕“子”前面省略了量词“个”“山”“厝”前面省略了量词“座” ,译时要补上 .〔五〕省略介词 .1.省略“于” .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1〕 在.林尽 〔于〕水源 ,便得一山 .〔《桃花源记》 〕坐〔 于〕潭上 ,四周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 〔《小石潭记》 〕日光下澈 ,影布 〔于〕石上 ,怡然不动 .〔《小石潭记》 〕余立侍 〔于〕左右 ,援疑质理 .〔《送东阳马生序》 〕行〔 于〕深山巨谷中 .〔《送东阳马生序》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 〔于 〕酒也 〔《醉翁亭记》 〕.〔2〕 从.山水之乐 ,得之 〔于〕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 〕.〔3〕 给.不行 ,吾既已言之 〔于〕王矣 .〔《公输》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 〔于〕人 .〔《曹刿论战》 〕〔4〕 到.能谤议于市朝 ,闻 〔于〕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5〕 表被动 .帝感 〔于〕其诚 . 〔《愚公移山》 〕〔6〕 对于 .〔7〕 向.然足下卜之 〔于〕鬼乎 .〔 《陈涉世家》 〕〔8〕 比,引出比较的对象 .急湍甚 〔于〕箭,猛浪如奔 .〔《与朱元思书》 〕 2.省略“自” ,可译为“从” .〔自〕潭西南而望 . 〔《小石潭记》 〕四、谓语前置谓语前置也叫主谓倒装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 ,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 ,一般放在主语之后 ,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 ,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 ,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1.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游山西村》 〕“足鸡豚”是“鸡豚足”的倒装 ,谓语前置 ,可译为“鸡、猪丰足” . 2.甚矣 ,汝之不惠 . 〔 《愚公移山》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位于前置 ,表强调的意味 ,可译为“你的不聪慧太过分了” ,即“你太不聪慧了” .3.如鸣佩环 ,心乐之 . 〔《小石潭记》 〕“如鸣佩环”是“如佩环鸣”的倒装 ,谓语前置 ,可译为“像玉佩、玉环相碰时发出的悦耳声音” .4.近岸 ,卷石底以出 . 〔《小石潭记》 〕“卷石底”是“石底卷”的倒装 ,谓语前置 ,可译为“石底翻卷过来” .五、宾语前置文言文中 ,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 ,但在肯定条件下 ,宾语会前置 . 〔一〕疑问句中 ,疑问代词做宾语 ,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 ,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1.介宾倒装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论语 〕十就》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 .古汉语中 ,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 ,要放在介词的前面 .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 ,吾谁与归 . 〔《岳阳楼记》 〕“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 ,可译为“我和谁同道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呢.”疑问句中 ,代词做介词宾语要提前 .“谁”为疑问代词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