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要素费用的分配.ppt
84页成成 本本 会会 计计 学学第三章第三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掌握待摊与预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掌握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掌握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掌握废品损失与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掌握期间费用的归集与结转9/8/20242本章内容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第二节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四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五节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第六节 期间费用的核算9/8/20243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一、要素费用分配概述•产品成本明细帐是按产品品种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和登记的,帐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在发生各种要素费用时,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指基本生产的产品)而且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应单独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如果是某一种产品的直接计入费用,还应直接记入该种产品成本明细帐的成本项目;如果是生产几种产品的间接计入费用,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以后分别记入各该种产品成本明细帐的成本项目。
9/8/20244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对于直接用于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应先记入“制造费用”总帐科目及所属明细帐有关的费用项目,然后通过一定的分配程序,转入或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总帐及所属明细帐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应该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即分配依据的标准与分配对象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因而分配结果比较合理,而且分配标准的资料比较容易取得,计算比较简便•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标准主要有:1成果类、2消耗类、3定额类,分配费用的公式概括为: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额某分配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对象的分配标准额×费用分配率9/8/20245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对于直接或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应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总帐及所属明细帐有关项目进行归集,然后将用于基本生产产品的辅助生产费用,通过一定的分配程序和分配方法,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总帐和所属各种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各个成本项目•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用于产品销售的费用、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以及筹集资金活动中发生的费用等各项期间费用应分别计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帐科目及其所属明细帐,然后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冲减当月损益。
•对于构建和建造固定资产的费用,购买无形资产的费用等资本性支出,记入“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科目9/8/20246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二、材料费用的分配二、材料费用的分配 (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分配原则:分配原则:•构构成成产产品品实实体体并并能能直直接接确确定定归归属属对对象象的的材材料料费费,,应应直直接接计计入入各各产产品品成成本明细帐的本明细帐的““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成本项目;成本项目;•对对于于几几种种产产品品共共同同耗耗费费的的间间接接材材料料费费,,应应选选择择适适当当的的分分配配标标准准分分配配计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入各产品成本明细帐的““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成本项目成本项目材料费用分配标准的类型材料费用分配标准的类型•定额消耗量比例定额消耗量比例/ /定额费用比例定额费用比例•系数比例系数比例•产品产量比例产品产量比例•重量比例重量比例•体积比例等体积比例等9/8/20247•1.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程序: 方法一方法一 (1)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2)计算单位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应分配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3)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4)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9/8/20248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计算公式: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价格9/8/20249例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
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5.5 公斤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9/8/202410运用方法一计算如下:1、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 4 =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2、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00÷(560+440)=1.2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560×1.2=672(公斤)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440×1.2=528(公斤) 合计 1200(公斤)4、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72 × 4 =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28 × 4 =2112(元) 合计 4800(元)9/8/202411•方法二:•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采用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材料单价÷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 材料费用分配率9/8/202412运用方法2计算如下:1、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 =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2、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4)÷(560+440) =4.8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560×4.8=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440×4.8=2112(元) 合计 4800(元)9/8/202413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2.按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程序:(1)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2)计算单位原材料定额费用应分配原材料实际费用(3)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 9/8/202414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计算公式: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的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9/8/202415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领用A、B两种主要材料,共计3762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150件,乙产品120件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6千克,B材料8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9千克,B材料5千克A材料单价10元,B材料单价8元计算分配如下:9/8/202416(1)甲、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甲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50×6×10=9000(元) B材料定额费用=150×8×8=9600(元) 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 18600(元)乙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20×9×10=10800(元) B材料定额费用=120×5×8=4800(元) 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 15600(元)(2)材料费用分配率 材料费用分配率=37620/(18600+15600)=1.1(3)甲、乙产品应分配材料实际费用甲产品:18600×1.1=20460 (元)乙产品:15600×1.1=17160(元)9/8/202417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帐务处理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帐及其所属明细帐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用于辅助生产的原材料费用, 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帐及其所属明细帐的费用(或成本)项目;•基本生产车间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总帐及其所属明细帐;•厂部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管理费用”帐户;•产品销售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营业费用”帐户9/8/202418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Y车间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材料费) 管理费用----材料费 营业费用----材料费 贷:原材料----主要材料(A材料)9/8/202419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二)燃料费用的分配其程序和方法与材料费用分配基本相同 如果燃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可以与动力费用一起专设“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在只生产一种产品或者是按产品品种分别领用,直接记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2)如果不能按产品品种分别领用,而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燃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再记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9/8/202420(三)包装物的发出和摊销1.包装物的发出(1)发出用于生产过程包装产品的包装物,作为产品组成部分,记入“基本生产成本”等总账科目2)发出用于销售过程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属于产品销售费用,记入“营业费用”科目3)发出用于销售过程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属于其他经营业务费用,记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9/8/202421•2.出借、出租包装物(1)出借包装物的价值摊销和修理费用等,作为产品销售的费用处理,记入“营业费用”科目2)出租包装物属于非主营业务,收取的租金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出租包装物的价值摊销和修理费等,记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3)摊销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9/8/202422(四)低值易耗品摊销1、摊销额处理: •领用时,其价值损耗应计入成本、费用中因其摊销金额较小,无需专设成本项目,因此: •产品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记入“制造费用”帐户;•厂部管理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记入“管理费用”帐户;•辅助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记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9/8/2024232、摊销方法:一次摊销法、分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 (1) 一次摊销法•领用时,其价值一次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即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等帐户,贷记”低值易耗品”帐户•报废时,其残料价值冲减有关成本、费用即借记“原材料”等帐户,贷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帐户 9/8/202424•例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本月领用生产工具一批,计划成本为600元,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4%另有一批生产工具在该月报废,残料入库作价30元试作出必要的会计分录9/8/202425领用生产工具, 借:制造费用 600 贷:低值易耗品 600 结转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借:制造费用 2424 (600×-4%〕 贷:材料成本差异 -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2424报废生产工具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40 贷:制造费用 40 9/8/202426(2)分次摊销法 (适于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低值易耗品)·特点: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按其使用期限分月摊入成本、费用·摊销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转作“待摊费用”,分月摊销;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转作“长期待摊费用”,分月摊销· 帐务处理:·领用时,借记“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低值易耗品”科目·分月摊销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9/8/202427•例例:某企业生产车间领用专业工具一批,计划成本为36000元,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为+2%,该批低值易耗品在两年内两年内分月平均摊销9/8/202428•领用时,借:长期待摊费用 36000 贷:低值易耗品 36000•月末调整成本差异 , 借:长期待摊费用 720 (36000×2%〕 贷:材料成本差异 --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720•分月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 1530【(36000+720)÷24】 贷:长期待摊费用 15309/8/202429(3) 五五摊销法 领用的同时摊销50%;报废的同时摊销低值易耗品价值的其余50%9/8/202430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在有计量仪器记录的情况下,直接根据仪器所示的耗用数量和单价计算; 在没有计量仪器的情况下,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可以按生产工时比例、机器功率时数比例、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9/8/202431外购动力费的帐务处理:·将其费用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帐户:1)产品生产用的动力费 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帐户;2)辅助生产用的动力费 应借记“辅助生产成本”帐户;3)车间管理用的动力费,应借记“制造费用”帐户;4)厂部管理用的动力费,应借记“管理费用”帐户;5)贷记“应付帐款”(或银行存款)帐户。
9/8/202432·产品成本明细帐是否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应视情况而定 1〕若外购动力费、燃料费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大,应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2〕若外购动力费、燃料费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小,不需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燃料费记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外购动力费记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9/8/202433四、工资及福利费的分配 (一)工资费用的分配 工资费用分配率=某车间生产工人计时工资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生产工时(实际或定额)总数 某产品应分配计时工资=该产品生产工时(实际或定额)×工资费用分配率 (二)职工福利费的分配 按照职工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与工资费用一样也是按用途和发生的部门进行归集和分配9/8/202434帐务处理–应按工资的用途分别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帐户:–生产工人的工资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帐户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记入“制造费用”帐户,辅助生产部门的工资费记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等9/8/202435五、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分配 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车间、部门进行汇总,然后与生产单位、部门的其他费用一起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六、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不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而是期间费用中的财务费用的组成部分可以按预提利息费用的办法分月按计划预提,季末实际支付时冲减预提费用,实际支付的利息费用与预提费用的差额,调整计入季末月份的财务费用9/8/202436七、税金 税金不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而是期间费用中管理费用的组成部分税金没有单独设立成本项目,而是在管理费用中设置税金费用项目八、其他费用 修理费、差旅费、邮电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运输费、办公费、水电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等9/8/202437第二节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待摊费用•含义:先行支付,而后分期摊入各月成本费用,摊销期限在1年以内的各项费用•特点:先支付、后摊销•性质:流动资产•核算原理:先行支付时,借记“待摊费用”科目;各受益期分月摊销时,借记相关成本费用,贷记“待摊费用”9/8/202438•预提费用•含义:预先计提为各月成本费用、以后再支付的各项费用•特点:先计提、后支付•性质:流动负债•核算原理:各受益期预先分月计提时,借记相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预提费用”科目;日后支付时,借记“预提费用”科目9/8/202439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辅助生产成本核算的特点1、辅助生产:–是指主要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提供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
企业常专设辅助生产车间2、辅助生产车间的类型:–只生产一种产品或只提供一种劳务,如供电、供水、供气、供风等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如从事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的制造及机器设备修理等的辅助生产车间9/8/2024403、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动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以及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被称之为辅助生产费用–为生产和提供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耗费的辅助生产费用之和,构成该种产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成本9/8/2024414、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特点–辅助生产费用核算包括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按车间以及产品和劳务类别归集的过程,也是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计算的过程–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到各受益单位或产品上的过程–先归集,后分配归集是为分配作准备9/8/202442•二、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核算–“辅助生产成本”帐户–一般应按车间、车间下再按产品或劳务种类设置明细帐,帐中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立专栏进行明细核算1、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及帐户设置·辅助生产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且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数额较大的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帐户单独进行归集,月末再将其结转至相应的“辅助生产成本”帐户,从而计人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按成本项目设专栏9/8/202443·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为简化核算,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可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帐户单独归集,而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按费用项目设专栏〕·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为简化核算,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可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帐户单独归集,而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按费用项目设专栏〕9/8/2024442、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帐务处理·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帐户 要素费用帐户 辅助生产成本帐户 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帐户 9/8/202445· 不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帐户 要素费用帐户 “ 辅助生产成本”帐户 9/8/202446三、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v辅助生产所生产的产品,如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等,完工时,从“辅助生产成本”帐户的贷方,分别转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帐户的借方。
v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作业,如供水、供电、修理和运输等,其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通常于月末在各受益单位之间按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分配后,从“辅助生产成本”帐户的贷方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建工程”等帐户等借方 9/8/202447•各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外部门(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提供劳务,但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有互相提供劳务的情况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通常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9/8/202448例例: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本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部门服务,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4085元,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9020元各辅助生产车间供应劳务数量见下表(见下页) 下面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对供水和供电两个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 9/8/2024499/8/202450(一)直接分配法•概念–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不分配,仅对外部各受益单位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适用–适于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多的情形•举例9/8/2024519/8/202452•其中,单位成本(分配率)=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车间外部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量)•水 单 位 成 本 ( 分 配 率 ) = 4085÷( 82600-20000)=0.0653(元/m3)•电单位成本(分配率)=9020÷(46000-6000)=0.2255(元/度)9/8/202453(二)交互分配法1、概念–需进行两次分配: (1)对内分配(交互分配)•以各辅助生产车间分配前的费用及其相互提供劳务的数量为依据进行内部分配•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辅助生产劳务总量 9/8/202454(2)对外分配•以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和外部门耗费的劳务量为依据进行对外分配•费用分配率=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非辅助部门耗费劳务总量•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2、举例9/8/202455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一次交互分配法9/8/202456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989.10 -供水车间 1176.5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989.10 -供电车间 1176.52对外分配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548.78 制造费用 6331.26 管理费用 1621.95 营业费用 603.0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272.42 -供电车间 8832.589/8/202457(三)代数分配法1、概念–采用代数分配法,应先解联立方程,计算出辅助生产劳务的单位成本(作为分配率〕,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内部和外部)耗用的数量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2、举例 以前例资料设:x=每立方米水的成本,y=每度电的成本则, 4085+6000y=82600x9020+20000x=46000y解得, x=0.0658 ,y=0.2259/8/2024589/8/202459注:供水车间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借方合计数5435=4085+1350(所承担的电费);供电车间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借方合计数10336=9020+1316(所承担的水费)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316 -供水车间 1350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635 制造费用 6297.8 管理费用 1592.8 营业费用 593.48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5435.08 -供电车间 103509/8/202460调整尾差:借:管理费用 14.08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0.08 -供电车间 149/8/202461(四)计划成本分配法1、概念•先根据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的受益量进行分配;•然后再将计划成本分配额与“实际”费用(待分配费用+按计划成本分入的费用)之间的差额进行调整分配。
•为简化起见,差异可全部计入管理费用2、举例9/8/202462供水车间供电车间合计408590201310582600460000.060.24耗用数量20000分配金额1200.00耗用数量6000分配金额1440.001200.001440.002640.00耗用数量20600分配金额4944.004944.00耗用数量4100016000分配金额2460.003840.006300.00耗用数量160002400分配金额960.00576.001536.00耗用数量56001000分配金额336.00240.00576.004956.0011040.0015996.005525.0010220.0015745.00569.00-820.00-251.00辅助生产实际成本(帐户借方合计〕辅助生产成本超支或节约差异专设销售机构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计划成本分配法 金额单位:元项目待分配生产费用(元〕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劳务供应总量(m3 、度〕单位成本(分配率)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合计分配金额小计供电车间供水车间基本生产-甲产品基本生产车间行政管理部门9/8/202463会计分录:按计划成本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200 -供水车间 1440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944 制造费用 6300 管理费用 1536 营业费用 576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956 -供电车间 11040 结转辅助生产成本超支或节约额借:管理费用 251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820 -供水车间 5699/8/202464(五)顺序分配法(阶梯法)•概念–各辅助生产部门分配费用按受益多少顺序排列,受益少在前先行分配;受益多在后再行分配。
•特点–前者分配给后者,后者不分配给前者;–后者的分配额 = 其直接费用+前者分配来的费用•举例 (见教材)9/8/202465第第四四节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制造费用概述1、概念–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未专设成本项目和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2、内容–间接材料: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耗用的一般性消耗材料 –间接人工: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除生产工人以外的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其他制造费用9/8/202466二、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账户设置–“制造费用”帐户一般按生产车间设置明细帐,帐内按费用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明细项目:p73–若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帐户核算,则“制造费用”帐户仅核算基本生产车间的间接费用2、核算程序(下页图示)9/8/202467原材料 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累计折旧等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基本生产成本--Y产品归集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程序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程序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程序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程序9/8/2024683、制造费用的分配•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是直接计人费用,应直接计人该种产品生产成本; •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是间接计人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该车间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
•分配方法如下:9/8/202469(1)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或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概念–按照各种产品所耗用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计算公式–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总数–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数×分配率 9/8/202470•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已归集在“制造费用-基本生产”帐户借方的制造费用合计为21670元甲产品生产工时为326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2750小时,丙产品生产工时为2658小时要求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9/8/202471•制造费用分配率=21670÷(3260+2750+2658〕 =2.5•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3260×2.5=815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750×2.5=6785(元)•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658×2.5=6645(元)制造费用分配表产品名称分配标准(生产工时〕分配率分配额(元)甲32608150乙27506875丙26586645合计86682.5216709/8/202472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贷:制造费用 9/8/202473(2)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概念–各月制造费用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无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
•计算公式–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数/年度各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某月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 9/8/202474•例:某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发生额为400000元 ;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2500件,乙产品100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为:甲产品6小时,乙产品5小时本月实际产量为:甲产品200件,乙产品80件;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为33000元,“制造费用”帐户本月期初余额为借方1000元9/8/202475•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500×6=15000 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000×5=5000•年度计划分配率=400000÷(15000+5000〕=20•本月甲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200×6=1200 本月乙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80×5 =400•本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200×20=24000 本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00×20 = 8000 合计 32000 元•“制造费用”的期末余额为借方2000元。
9/8/202476•说明–采用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帐户月末可能有借方余额,也可能有贷方余额借方余额表示超过计划的预付费用,属于待摊费用,应列作企业的资产项目;贷方余额表示按照计划应付而未付的费用,属于预提费用,应列作企业的负债项目 •分配差异的处理–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计划分配额的差额,通常应在年末调整即年终时,按已分配比例计入12月份产品成本中9/8/202477•例:承上例,假定本年度实际发生制造费用408360元,至年末累计已分配制造费用415000(其中甲产品已分配311250元,乙产品已分配103750元),试将“制造费用”帐户的差额进行调整 9/8/202478•年末,“制造费用”帐户有贷方余额6640元,应按已分配比例调整冲回•甲产品应调减制造费用 =6640× 311250/415000 = 4980(元) 乙产品应调减制造费用 =6640× 103750 /415000 =1660 (元)•调整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980 -乙产品 1660 贷: 制造费用 6640 9/8/202479第五节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生产中的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
废品按其报损程度和修复价值,可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工艺上可以修复,而且所支付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不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工艺上不可修复,或者虽可修复,但所支付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 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应设置“废品损失”科目,在成本项目中增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 9/8/202480第五节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一)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废品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截至报废时为止所耗费的一切费用,扣除废品的残值和应收赔款,算出废品损失 1. 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的方法 在废品报废时根据废品和合格品发生的全部实际费用,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合格品与废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废品的实际成本,从“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方转入“废品损失”科目的借方 2 .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的方法 按不可修复废品的数量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废品的定额成本,再将废品的定额成本扣除废品残料回收价值,算出废品损失,而不考虑废品实际发生的费用。
9/8/202481第五节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二)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和可修复废品损失核算的后两个步骤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一步:不可修复废品的“废品损失”帐户借方归集的是截至发现废品时为废品发生的生产费用;而可修复废品的“废品损失”帐户借方归集的是为废品返修发生的修复费用 二、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应增设“停工损失”会计科目和“停工损失”成本项目 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不用设置上述科目,停工期间发生的属于停工损失的各项费用,分别记入“制造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科目9/8/202482第六节 期间费用的核算一、期间费用及其核算内容 期间费用的核算就是指的营业费用的核算、管理费用的核算和财务费用的核算二、营业费用的归集和结转三、管理费用的归集和结转四、财务费用的归集和结转9/8/202483思考题•怎样分配原材料费用?•企业有哪些费用需要作为待摊费用处理?待摊费用应该按照什么原则摊销?怎样核算?•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特点有哪些?•怎样核算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有哪些分配方法?9/8/2024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