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仪器分析习题课后答案.doc

68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00082513
  • 上传时间:2024-01-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MB
  • / 6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取光谱法 第四章 红外吸取光谱法第五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第六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第七章 原子吸取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第八章 电化学分析导论第九章 电位分析法第十章 极谱分析法第十一章 电解及库仑分析法第十二章 色谱分析法第一章 绪 论1. 解释下列名词:(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2)原则曲线与线性范畴;(3)敏捷度、精密度、精确度和检出限答:(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等)为基本的分析措施,此类措施一般需要特殊的仪器,又称为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反映为基本的分析措施2)原则曲线与线性范畴:原则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原则曲线的直线部分所相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畴称为该措施的线性范畴3)敏捷度、精密度、精确度和检出限: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限度,称为措施的敏捷度;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措施,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成果的一致限度;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原则值)相符合的限度称为精确度;某一措施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措施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2. 对试样中某一成分进行5次测定,所得测定成果(单位mg×mL-1)分别为 0.36,0.38,0.35,0.37,0.391) 计算测定成果的相对原则偏差;(2) 如果试样中该成分的真实含量是0.38 mg×mL-1,试计算测定成果的相对误差解:(1)测定成果的平均值 mg×mL-1原则偏差相对原则偏差 (2)相对误差 3. 用次甲基蓝-二氯乙烷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硼时,为制作原则曲线,配制一系列质量浓度rB(单位mg×L-1)分别为0.5,1.0,2.0,3.0,4.0,5.0的原则溶液,测得吸光度A分别为0.140,0.160,0.280,0.380,0.410,0.540试写出该原则曲线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求出有关系数解: 已知线性回归方程为 其中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代入数据可求得有关系数 或 4. 下面是拟定某措施测定铁的检出限的一组数据:空白信号(相对单位)为5.6,5.8,6.2,5.2,5.3,5.6,5.7,5.6,5.9,5.6,5.7;10 ng×mL-1铁原则溶液信号(相对单位)为10.6,10.8,10.6试计算此措施测定铁的检出限。

      解:检出限 其中 \ 该措施测定铁的检出限为 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1. 解释下列名词:(1)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2)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取光谱;(3)记录权重和简并度; (4)分子振动光谱和分子转动光谱;(5)禁戒跃迁和亚稳态; (6)光谱项和光谱支项;(7)分子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 (8)拉曼光谱答:(1)由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原子光谱;由分子的各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分子光谱2)当原子受到外界能量(如热能、电能等)的作用时,激发到较高能级上处在激发态但激发态的原子很不稳定,一般约在10-8 s内返回到基态或较低能态而发射出的特性谱线形成的光谱称为原子发射光谱;当基态原子蒸气选择性地吸取一定频率的光辐射后跃迁到较高能态,这种选择性地吸取产生的原子特性的光谱称为原子吸取光谱3)由能级简并引起的概率权重称为记录权重;在磁场作用下,同一光谱支项会分裂成2J+1个不同的支能级,2J+1称为能级的简并度4)由分子在振动能级间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分子振动光谱;由分子在不同的转动能级间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分子转动光谱5)不符合光谱选择定则的跃迁叫禁戒跃迁;若两光谱项之间为禁戒跃迁,处在较高能级的原子具有较长的寿命,原子的这种状态称为亚稳态。

      6)用n、L、S、J四个量子数来表达的能量状态称为光谱项,符号为n 2S + 1 L;把J值不同的光谱项称为光谱支项,表达为n 2 S + 1 LJ7)荧光和磷光都是光致发光,是物质的基态分子吸取一定波长范畴的光辐射激发至单重激发态,再由激发态回到基态而产生的二次辐射荧光是由单重激发态向基态跃迁产生的光辐射,而磷光是单重激发态先过渡到三重激发态,再由三重激发态向基态跃迁而产生的光辐射化学发光是化学反映物或反映产物受反映释放的化学能激发而产生的光辐射8)入射光子与溶液中试样分子间的非弹性碰撞引起能量互换而产生的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形成的光谱称为拉曼光谱2. 阐明光谱项中各符号的意义和计算措施答:光谱项表达为n 2S + 1L,其中n为主量子数,其数值等于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S为总自旋量子数,若N为原子的价电子数,S可取,,,…, ,0;L为总轨道角量子数,对于具有两个价电子的原子,L只能取值,,,…,3. 计算:(1)670.7 nm锂线的频率;(2)3300 cm-1谱线的波长;(3)钠588.99 nm共振线的激发电位解:(1) (2) (3)4. 电子能级间的能量差一般为1 ~ 20 eV,计算在1 eV,5 eV,10 eV和20 eV时相应的波长(nm)。

      解:已知1 eV时, 5 eV时,10 eV时, 20 eV时,5. 写出镁原子基态和第一电子激发态的光谱项解:光谱项分别为:基态 31S;第一电子激发态 31P和33P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取光谱法1、已知丙酮的正己烷溶液的两个吸取峰 138nm 和279nm 分别属于л→л*跃迁和n→л*跃迁,试计算л、n、л*轨道间的能量差,并分别以电子伏特(ev),焦耳(J)表达 解:对于л→л*跃迁,λ1=138nm=1.38×10-7m 则ν=νC=C/λ1=3×108/1.38×10-7=2.17×1015s-1则E=hv=6.62×10-34×2.17×1015=1.44×10-18J E=hv=4.136×10-15×2.17×1015=8.98ev 对于n→л*跃迁,λ2=279nm=2.79×10-7m 则ν=νC=C/λ1=3×108/2.79×10-7=1.08×1015s-1则E=hv=6.62×10-34×1.08×1015=7.12×10-19J E=hv=4.136×10-15×1.08×1015=4.47ev 答:л→л*跃迁的能量差为1.44×10-18J,合8.98ev;n→л*跃迁的能量差为7.12×10-19J,合4.47ev。

       3、作为苯环的取代基,-NH3+不具有助色作用,-NH2却具有助色作用;-DH的助色作用明显不不小于-O-试阐明因素 答:助色团中至少要有一对非键电子n,这样才干与苯环上的л电子互相作用产生助色作用,由于-NH2中尚有一对非键n电子,因此有助色作用,而形成-NH3+基团时,非键n电子消失了,则助色作用也就随之消失了由于氧负离子O-中的非键n电子比羟基中的氧原子多了一对,因此其助色作用更为明显 4、铬黑T在PH<6时为红色(=515nm),在PH=7时为蓝色(=615nm), PH=9.5时与Mg2+形成的螯合物为紫红色(=542nm),试从吸取光谱产生机理上予以解释参照书P23) 解: 由于铬黑T在PH<6、PH=7、PH=9.5时其最大吸取波长均在可见光波长范畴内,因此所得的化合物有颜色,呈吸取波长的互补色由于当PH<6到PH=7到PH=9.5试,最大吸取波长有=515nm到=615nm到=542nm,吸取峰先红移后蓝移,因此铬黑T在PH<6时为红色,PH=7时为蓝色,PH=9.5时为紫红色 5、4-甲基戊烯酮有两种异构体: (左图) 和 实验发现一种异构体在235nm处有一强吸取峰(K=1000L• mol-1• cm-1),另一种异构体在220nm后来没有强吸取峰,试判断具有前一种紫外吸取特性的是哪种异构体。

      解:有紫外光谱分析可知,若在210-250nm有强吸取,则表达具有共轭双键,因此,由于在235nm处有一强吸取,则表白其构造具有共轭双键,因此这种异构体应为 (左图)  若在220-280nm范畴内无吸取,可推断化合物不含苯环、共轭双键、酮基、醛基、溴和碘,由于另一种异构体在220nm后来没有强吸取,则此化合物不含共轭双键,因此应为:  第四章 红外吸取光谱法3、CO的红外吸取光谱在2170cm-1处有一振动吸取峰试求CO键的力常数解:根据 则 其中=1.14×10-23g=1.14×10-26Kg则=(2×3.14×3×108×2.17×105)2×1.14×10-26=1905N/m=19.05N/cm答:CO键的力常数19.05 N /cm 5、指出下列多种振动形式中,哪些是红外活性振动,哪些是非红外活性振动 分子构造 振动形式(1) CH3-CH3  γ(C-C)(2) CH3—CCl3 γ(C-C)(3) SO2 γs,γas(4) (a) (CH) (b) (CH) (c) W(CH) (d)(CH)  解:只有发生使偶极矩有变化的振动才干吸取红外辐射,即才是红外活性的,否则为红外非活性的。

      也即只有不对称的振动形式才是红外活性的,对称的振动则为红外非活性的因此,上述构造中: 红外活性振动有:(2)CH3—CCl3 γ(C-C) (3)SO2 γs, γas (伸缩振动)(4) 中的(a) (CH)、 (c) W(CH)非红外活性的有:(1) CH3-CH3 (CH) (4) 中的(b) (CH)  (d)(CH), 6、和 是同分异构体,试分析两者红外光谱的差别答:由于中具有一种-OH基团,因此在红外光谱中有一强吸取峰在3700~3100cm-1,且此分子中具有一种C=C双键,因此在1680~1620cm-1也有一较弱的吸取峰 红外光谱中有2个特性峰,而中只具有一种C=O特性官能团,因此反映在红外光谱中则在1850~1600cm-1有一强吸取峰,即的红外光谱只有一种特性吸取峰 7、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3H6O2,红外光谱如4-11所示解析改化合物的构造答:①由于化合物的分子式C3H6O2符合通式CnH2nO2,根据我们所学知识可初步判断此化合物为酸或者酯②由于谱带在1730cm-1处有一强吸取峰,此处落于C=O的1850~1600cm-1的振动区间,因此可判断改化合物具有C=O官能团。

      1730cm-1处的吸取峰表白此物质为饱和酯峰③图表在1300~1000cm-1范畴内也有一系列特性吸取峰,特别在1200cm-1处有一强吸取峰,符合C-O的振动范畴,因此可判断改化合物具有C-O键④图谱中在2820,2720cm-1处具有吸取峰,符合-CH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