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研究.docx
3页加强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研究 在气候改变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制约原因、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大势所趋的情况下,我们应愈加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和自然力经济理论,避免发展中的生态陷阱,努力实现人和自然友好发展西方部分学者在多年前就已展开对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挖掘和研究,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新的分支——生态马克思主义多年来,中国也有学者开始研究马克思(包含恩格斯)的生态经济理论,探索马克思的自然力危机思想,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应该看到,目前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研究还比较微弱,有待加强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是丰富而深刻的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大家适应和利用自然、一定程度上支配自然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自然力是劳动生产力的组成要素;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劳动和自然界是财富的源泉;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农业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违反自然规律,毁林开荒、过分使用土地,必将造成无林化和土地荒凉的自然力报复;大生产使自然力,即风、水、蒸汽、电……变成社会劳动的原因,变成社会劳动的力量;等等今天,我们面临的新任务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和自然力经济理论的发掘和研究,经过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经济思想,确立人和自然友好发展的新型关系,为加紧经济发展方法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目前气候改变的深层经济原因到底是什么?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大气污染、生态平衡破坏是进入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发展阶段以后出现的马克思指出,自然力即使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却是超额利润的自然基础资本的贪婪本性,注定带来一个结果:为了取得更多超额利润,不但要掠夺劳动者的人身自然力,还要大肆掠夺大自然的自然力,从而形成高碳生产方法工业革命200多年来,西方国家因这种高碳生产方法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对目前的气候改变和生态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使西方国家伴随工业化的完成已注意到本国环境质量,重视清洁生产,但它们仍在把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家可见,气候改变或环境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200多年来“经济人”对超额利润的贪婪造成的,是发达国家发展的滞后负效应 中国现在进行的工业化过程,已重视不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十二五”计划纲要对于建设节省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了专门布署但从总体上看,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方法还处于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过程中,需要着力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高效率的集约型发展方法转变即使从短期来看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增加是一个挑战,但挑战的另一面是机遇。
而从长远来看,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含有巨大的锁定效应,越是立即使用清洁原料、低碳技术,对未来发展就越有好处因此,我们应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激励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支持清洁能源发展,主动节能减排>>>>这篇文章来自[]搜集和整理,感谢原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