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内容.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08048000
  • 上传时间:2023-12-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共包括四章,他们分别是:欧姆定律、电功率、电与磁、信息的传递,他们都是功勋卓著的电与磁内容第六章 欧姆定律课程标准的要求: 1. 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2. 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3.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例. 4.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5. 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6.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意识:全章内容概述. 1.电压 电压的单位,电压的测量. 2.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3.电阻 电阻的概念,单位,变阻器的结构及作用. 4.欧姆定律 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短路的危害. 5.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6.欧姆定理和安全用电 .教材内容分析及建议: 章首图:章首图是雷电现象,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学生思考可提问:生活中的电和雷电有关系吗?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第一节 电压 通过此节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电压的单位是什么?怎样测量电压?这是对学生 最基本的要求电压是电学中重要的概念,是研究欧姆定律的基础本节重点是练习使用电压表 图6.1—1是实验室模拟的雷电现象,即起电机的高压放电现象与章首图相对比,可让学生思考自然现象与科学实验也有联系教师可想办法模拟实验,演示放电现象电压概念的形成: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热知的“电压”一词来学习教材只讲了电压是什么的问题教学建议:启发提问:你在日常生活那些地方听说过“电压”这一概念呢?让学生讨论、阅读思考回答,让他们从实际中认识电压 想想做做: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灯泡两端电压变化及亮度变化情况让学生感知灯泡的亮度与电压的关系,从而引出电压的作用即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要有电压然后讲解电源作用、电压表示符号及单位怎样连接电压表: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它去掉了现行教材的讲述式的介绍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而是让学生根据说明书自学并使用电压表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电压表的使用说明书,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建议:教师可以采用先让学生阅读电压表使用说明书,然后交流获取的信息,谈谈电压表的连接方法。

      同时让学生根据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自我设计一个用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的电路,并动手实验这样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师注意:电压表的连接与旧教材的区别:过去的是“电压表与部分电路并联”电流从“+”入“—”出,过于抽象现今更加直观、准确、可操作性强 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教材没有告诉读数的方法,而是采用类比联想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思考电压表读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切忌直接告诉可先展示一下电流表,让学生说说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然后想想该怎样,谈谈你从电流表的读数中受到什么启发大胆尝试一下电压表的读数 想想做做:电池串联问题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对测量的分析,不难得出串联电池组电压的特点,即让他们从实验中感知串联电池组电压比单个电池电压多,且等于个串联电池电压之和建议:教师可让学生动手实验后提问:串联电池电压组给了我们哪些新的启发呢?关于学生问到并联电池组电压时,由于并联电池组在日常生活中少见,教材未研究,教学中可让学生课外研究 动手动脑学物理:共有4个小题,且都联系实际,给学生实践的机会第2题自制盐水电池,并用电压表判断电源正、负极教师应想办法为学生提供器材,让他们动手实验。

      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打破对电的产生的神秘感在用电压表判断电源正负极时,大胆用“试触”的方法来实验遇到问题可讨论如何解决第2节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这个探究是教材中没有告诉结论的探究它是从学生实验演变而来的,为学生提供了探索过程完全的探究教材告诉了一个学案,有些探究程序中的具体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填写探究的结论,学生容易得出教材中之所以没有给出结论,其原因之一是标准中没有确定的要求 建议:由于教材中给出了学生导学的过程因此,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我探讨完成导学内容前五部分,然后让他们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探究,作为课外内容布置,让学生去完成当然教师也可以用实验向学生展示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制作水果电池,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不仅用菠萝可做,而且用其他水果、蔬菜如葡萄、土豆等也可以做活动中让学生感知了电压表的作用,进一步巩固了利用电压表判断电源正负极的方法此实验活动的最后让学生思考:关于“水果电池”你还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来做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STS:防止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主要讲保护环境的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第三节 电阻 通过此节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电阻的概念,单位是什么?变阻器是什么样的?如何调节灯泡的亮度?了解半导体、超导体的特点 本节内容电阻是电学中重要物理量之一,对电阻的理解,探究导体长度对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及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炮的亮度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1.电阻概念的形成:教材首先从学生们熟悉的事例中引出了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的概念:导体、绝缘体、接着让学生通过“想想做做”动手实验来获取不同导体连入电路中对灯泡的亮度的影响的信息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感知 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有大、有小从而形成电阻的概念,避免了过去的读概念、记概念的做法想想做做:(见教材附注)建议:当学生自我动手试验后,课中提出思考: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有困难是教师可引导,如“引起灯泡亮度变化,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课标中没有明确的要求,而是以活动建议的形式提出,课本中以“想想做做”来研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为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打基础学生通过“想想做做”的实验探究来获取信息明白了铅笔芯的长短对电阻大小的影响 建议:实验中教师可提问:实验中你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小灯泡作用是什么?让学生明白铅笔芯电阻的大小可通过灯泡亮暗程度来体现(学生完成这一思维过程,笔者认为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应给予引导) 3.变阻器:研究变阻器时,除研究了滑动变阻器外,还增添拓展了对电位器的研究,画出了电位器的内部结构图,教学建议P16,批注。

      4.探究变阻器的作用: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炮的亮度?这个探究有两个核心问题:○1变阻器是怎样改变电阻的?○2如何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建议:(见教材P16,批注) 5.科学世界 介绍了半导体、超导体的特点及半导体、超导体材料的发展对高科技的影响,教师要给予指导性的阅读第四节 欧姆定律 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这是一个完整的探究,不希望教师告诉学生的结论,应让学生去探究,通过测得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应注意多次测量数据,综合分析,以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强调学生要如实记录,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这个探究是过程完全的探究,课标中有要求,教材给出了结论,学生应加强理解教材中还设计了例题,渗透了物理学的计算方法欧姆定律知识的应用,对于物理计算,教师要有度注意不要把计算题设计的过深、过难、过偏,应有实用性,体现学习物理的实用价值如教材例题一中,通过对试电笔中电流的计算,让学生明白试电笔的使用方法及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额定电压、短路:短路主要让学生明白,短路时电阻小,电流大危害:电源损坏,导线升温,可能导致火灾第五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本节内容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材中“想想议议”为学生测电阻作准备思考如何设计测电阻的试验电路,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设计电路、操作步骤及记录数据表格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学生如实记录,引导学生对计算数据的分析同时,强调变阻器的作用第六节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投影) 本节内容涉及知识面较宽,主要研究○1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2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3注意防雷:讲了形形色色的避雷方法○4STS:气象报上的新闻增强了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第七章 电功率课程标准的要求: 1. 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 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4. 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全章内容概述: 1.电能 电能的单位,电能表的读数. 2.电功率 家用电器的“瓦”数表示的意思. 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4.电和热 什么情况下电流发热多?怎样利用电热和防止电热. 5.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保险丝怎样“保险”?为什么用电器接的太多就会烧保险丝? 教材内容分析及建议章首图:它是风能发电(投影)。

      学生对水力、火力发电较熟悉,而风力发电只有在我国北方才有,南方同学少见 这幅图,旨在让大多数同学都能对风力发电有所了解,扩大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一节 电能(投影) 电能是本章的核心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电能的知识有所了解,教材给出了一个火力发电场的图片,让学生感知电能获得的途径致意,火力发电同时也列举了电能的应用的实例即教材是围绕电能的来源和使用而展开,让学生从实例中来感知“电能”这一概念,并不要求学生了解电能的定义 电能的单位:日常生活中的“度”科学名词“千瓦时”(KW•h)物理学中常用单位:焦(J)1KW•h=3.6×106J 电能表:本节重点内容,初中学生学习电能表的作用是一个科普性的内容.学生应该明白:读数、记录一些参数,让学生同过对参数的阅读,更深入了解电能表建议见P31 电功:教材从电能的转化和过程来让学生识别“功”的概念,学生读教材后,可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电流做功的实例教材没有告诉功的计算公式,降低了难度 动手动脑学物理:3个题目,实用性很强,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通过练习,让他们意识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有用第二节 电功率 本节内容:是以电能表为基础来研究电功律的。

      即教师可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用电器工作时,电能表铝盘转动有快慢,而导出电功率建议:P33 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电功率大小的表示方法可用1s内消耗电能表示即p=w/t“千瓦时”的来历:通过对“千瓦时”来历的研究来加深学生对“KW•h”与“KW”的区别怎样测量电功率:讲了测电功率的两条途径,即专用功能表,非专业实验中常用V、I间接测量额定功率 图7.2-2 7.2-3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这是一个电学部分内容总结性的探究实验,综合性较强,是对学生能力的综合性表现先推导出电功率公式P=VI然后探究测量方法建议:(见P36)第四节 电和热 此接实际是旧教材中的内容但教材是从常见得用电器入手,引出电流的热效应现象,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想想做做”来研究感知在电流相同条件下,电阻越大,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即产生热量的功率大这一规律 想想做做:学生在探究实验前,教师应给予指导,如在实验中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电阻器产生热量的快慢的?实验中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感知电阻丝不同,产生的热不同P39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是本节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