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度安徽省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题库.docx
30页2024年度安徽省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题库一单选题(共60题)1、若WBC总数为(3~15)×109/L,应分类的WBC数是( )A.50个B.100个C.200个D.300个E.500个【答案】 B2、在人体寄生的寄生虫卵中最大者为()A.姜片虫卵B.钩虫卵C.日本血吸虫卵D.肝吸虫病E.肺吸虫卵【答案】 A3、分离亚细胞成分或大分子蛋白质最常用的方法为( )A.超速离心法B.低速离心法C.高速离心法D.选择性沉淀法E.凝胶过滤法【答案】 A4、胆固醇系结石胆汁中胆汁酸组成发生如何改变A.胆酸比例减低B.脱氧胆酸比例减低C.鹅脱氧胆酸比例减低D.鹅脱氧胆酸比例升高E.胆汁酸组成基本无改变【答案】 C5、胰岛素由何种细胞分泌( )A.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B.胰岛β细胞C.胰岛α细胞D.胰腺δ细胞E.以上皆不是【答案】 B6、测定羊水中哪种物质可作为判断胎儿唾液腺成熟度的指标A.胆碱酯酶B.胆红素C.淀粉酶D.葡萄糖E.磷脂甘油【答案】 C7、细胞内液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A.HCOB.HPOC.KD.ClE.Na【答案】 B8、干扰HiCN血红蛋白法测定结果的是A.碳氧血红蛋白B.氧合血红蛋白C.高铁血红蛋白D.过高量白细胞E.结合珠蛋白【答案】 D9、淋病奈瑟菌正常情况药敏试验的孵育时间为A.5~6小时B.8~10小时C.16~18小时D.20~24小时E.48小时【答案】 D10、用于心肌梗死诊断的同工酶是A.CK-MMB.CK-BBC.CK-MBD.CK-MiMiE.巨CK1【答案】 C11、内毒素的中心成分是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C.核心多糖D.类脂质AE.脂蛋白【答案】 D12、可以用类毒素预防的疾病是A.百日咳B.痢疾C.伤寒D.白喉E.结核病【答案】 D13、用于检测醛固酮的防腐剂是A.浓盐酸B.甲苯C.甲醛D.冰乙酸E.麝香草酚【答案】 D14、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A.色素B.细菌素C.热原质D.抗毒素E.抗生素【答案】 D15、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不包括A.染色质小体B.空泡C.Dohle小体D.中毒颗粒E.退行性变【答案】 A16、患者男,65岁。
爱好饲养鸽子出血发热,咳嗽,喘息时感胸痛,肺部闻及湿性啰音临床诊断为肺炎,痰送检A.乳胶凝集试验B.置于25和37℃条件下孵育观察其生长情况C.尿素酶试验D.糖同化试验E.糖发酵试验【答案】 B17、骨髓腔内开始出现黄骨髓A.新生儿至5岁B.5~7岁以后C.13岁以后D.15岁以后E.18岁以后【答案】 B18、测定血浆淀粉酶时,抗凝剂最好选用A.枸橼酸钠B.草酸盐C.EDTA钠盐D.肝素E.草酸钠【答案】 D19、下列物质属于半抗原的是A.多肽B.脂肪胺C.类脂质D.多聚赖氨酸E.甾族激素【答案】 A20、不属于白细胞计数生理波动的是A.新生儿WBC总数可达30×10B.出生后6~9天,外周血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C.婴儿期淋巴细胞较高D.4~5岁的儿童,淋巴细胞少于中性粒细胞E.进入青春期,中性粒细胞数与成人基本相同【答案】 D21、AML与ALL中下列哪个细胞器比较区别最明显A.微丝束B.线粒体C.内质网D.高尔基复合体E.核糖体【答案】 D22、关于诺卡菌属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A.为CB.严格厌氧菌C.能形成气生菌丝D.主要引起内源性感染E.是足菌肿的病原菌【答案】 D23、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A.色素B.细菌素C.热原质D.抗毒素E.抗生素【答案】 D24、血小板和血管壁的相互作用中,生理作用完全相反的调控系统是下列哪一对A.TXAB.TXBC.TXBD.PGGE.TXA【答案】 A25、严重肝病A.APTT延长,PT正常,加正常新鲜血浆能纠正B.APTT正常,PT正常,TT延长,加正常血浆能纠正C.APTT正常或延长,PT延长,加正常血浆能纠正D.APTT正常,PT正常,TT延长,加甲苯胺蓝能纠正E.APTT延长,PT延长,TT延长,加正常血浆不能纠正【答案】 C26、卫氏并殖肺吸虫病A.铁锈色痰B.肝、脾大,腹水C.肛门疹痒D.胆管炎E.皮下结节【答案】 A27、下列关于尿蛋白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A.尿蛋白质含量多少可以用来判断肾病损伤的程度B.大剂量青霉素对磺胺水杨酸法检测易产生假阴性C.大剂量青霉素对干化学检测法易产生假阳性D.尿蛋白质含量超过0.75 g/24 h时,称蛋白尿E.尿蛋白试带法检测以检测球蛋白为主【答案】 A28、Ⅳ型超敏反应皮试还可反映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状态,是因为A.当变应原进入致敏者皮肤,在20~30min 局部皮肤出现红晕、红斑B.Ⅳ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容易提取及纯化C.细胞免疫功能正常者95%皮试均反应为阳性D.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呈强阳性E.该试验方法为半定量方法【答案】 C29、革兰阳性杆菌、芽胞较菌体直径大,椭圆,位于菌体次极端的是A.破伤风梭菌B.炭疽芽孢杆菌C.产气荚膜梭菌D.肉毒梭菌E.艰难梭菌【答案】 D30、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时的交叉污染主要是A.试剂之间B.样品之间C.试剂与样品之间D.比色杯之间E.试剂和废液之间【答案】 B31、白喉棒状杆菌茵体被染为蓝绿色,异染颗粒呈蓝黑色的染色方法是A.美蓝染色B.革兰染色C.Albert染色D.抗酸染色E.Neisser染色【答案】 C32、患者,男性,35岁,青藏高原工作5年,体检发现Hct明显增高。
A.大血滴,小角度,快推B.小血滴,小角度,慢推C.大血滴,大角度,快推D.大血滴,大角度,慢推E.小血滴,大角度,慢推【答案】 B33、间接酶标抗体法检测抗ds-DNA使用的抗原为A.马疫锥虫B.短膜虫C.DNAD.短膜虫或马疫锥虫E.Hep-2细胞【答案】 B34、患者男,39岁因四肢无力,地热,头晕来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HIV抗体检测试验初筛阳性,进一步的试验主要采取( )A.免疫印迹技术B.凝集试验C.凝胶电泳法D.固相免疫技术E.ELISA【答案】 A35、关于白细胞核左移,叙述正确的是A.杆状核粒细胞以上阶段的细胞增多称核左移B.外周血片中出现幼稚细胞称核左移C.未成熟的粒细胞出现在外周血中称核左移D.分类中发现许多细胞核偏于左侧的粒细胞称核左移E.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的超过3%称为核左移【答案】 A36、MicroScan Walk/Away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是A.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微生物分解底物导致pH值改变而产生的不同颜色,来判断反应的结果B.采用传统呈色反应法,同时采用敏感度极高的快速荧光测定技术来检测细菌胞外酶C.采用荧光增强技术与传统酶、底物生化呈色反应相结合D.底物中加入酶基质,不同的细菌作用于不同的底物,激发出不同强度的荧光E.利用微生物对不同碳源代谢率的差异【答案】 B37、维生素D的本质是A.蛋白质、肽类B.固醇类激素C.脂肪酸衍生物D.氨基酸衍生物E.核苷酸【答案】 B38、检测泌尿系统肿瘤细胞常采用A.酸性磷酸酶染色法B.瑞氏染色法C.过氧化物酶染色法D.巴氏染色法E.SM染色法【答案】 D39、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AIgG、PAIgA、PAIgM和PA-C3的水平均可升高,其中常见的是A.PAIgAB.PAIgGC.循环免疫复合物CICD.PAIgME.PAC【答案】 B40、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重要的特点是A.抗原的特异性B.抗原的异物性C.抗原的反应性D.抗原的免疫原性E.抗原的不可逆性【答案】 A41、伴随EB病毒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是A.炭疽芽胞杆菌B.白喉棒状杆菌C.产单核李斯特菌D.蜡样芽胞杆菌E.分枝杆菌【答案】 C42、关于O1群和非O1群霍乱弧菌,叙述正确的是A.非O1群指与O2~O139血清型凝集的霍乱弧菌B.非O1群霍乱弧菌通常不致病C.在生化特性上无法区分O1群与非O1群霍乱弧菌D.从严格意义上讲,非O1群霍乱弧菌不属于霍乱弧菌属E.非O1群霍乱弧菌不产生霍乱肠毒素【答案】 C43、作为标记抗体的荧光素应符合以下要求,但除外A.荧光效率高B.标记方法简单C.易被降解清除D.与蛋白质结合稳定E.易于保存【答案】 C44、最适宜用来识别原始粒细胞的白细胞分化抗原(CD)的是( )A.CD33B.CD3C.CD19D.CD41E.CD44【答案】 A45、既能杀灭芽胞,又能保障不耐受高温的物品质量的是A.间歇灭菌B.流通蒸汽灭菌C.高压蒸汽灭菌D.巴氏消毒E.干烤【答案】 A46、过碘酸-雪夫反应染色结果错误的是A.嗜酸粒细胞阳性B.巨核细胞阳性C.分叶核粒细胞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