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问和答的权利都还给学生.docx
6页把“问”和“答”的权利都还给学生 周小红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这样表达自己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我想,借“主动问答法”教学应不失为实现“多学少教”理想的有效策略之一一、主动问答法的含义何为主动问答法?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依托学习内容(包括史料、图片、视频等各类教学资源),自主提出问题,并以所提问题为载体进行自主探究、自主解答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这就好比,超市满足顾客一样,课堂满足学生这个“上帝”,允许他们从分层货架上自主选购商品,各取所需二、主动问答法的优势主动问答法变“接受式”学习为“自选超市式”的主动学习,把“问”和“答”的权利都还给学生,体现“学为中心”的思想,符合当前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实践证明,合理有效地运用“主动问答法”,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地学习、高效地学习、扎实地学,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三、主动问答法的实施策略探究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学生自主建构的主动问答法作为一种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具体操作模式有:自问自答型、自问他答型、他问自答型不管采取哪种模式,都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下面着重从如何主动、如何提问、如何答问三方面探讨策略。
我们先来谈谈如何刺激学生主动一)构建心理安全区,让学生主动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就某个或某些问题进行自由辩论与质疑,让他们的“相异构想”充分暴露出来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和互评同学要多发掘被评者的优点,进行鼓励对他们的不足一定要言之有物,实事求是,语言委婉、中肯,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在课堂中,老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多元的评价,都从心灵深处感染着学生,成就学生的“主动”二)巧设情境激兴趣,使学生想问创设高效课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比建设一个让顾客购物轻松满意的自选商场一样,我们商家既要准备充足、丰富的商品,又要创设适宜的购物环境教师应以激趣为前提,以思考为核心,依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设各种情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问题意识可以尝试以下方式:1.精选图片生疑图片是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很重要的教学资源,里面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挖掘的信息教师可以借助它们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我们以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第八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为例,有位老师就是巧妙精选历史插图(见教材),拉开学生主动学习序幕的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后,教师引导:这是170多年前英国随军画师绘制的一幅图。
请同学们认真关注细节,针对图片反映的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提出自己的疑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一番细致观察后,学生开始疑问纷纷:“为什么在农耕文明时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却在170多年前蒙受屈辱?”“为什么图片中的英国人那么傲慢?”“为什么签署条约的地点在英国的军舰上?”“英国为什么会向中国发动战争?”“条约签订后,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顺应学生的热情回应,教师趁热打铁,及时引导学生将以上零碎问题归纳成“战争发生的原因、条约的内容与影响、清政府战败的原因”这三个核心问题,以待开展下一步的探究借助图片生疑,既锻炼了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兴致盎然,可谓独具匠心!2.巧借矛盾生问矛盾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揭示和呈现矛盾,造成认知冲突,启发学生思考如我在上“西安事变”这一教学片断时,借助史料,就“是否扣留蒋介石”问题,将“杀蒋还是放蒋”这一对矛盾呈现在学生面前,成为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激活了他们提问的冲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善用数据助疑历史与社会课上常用的史料主要是文字资料然而,作为文字信息的提炼与补充,图表往往包含着文字无法承载的信息。
生动直观的图表,可以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发问的诱因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激趣生疑的方法,如故事生趣、问题生疑等但正如俗话所说“菜连吃三天遭人厌,好戏连看三天令人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尝试方法的多样化,力求实现“课伊始,趣亦生,课正行,趣亦浓,课已止,趣犹存”三)讲究策略重引导,使学生善问1.标题提问法标题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一般体现整节课的中心,里面蕴含着很丰富的信息如在学习《东西部差异显著》时,我就启发学生运用标题法来尝试提问先用幻灯片出示课题“东西部差异显著”,引导学生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们样”展开质疑有了方法指引,学生呈现了以下一些问题:东西部的差异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怎样才能缩小东西部的差异?有位细心的学生还从“显著”两个字中发现“新大陆”:为什么东西部差异那么显著?一连串的问题,不禁启发学生领悟:原来一个短短的标题里面还能挖掘出那么多有效信息呀!通过引导学生研究课题推理学习內容,抓Key揭示学习重点标题提问法,不失为一种好办法!2.联系实际法学生对现实生活是很关注的,也常有困惑教师可以结合本学科教材某个知识点,通过对现实生活热点新闻的分析,引导学生问一问“说明了什么”“怎么办”“有何启发”。
以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新文化运动》为例,在拓展提升环节,我就运用了联系实际法传授学生提问的技巧先用幻灯片同时展示:历史材料“袁世凯身穿古装率文武百官在山东孔庙祭孔”和热点新闻“2019.9.6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曲阜举行”,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展开提问如:袁世凯祭孔与当今祭孔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祭孔?对于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把“袁世凯祭孔与当今祭孔”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展开提问,有利于学生探究历史的同时思考现实读书文摘(下半月)2020年1期读书文摘(下半月)的其它文章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构建智慧课堂的策略探究浅谈农村幼儿园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高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培养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面向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探讨体育课体能练习的设计思考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