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课件-51演唱-军民大生产-(共14张).ppt
14页课题:人音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课题:人音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劳动的歌》《劳动的歌》课题:人音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劳动的歌》劳动的歌劳动的歌(1)歌词有什么特点?(2)歌曲的结构与节奏是怎样的?(1)歌词有什么特点?(1)歌词有反映了什么? 歌词即兴(2)歌曲的结构与节奏是怎样的? 结构工整,节奏型强,一领众和(1)歌词有反映了什么?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 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号子类别的划分,主要依据是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大体上可以分为: 1.搬运号子 2.工程号子 3.农事号子 4.船渔号子 5.作坊号子劳动号子类别的划分,主要依据是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大体上可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课件-5背景资料 1942年,国民党顽固派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毛主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陕甘宁边区内部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艺术源于劳动1942年到1943年,音乐家张寒晖由关中来到这里,被当地军民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所深深感染,以陇东民歌《推炒面》为基调,填词改编成歌曲《边区十唱》,后来在1964年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中,采用了这首歌曲,并且更名为《军民大生产》背景资料 1942年,国民党顽固派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张寒晖(1902~1946),河北定县人1925年入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从事中学民众教育,戏剧演出,报刊编辑等工作 1942年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他创作的《松花江上》、《国民大生产》、《去当兵》等著名歌曲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张寒晖(1902~1946),河北定县人1925年入北平国杵歌杵歌背景资料•《杵歌》最初产生于劳动,是台湾高山族妇女在舂米劳动时所唱的劳动号子由于此歌律动感很强,之后发展为边歌边舞的劳动歌舞•唱歌是高山族各族群文化生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凡举行仪式、耕作、打猎、锄草、恋爱、饮酒都要唱歌背景资料《杵歌》最初产生于劳动,是台湾高山族妇女在舂米劳动时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课件-5五声调式•五声调式就是由五个音构成的调式由于这种调式是我国特有的,也可以称为“中国调式”,“民族调式”。
这五个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商、角、徵、羽 五声调式五声调式就是由五个音构成的调式由于这种调式是我国特欣赏劳动号子欣赏劳动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