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济研究2000.02.doc

88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8011861
  • 上传时间:2018-04-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3.50KB
  • / 8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棉花国际贸易我国棉花国际贸易““贱卖贵买贱卖贵买””现象研究现象研究①卢卢 锋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100871)内容提要:内容提要:通过对1978年以来世界上10个最大棉花贸易实体进出口数 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棉花贸易具有极为反常的“贱卖贵买”特征: 即通常在国际棉价较低时处于棉花净出口国地位并出口较多,而在棉价较 高时却处于净进口国地位并进口较多上述“贱卖贵买”现象与国内长期 维系棉花流通垄断和价格管制体制存在内在联系改变传统棉改思路,成 功地进行棉花流通市场化改革,是根治棉花贸易“贱卖贵买”问题的必要 条件 关键词:关键词:棉花贸易 价格干预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引引 言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也是一个重要的棉花进出口 国80年代以来我国棉花贸易出现一个特点,就是无论在历史比较还是国 际比较意义上,进出口数量年际波动都很大,并且在净进口和净出口国地 位之间频繁变换另一方面,受各国棉花供求关系影响,国际市场棉花价 格也一直存在显著的周期性波动于是就提出一个问题:我国棉花贸易地 位和数量变化与国际棉价变化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性联系?具体地说, 我国棉花贸易是在国际棉价较低时较多处于净进口国地位并进口较多,在 棉价较高时较多处于净出口地位并出口较多呢?还是相反,在国际棉价较 低时较多处于净出口国地位并出口较多,在棉价较高时较多处于净进口地 位并进口较多?显然,进出口与价格变化之间前一种联系是“贱买贵卖” 的有效率状态,后一种则是“贱卖贵买”的缺乏效率形态。

      依据这一思路,本文对世界上最大的10个贸易实体②过去20年来棉花 贸易量与国际棉价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惟有我国棉花贸易净出口与 棉花价格存在最为显著的反向关系:即通常在国际棉价较低时处于净出口 国地位并出口较多,而在国际棉价较高时处于净进口地位并进口较多 比较观察,其它主要贸易实体几乎没有这类“贱卖贵买”情况观察 和描述上述“贱卖贵买”现象并分析其根源,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本文以下部分首先观察我国棉花贸易时间序列数据,对过去20年间贸 易波动幅度加以度量,并与其它主要棉花贸易实体进行比较然后设计一 个简单的分析框架,并运用统计回归技术,观察和度量主要棉花贸易实体 数量变化与国际棉价之间关系,说明我国棉花贸易最具有“贱卖贵买”特 征最后提出我国棉花贸易低效率原因并简略讨论其政策含义一、我国棉花贸易的易位与波动一、我国棉花贸易的易位与波动图1显示了50年代以来我国棉花年度净出口数据绝大部分年度数据散 点分布在横轴以下,说明我国绝大多数年份处于棉花净进口国地位总起 来看,50—60年代棉花贸易规模较小,波动幅度也比较小;进入70年代以 后波动幅度开始显著增大;80年代以后不仅贸易规模和波动程度更为放大, 而且出现在净进口国与净出口国地位之间频繁易位的新情况。

      把50—70年 代与80—90年代情况做一比较,贸易量平均水平由12万吨上升到近43万吨, 标准差由15万吨上升到48万吨,贸易国地位转换次数由2次上升到5次我国棉花贸易波动水平在国际比较意义上更是突出表1显示了1978— 1998年间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棉花贸易实体棉花进出口贸易地位转换次数 和波动情况依据它们在国际市场上参与角色不同,这10个贸易实体可分 为3种类型:(1)日本、欧盟等净进口国;(2)美国、澳大利亚等净出口国; (3)中国、印度这样时而净进口时而净出口的进出口易位国,本文称为贸易 调节国近年这10个贸易实体棉花贸易数量占世界棉花贸易总量6成以上, 因而无论在贸易国种类还是相对数量重要性方面,选择这10个贸易实体对 整个棉花国际市场都有较大程度的代表性四项度量棉花贸易变化和波动程度指标中,我国净进出口易位次数5次,与印度、巴西共居首位;净进出口贸易落差(即净出口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标准差这两项反应绝对波动水平的指标稳居第一;反应相对波动水平的变 异系数仅次于巴西与印度,居第三位将中国以外9个贸易实体作为一个整 体与我国比较:我国贸易量平均水平比它们小20%,但贸易量落差、标准 差、变异系数等三项度量波动程度的常规统计指标值都在它们2倍以上。

      由 此可见,我国棉花贸易在国际比较意义上同样存在频繁易位与波动剧烈的 特点二、棉花贸易二、棉花贸易““贱卖贵买贱卖贵买””现象现象国际棉花市场价格由影响各国供求关系的复杂因素所决定,过去几十 年间一直存在显著的周期波动在最近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笔者对国 际棉价变化长期趋势和周期性进行了专题研究以国际棉价中具有权威性 的A指数价格①月度数据为例,1966年8月(棉花A指数价格起始时间)到1999 年9月期间,最大值为116美分/磅,最小值为27美分/磅,平均值为64美分/ 磅,标准差为21美分/磅也就是说,过去30多年绝大部分国际市场的月度 棉价分布在64美分/磅平均价位与上下20美分/磅所构成的区间之内(卢锋, 1999) 国际棉价波动与我国棉花进出口波动的事实提出了一个问题:两方面 波动是否存在某种显著的关系?如果存在相关性,以何种形态相关?为了 研究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设计一个由图2显示的简单分析框架,它由一个平 面坐标系统表示,其中横坐标表示国际棉价:原点为平均值,正值表示高 于平均价位的绝对水平,负值表示低于平均价位的绝对水平纵坐标表示 棉花进出口数量:原点对应棉花贸易量为零的无贸易情况,正值表示净出 口,负值表示净进口。

      不难理解,这一座标系中任意一点可代表某个贸易 实体某个年份棉花贸易数量与即期棉价相对水平的关系依据本文研究目的,可以把这一坐标系统分为三个区间,分别代表三 种效率状态第一区间包含第Ⅰ和第Ⅲ象限:表示在价格较高(或较低)时 净出口(或净进口),因而代表了较高效率区间,这一“贱买贵卖”区间被 称作高效率区第二区间包含第Ⅱ和第Ⅳ象限:表示价格较高(或较低)时 净进口(或净出口),这一“贱卖贵买”区间称作低效率区第三区间包括 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两类情况:横轴表示无论价格高低一概不进行贸易, 纵轴则表示无论净进口或净出口量大小,国际价格正好处于平均水平上; 这两种情况既不属于“贱卖贵买”也不属于“贱买贵卖”,因而称作中性 效率区利用这一分析框架,某个贸易实体不同年份贸易数量与价格之间 关系的散点分布可直观地显示棉花贸易效率水平,而且很容易通过统计不 同区间散点分布比例对棉花贸易效率水平加以度量并进行国际比较 图3包括的10幅小图分别反应10个贸易实体棉花贸易效率水平各国或 地区图形中每个散点位置显示该国或地区某个年份棉花贸易数量与相对棉 价的关系,因而散点分布反应了该贸易实体1978年以来棉花净出口变化与国际棉价变化的关系。

      利用上面讨论的判断标准,可以比较评价不同国家 和地区贸易表现的效率水平略加观察便可发现,我国图形中散点落入低 效率的第Ⅱ,Ⅳ象限最多,21年间高达16次,而落入有效率区间仅为6年 以落入有效率区间的散点数占散点总数(即观察期年数)比率作为棉花贸易 效率水平的一个简单度量,我国的效率指标值为27%,在10个贸易实体中 最低,不到其它9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效率水平(55%)的一半(见表2)可以提出“相对盈亏额”概念对上述贸易效率差别对不同贸易实体带 来的福利损益绝对量加以度量相对盈亏额”的参照状态是以某贸易实 体在整个时期的棉花贸易操作得到了平均价格为盈亏平衡点,度量方法是 直接计算历年贸易量与不同年份价格水平乘积的总和:其中落入有效率区 间的散点所代表的年份取正值,无效率区间的年份取负值,落到中性效率 区的年份取零值得到的加总数为正值表示相对赢利,负值则表示相对亏 损表2计算结果显示,由于我国棉花效率水平最低,因而上述相对盈亏指 标也最差:相对亏损额为17亿多美元,是亏损最多的国家;美国相对赢利 近12亿多美元,是相对赢利最高的国家;其它9个贸易实体总计相对赢利数 量为11亿多美元还可以通过回归技术对贸易数量与价格之间关系加以定量分析。

      图3每幅小图中的虚线是散点观察值的回归拟合线;表3报告了拟合线的估计方程, 反应贸易量与价格变化之间的线性数量关系,其中t和p检验值表示贸易数 量(Q)估计系数的显著程度我国回归方程结果有三点经济含义:第一,净 出口解释变量估计系数符号为负,说明我国棉花净出口与国际棉价存在反 向联系第二,净出口解释变量估计系数的p值小于1%,说明二者反向联 系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①这两点结论与前面观察散点分布时得到的 结果是一致的第三,估计系数绝对值可以解读为,在平均意义上,我国 净出口数量每增加1万吨,棉花A指数会随之下降0.169美分/磅比较其它 贸易实体的情况,除我国外,只有美国估计方程解释变量估计系数具有统 计显著性,但美国净出口量与价格之间是正相关,代表显著存在比较有效 率状态②由此可见,过去20年来我国棉花贸易存在“贱卖贵买”特征采用计 算散点分布,度量相对盈亏水平和统计回归分析等不同方法观察,结果无 不显示出很强的经验性证据,说明我国棉花贸易效率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 准,而且在国际比较意义上稳居倒数第一位置三、棉花贸易为何三、棉花贸易为何““贱卖贵买贱卖贵买””??————简短的评论简短的评论为什么我国棉花贸易如此缺乏效率?在专题研究报告中,笔者对其原 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剖析。

      受篇幅限制,本文不能报告有关分析假设和数据 资料详细情况,而只能提出主要结论,并对我国棉花市场化改革一再反复的原因加以简略讨论 第一,导致我国棉花贸易效率特别低下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棉花净出 口数量波动幅度特别大 我国棉花贸易过去20余年间平均数量占世界总量约5%左右,但贸易波 动比美国、欧盟这两个共占世界棉花贸易量1/4以上的最大贸易实体还要大 由于波动幅度大,大量进口时倾向于抬高价格,大量出口时又压低价格, 结果自我锁定在“贱卖贵买”状态第二,净出口大幅度波动原因在于国 内棉花库存量波动过大我国棉花库存波动幅度是世界其它地区平均水平 的2.6倍;库存过低时不得不大量进口,而库存过高时又不得不大量出口 统计分析证明,我国棉花库存量变化与贸易量变化高度相关第三,库存 量变化是供求关系变化的集中反映,棉花供求关系大幅度波动相当程度上 是由棉花垄断和行政定价体制和政策造成的无论从理论还是经验证据上 看,行政定价会偏离市场均衡价格;定价过低可能放大相对紧缺,定价过 高则可能放大相对过剩价格干预放大供求波动导致库存和净出口波动过 大,是我国棉花贸易缺乏效率的关键原因因而,棉花贸易“贱卖贵买” 现象,本质上是一个体制问题,是市场化改革滞后的派生现象。

      我国棉花市场化改革为何长期滞后?实际上,政府决策机构早已提出 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问题80年代中期随着第一次粮棉相对过剩形势 出现,决策层于1985年决定通过合同定购和部分放开经营与市场的途径, 对于棉花收购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中共中央和国务院,1985)1992年决 策层进一步提出“放开经营,放开市场,放开价格”的“三放开”改革命 题(国务院,1992),试图通过“分散决策,逐步推进”方式,在3年内基本 完成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商业部,1992),“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 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内外贸互相联结,高效畅通的棉花流通体制(国务院, 1992)”然而,两次改革未能成功;每次改革政策实施之后,都出现了行 政干预反弹局面,最终回复到国家专营或全面垄断的旧体制 应当肯定,棉花流通体制联系农业和纺织业,联接国内生产和国际市 场,涉及诸多复杂关系,具有特殊挑战性然而,除了客观困难以外,在 改革指导思路上也存在需要探讨的问题系统观察棉花政策演变过程,可 以发现传统棉改策略的两点不对称性思路不利于棉改成功一是在发挥市 场机制调节棉花供求相对过剩和紧缺可能性问题上存在不对称认识决策 思路重视市场对过剩的调节作用,但不大相信市场同样可能对相对紧缺进 行有效调节;过剩时市场化,紧缺时则以垄断相诉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