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终极背诵资料05.docx
30页2013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 终极背诵资料(命题组)052013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终极背诵资料(5)钻孔灌注桩基础1、成孔方式与设备选择:依据成桩方式可 分为泥浆护壁成孔、干作业成孔、沉管成孔灌注 桩及爆破成孔泥浆护壁成孔---冲抓钻、冲击钻、旋挖钻、 潜水钻(有淤泥、淤泥质土时);干作业成孔--- 长螺旋、钻孔扩底、人工挖孔;沉管成孔---夯扩、 振动2、泥浆制备① 泥浆制备宜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② 正反循环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 出地下水位1.0m以上,旋挖钻机应高出地下水 位3m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灌 注水下混凝土③ 灌注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相对密度 应小于1.25;含砂率不得大于8%;黏度不得大于 28s 125828④ 现场应设置泥浆池和泥浆收集设施,废弃 的泥浆、渣应进行处理,不得污染环境3、 正、反循环钻孔① 泥浆护壁成孔时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 钻进速度;保持钻机稳定② 钻进过程中如发生斜孔、塌孔和护筒周围 冒浆、失稳等现象时,应先停钻,待采取相应措 施后再进行钻进③ 端承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 100mm摩 擦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 300mm4、 冲击钻成孔① 冲击钻开孔时,应低锤密击,反复冲击造 壁,保持孔内泥浆面稳定。
② 每钻进4〜5m应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 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并应做记录③ 排渣过程中应及时补给泥浆④ 稳定性差的孔壁应采用泥浆循环或抽渣 筒排渣5、 旋挖成孔① 泥浆制备的能力应大于钻孔时的泥浆需 求量,每台套钻机的泥浆储备量不少于单桩体 积② 成孔前和每次提出钻斗时,应检查钻斗和 钻杆连接销子、钻斗门连接销子以及钢丝绳的状 况,并应清除钻斗上的渣土③ 旋挖钻机成孔应采用跳挖方式,并根据钻 进速度同步补充泥浆,保持所需的泥浆面高度不 变6、 长螺旋钻孔① 钻机定位后,应进行复检,钻头与桩位点 偏差不得大于20mm开孔时下钻速度应缓慢;钻 进过程中,不宜反转或提升钻杆② 在钻进过程中遇到卡钻、钻机摇晃、偏斜 或发生异常声响时,应立即停钻,查明原因,采 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③ 钻至设计标高后,应先泵入混凝土并停顿 10〜20s,再缓慢提升钻杆提钻速度应根据土 层情况确定,并保证管内有一定高度的混凝土④ 混凝土压灌结束后,应立即将钢筋笼插至 设计深度,并及时清除钻杆及泵(软)管内残留混 凝土7、 钻孔扩底灌注混凝土时,第一次应灌到扩底部位的顶 面,随即振捣密实;灌注桩顶以下5m范围内混凝 土时,应随灌注随振动,每次灌注高度不大于 1.5m。
8、 人工挖孔① 挖孔桩截面一般为圆形,也有方形桩;孔 径1200〜2000mm最大可达3500mm挖孔深度不 宜超过25m② 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支护孔壁技术, 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 20mm 上下节护壁混凝土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50mm每 节护壁必须保证振捣密实,并应当日施工完毕;应根据土层渗水情况使用速凝剂;模板拆除应在 混凝土强度大于2.5MPa后进行③ 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进行孔底处理 必须做到孔底表面无松渣、泥、沉淀土9、钢筋笼与灌注混凝土施工要点① 沉管灌注桩内径应比套管内径小 60〜 80mm用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桩应比导管连接 处的外径大100mn以上60、80、100)② 灌注桩采用的水下灌注混凝土宜采用预 拌混凝土,其骨料粒径不宜大40mm③ 灌注桩各工序应连续施工,钢筋笼放入泥 浆后4h内必须浇筑混凝土④ 桩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高出设计标高0.5〜im确保桩头浮浆层凿除后桩基面混凝土 达到设计强度⑤ 当气温低于0C以下时,浇筑混凝土应采 取保温措施,浇筑时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 5C< 当气温高于30C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混凝土 米取缓凝措施⑥ 场地为浅水时宜采用筑岛法施工,岛的高 度应高出最高施工水位0.5〜1.0m。
围堰是 0.5-0.7m)场地为深水或淤泥层较厚时采用固 定式或浮式平台10、水下混凝土灌注① 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须具备良 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为180〜220mm② 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直径宜为 20〜 30cm节长宜为2m护筒内径应比桩径大 200-400mm满足钻机在孔内摆动要求③ 导管不得漏水,使用前应试拼、试压,试 压的压力宜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④ 导管轴线偏差不宜超过孔深的 0.5%,且 不宜大于10cm>⑤ 导管采用法兰盘接头宜加锥形活套;采用 螺旋丝扣型接头时必须有防止松脱装置⑥ 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 离宜为300〜500mm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少于1m;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墩台、盖梁施工技术1、 重力式混凝土墩、台施工① 墩台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基础混凝土顶面 做凿毛处理,清除锚筋污锈② 墩台混凝土宜水平分层浇筑,每层高度宜 为1.5〜2m>③ 墩台混凝土分块浇筑时,接缝应与墩台截 面尺寸较小的一边平行,邻层分块接缝应错开, 接缝宜做成企口形分块数量,墩台水平截面积 在200m2内不得超过2块;在300m2以内不得超 过3块。
每块面积不得小于50m2④明挖基础 上灌筑墩、台第一层混凝土时,要防止水分被基 础吸收或基顶水分渗入混凝土而降低强度2、 柱式墩台施工① 墩台柱与承台基础接触面应凿毛处理,清 除钢筋污锈浇筑墩台柱混凝土时,应铺同配合 比的水泥砂浆一层墩台柱的混凝土宜一次连续 浇筑完成② 柱身高度内有系梁连接时,系梁应与柱同 步浇筑V型墩柱混凝土应对称浇筑③ 采用预制混凝土管做柱身外模时,预制管 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础面宜采用凹槽接 头,凹槽深度不得小于50mm 2)上下管节安装 就位后,应采用四根竖方木对称设置在管柱四周 并绑扎牢固,防止撞击错位3)混凝土管柱外模 应设斜撑,保证浇筑时的稳定4)管节接缝应采 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密封④ 墩柱滑模浇筑应选用低流动度的或半干硬性的混凝土拌合料,分层分段对称浇筑,并应 同时浇完一层;各段的浇筑应到距模板上缘 100〜150mn处为止⑤ 钢管混凝土墩柱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一 次连续浇筑完成3、在城镇交通繁华路段施工盖梁时,宜采 用整体组装模板、快装组合支架;以减少占路时 间盖梁为悬臂梁时,混凝土浇筑应从悬臂端开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拆除底模时间应符合 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孔道压浆强度应达到 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底模板。
案例)4、 预制柱安装① 基础杯口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杯口与预制件接触面均应凿毛处理② 预制柱安装就位后应采用硬木楔或钢楔 固定,并加斜撑保持柱体稳定,在确保稳定后方 可摘去吊钩③ 安装后应及时浇筑杯口混凝土,待混凝土 硬化后拆除硬楔,浇筑二次混凝土,待杯口混凝 土达到设计强度75%B方可拆除斜撑5、 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梁安装盖梁就位时,应检查轴线和各部尺寸,确认 合格后方可固定,并浇筑接头混凝土接头混凝 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卸除临时固定设施6、重力式砌体墩台(片、块石砼砌筑)① 墩台砌体应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竖缝均 应错开,不得贯通② 砌筑墩台镶面石应从曲线部分或角部开 始③ 桥墩分水体镶面石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40MPa7、跨铁路墩台施工① 限制火车通过速度,火车通过时,一切施 工必须停止②梁体安装时要确定出确切的安装 时间,向铁路部门申请开天窗围堰施工1、 围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 高水位(包括浪高)0.5〜0.7m2、 围堰外形一般由圆形、圆端形、矩形、 带三角的矩形围堰外形应考虑堰体结构承载力 和稳定性、水域的水深,以及流速增大引起水流 的集中冲刷承稳深刷3、 堰内平面尺寸应满足基础施工的需要。
4、 土围堰:水深w 1.5m;流速w 0.5m/s,河 边浅滩,河床渗水性较小5、 土袋围堰:水深w 3.0m,流速w 1.5m/s, 河床渗水性较小,或淤泥较浅6、 钢板桩围堰:深水或深基坑,流速较大 的砂类土、黏性土、碎石土及风化岩等坚硬河床 防水性能好,整体刚度较强7、 双壁围堰:大型河流的深水基础,覆盖 层较薄、平坦的岩石河床8钢套筒围堰:流速w 2.0m/s,覆盖层较 薄,平坦的岩石河床,埋置不深的水中基础9、土围堰施工要求① 筑堰材料宜用黏性土、粉质黏土或砂质黏 土填土应自上游开始至下游合龙② 必须将堰底下河床底上的杂物、石块及树 根等清除干净③ 堰顶宽度可为I〜2m机械挖基时不宜小 于3m堰外边坡迎水流一侧坡度宜为 1: 2〜1:3,背水流一侧可在1: 2之内堰内边坡宜为1: 1〜1: 1.5内坡脚与基坑的距离不得小于Im10、 土袋堰施工要求① 袋中宜装不渗水的黏性土,袋容量的 1/2-2/3围堰中心部分可填筑黏土及黏性土芯 墙11、 钢板桩围堰施工要求① 有大漂石及坚硬岩石的河床不宜使用钢 板桩围堰② 施打前,在围堰上下游及两岸设测量观测 点,控制围堰长、短边方向的施打定位。
施打时, 必须备有导向设备,以保证钢板桩的正确位置③ 施打前,应对钢板桩的锁口用止水材料捻 缝,以防漏水④ 施打顺序一般为从上游向下游合龙⑤ 钢板桩可用捶击、振动、射水等方法下沉,但在黏土中不宜使用射水下沉办法⑥ 施打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桩的位置是否正 确、桩身是否垂直12、双壁钢围堰施工要求① 应作专门设计,承载力、刚度、稳定性、 锚定系统及使用期满足施工要求② 拼焊后应进行焊接质量检验及水密性试 验③ 钢围堰浮运定位时,应对浮运、就位和灌 水着床时的稳定性进行验算,在浮运、下沉过程 中,围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应小于Im④ 落床后应随时观测水域内流速增大而造 成的河床局部冲刷,必要时可在冲刷段用卵石、 碎石垫填整平,增加围堰稳定性桥梁上部结构施工1、支架法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① 支架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要求;必要时, 应采取加强处理或其他措施② 应有简便可行的落架拆模措施③ 各种支架和模板安装后,宜采取预压方法 消除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弹性变形④ 安装支架时,应根据梁体和支架的弹性、 非弹性变形,设置预拱度⑤ 支架底部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 浸泡⑥ 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防止支架不均匀下 沉的措施。
⑦ 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倾覆稳定 系数不应小于1.3,受载后挠曲的杆件弹性挠度 不大于L/400⑧ 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及基础的允许下 沉量,应满足施工后梁体设计标高的要求•⑨ 注意事项有:整体浇筑时应采取措施防止 不均匀下沉,若地基下沉可能造成梁体混凝土产 生裂缝时,应分段浇筑•2、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①支架长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② 支架应利用专用设备组装,在施工时能确 保质量和安全③ 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弯矩零点附 近④ 箱梁内、外模板在滑动就位时,模板平面 尺寸、高程、预拱度的误差必须控制在容许范围 内⑤ 混凝土内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设 置应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3、悬臂浇筑法(一)挂篮设计与组装1. 挂篮结构主要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挂篮质量与梁段混凝土的质量比值控制 在0.3〜0.5,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0.72) 允许最大变形(包括吊带变形的总和)为20mm(3) 施工、行走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 于24) 自锚固系统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 25) 斜拉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