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以内的进位加法.doc
7页9加几 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二、学习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三、学习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四、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游戏用品 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个五、学习过程(一)精彩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老师来看我们小朋友上课认真不认真?,你们欢迎吗?(欢迎)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师那我们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老师,好吗?好的,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我要先来考考小朋友1、猜数8、15、18利用区间套,让学生体会数感)2、10加几的加法 10+2 10+9 10+6 7+10 3+lO 8+10师:同学们,这些算式都是?(10加几等于十几几加十等于十几。
那看看这些算式 2+9+8 3+8+7 6+5+5 4+7+6 9+9+1师:这些算式里没有10,你们怎么也算得这么快?(发现这些算式中有加数可以凑成10,然后10加几就等于十几) 看来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找到它,计算就能又对又快!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二)自主学习1、观察主题图课件)师:这就是我要带同学们参观的运动会场,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先小声说给自己听,再举手汇报指名回答) 小结:运动会场里有运动员和裁判员,跳绳组有3名运动员,赛跑组有13名运动员,啦啦队有15人 2、试着说说想法师:同学们,你们看看离我们最近的3个同学,他们是干什么的?知道吗?原来是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买的一些盒装饮料,纸箱里装了几盒?散的有几盒?你知道共有几盒饮料吗?(指名回答,板书算式)师:你是怎样算一共有几盒的?(指几名学生发表看法)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1)1、2、3……12、13依次数点数)(2)从9数到13接下去数)(3)9和4合起来是134)13可以分成9和45)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三)交流汇报师: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加法方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师: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数比较麻烦,9和4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先看纸箱本来可以装几盒,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变成10盒再来想,10加几比较简单。
演示凑十过程)为什么要拿1个放进纸箱里呢?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板书: (1)课本89页做一做第1题 师 :1.上面这两道计算题都是什么算式? 2. 你们都是怎样算的?把什么数拿来拆,为什么要拆1和几,而不拆成2和几?你根据什么?引导(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2 )巩固新知,寻找规律教师出示9+2 9+3 9+4 9+5 9+6 9+7 9+8 9+9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结:(1)结果都十几2)得数十几中的几比第二个加数少1问:这个“1”哪儿去了?掌握这个特点,我们就能又准又快地计算9加几的加法了3)揭示课题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算式有什么特点?第一个加数是几?我们叫它9加几板书课题.师:我们是怎样算9加几的呢?都是把9加几变成10加几来算的 (用箭头将算式和 10加几连起来)边画边说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学生齐说顺口溜4)练习二十第2题移动9,每次加卡片上的数5、动手操作1)摆小棒,“左边摆9根红色的,右边摆3根黄色的,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根小棒?”(实物展示台出示)指名列式)师:说说怎样想的?(学生说后,展示移小棒,圈小棒)(2)摆图片, “左边摆9个红色的圆片,右边摆7个黄的圆片,怎样算一共有几个圆片?”(指名列式)“说说怎样想的?”师:把你想的过程在书上填思维图。
指名报答案)(四)检测反馈(1)你能有顺序地说出下面的算式吗?9+()=1()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以9+5=14为例 加数比得数的个位多1 得数的个位比加数少1(2)填数 9+7=1() 9+5=1() 9+9=1() 9+()=13 9+()=15 9+()=12 9 +()=1() (3)开放题 课本90页第4题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解答这些题比较简便的方法该怎样想? (学生能说多少说多少)师:对于这些题目,先想到9+1=10,再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9加1凑成10, 10再加剩下的数,这种方法叫“凑十法”凑十法”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经常用到8、7、6加几一、学习目标:1、学生基本学会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的题目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计算意识二、学习重点:掌握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的计算方法三、学习难点:凑十法计算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四、教学准备:5-9的扑克牌每生一张 小棒若干五、学习过程:(一)精彩导入师手中无牌,变出梅花8和5,依次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认牌,观察(梅花8 表示8朵梅花)(二)自主学习1、提出问题:两张牌上共有几朵梅花?怎样列式?8+5等于几?2、学生两人合作:一人摆出8根小棒,一人摆出5 根小棒,看哪组最先得出结果3、汇报交流接数法从8 数到13或从5数到13凑十法8+ 5=13 8 + 5=13学生一边讲4、 学生两人合作,算一算两张牌上的花朵数一共是多少?比一比,谁能用凑十法说出计算过程(三)交流汇报 8+4 7+6 6+5 用凑十法计算的过程小结:不管是拆大数还是凑小数,还是拆小数凑大数,都要先熟悉几何几凑成十,下面我们来编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四)、检测反馈1、边读凑十歌边做题7+5= 8+6=2、计算竞赛,选出每组今天的数学小组长7+4= 6+5= 7+6= 8+7= 7+7= 8+3=3、捉虫子,小组长给组员检查捉错8+4= 7+6= 7+5= 6+7= 9+6= 8+9= 5、4、3、2加几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的计算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
2、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掌握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计算方法3、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二、学习重点: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三、学习难点:使学生掌握计算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方法四、教学准备:课件五、学习过程:(一)精彩导入 我最好1、分一分,填一填 8 + 4 = 7 + 8 = 9 + 8 = 9 + 6 = 7 + 5 = 8 + 8 = 做得怎么样?家长评价,在□里划“√”:(好□ 一般□ 差□)2、备一备 准备20根小棒,用两根皮筋捆好,放入笔袋,明天带到学校做得怎么样?家长评价,在□里划“√”:(好□ 一般□ 差□)二、自主学习1、出示例4:5+7= 5+8= ①、看算式后回答:A、这两道算式第一个加数是几?B、第二个加数是几?C、两个加数比较有什么特点? ②、5+7等于几呢?你能用以前的知识做这道题吗?③、分组讨论,说一说怎样想的?然后在横线上填数:5是 数,7是 数,因为7+5= ,所以5+7= 。
④、5+8得多少?怎样想的?请学生回答,同座相互说想: 是 数, 是 数,因为8+5= ,所以5+8= 2、教学例4::4+8= 3+9=①、学生试做,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想的?4+8= 3+9=②、指导学生看书,小结问: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5、4、3、2加几)问:有什么特点?怎样算得快?为什么? (今天我们学的算式都是 数加 数,用 数加 数算得比较快三)交流汇报1、看图列式问:①、你能分别说说这两幅图的意思吗? ②、你会列出算式吗?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呢?1611121314153+84+75+83+97+88+66+74+96+67+92+95+92、摘水果3、好朋友,帮帮忙问:①、小熊和小狗一共摘了多少个? ②、小熊和小猴一共摘了多少个? ③、你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四)检测反馈从 里找出3个数,填在( )里 3 6 11 5 5 15 6 9( )+( )=( ) ( )+( )=( )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一、学习 目 标: 1、会用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信息在解决问题是的异同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学习重点 能够从图中提取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加法解决问题三、学习难点: 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两种方法的异同四、教学 准 备 情境图课件、圆片学具五、学习过程 (一)精彩导入 复习(二)自主学习 运动场门口教师:学校正在开展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看1) 算一算门票上算式的结果5+4= 6+8= 7+3= 5+9= 6+7= 2+8= 7+9= 8+4= 8+8= 9+4=(2) 解决与灯笼有关的问题教师:看,门口的大红灯笼多漂亮!算一算,这边挂了几个红灯笼?(设计意图: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为本节课解决实际问题扫清计算障碍;回顾用加法解决问题的情境——要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帮助学生顺利进行迁移教师(出示全景主题图):看操场上还有拉拉队的表演,他们在为运动员加油呢!看!他们还在变队形呢,表演多精彩呀!学生看课件演示,表演的同学一会儿按前后两排 分开,一会儿按男生、女生分开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吧知道了什么和问题是什么连起来说一说。
让学生整理,并在书上填一填:后排有8个人,前排有( )人;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教师:你能把图中的数学信息用学具摆出来,让大家看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