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小学道法教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做个“开心果”-1教案.docx
3页《做个“开心果”》教案一、 教学目标1.能懂得“开心果”的意义,保持自己快乐的心情,做个“开心果”2.面对问题能提出自己的看法3.积极动脑筋,想办法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二、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教学难点: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三、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来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第三课《做个“开心果”》四、教学环节(一)环节一:通过“开心果”大搜索活动,感知“开心果”的含义1.教师分享自家女儿的故事2.提问:你是不是不由自主地笑了?你为什么笑了呢?3.学生交流4.梳理:“开心果”就是不仅自己快乐,也能让身边人快乐的人5.过渡:你身边也有这样的“开心果”吗?跟大家分享一下吧!6.学生分享“开心果大搜索”的调查结果7.提问:你为什么认为他们是“开心果”呢? 8.学生交流9.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咱们一起给我们发现的“开心果”点个赞吧!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是多么快乐啊!而且又是多么善于把这份快乐传递给身边的人啊!正因为他们的存在,别人的消极情绪得到了化解,现场的氛围变得快乐起来!【设计意图:】通过分享教师女儿的有趣故事,唤醒学生对身边“开心果”的回顾。
通过学生分享“开心果”的小故事,感知“开心果”的含义二)环节二:通过交流活动,感知做个“开心果”的意义1.过渡:同学们,通过大家刚才的分享和交流,有的同学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在每一件事情中,“开心果”说的话、做的事都不一样,可是却都能够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 2.提问:到底是什么在调整别人的情绪?增添欢乐呢?就让我们借助刚才的事例一起探寻其中的答案吧!3.学生交流4.过渡:同学们,通过我们的探究,我们发现了正是因为“开心果”具有快乐、善良、机智、幽默、关爱、尊重的品质,所以才能够用自己的快乐影响他人,用自己的真情传递正能量板书:快乐、善良、机智、幽默、关爱、尊重…… 用自己的快乐影响他人 用自己的真情传递正能量5.游戏:“开心果”辨一辨6.学生判断、交流7.小结:是呀!我们会发现调整他人的情绪,给生活增添欢乐的秘诀在于快乐、善良、机智、幽默、关爱、尊重的好品质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前一个环节的案例故事,分析案例中的“开心果”的内在品质,感知做个“开心果”的意义三)环节三:通过创设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知道做个“开心果”的方法1.过渡:小丽也和大家一样,很想成为一个“开心果”,可是她心中有了疑惑,怎样才能成为“开心果”呢?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她吗?那好,我们就借助下面的情境一起探寻做个“开心果”的妙招吧!2.出示情境:情境一: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旅游巴士要等一会儿才来接我们。
同学们无聊地坐在广场上,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大家开心呢?情境二:疫情爆发初期,每家每户为了配合做好疫情防护工作,都各自“宅”在家里,不随意外出,时间久了,难免有些无聊你们猜一猜 “开心果”小宇是如何给家里人带来快乐的?3.学生交流板书:方法多样 结合实际4.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我们拥有快乐、善良、机智、幽默、关爱、尊重等好品质,加之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就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个快乐的“开心果”!【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出示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懂得结合实际情况动脑筋想办法给身边人带来快乐的道理 五、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