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小学道法教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课时)-1教学设计.docx
4页教育部资源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年级学期上课题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课时)教科书书名: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树立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理念,认识到公民既享有权利,也需要履行义务2.了解履行公民义务和不履行公民义务的各自影响和后果教学重点:1.知道公民既能享受权利又要履行义务的含义,分清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含义2.不履行义务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辩证关系,切实提升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5分钟一、谈话引入,实践问题谈话引入,实践问题1.谈话引入,提出问题能不能只享受权利不用履行义务?2.听故事,思考生活实践遇到的问题不爱护公共财产、剥夺劳动者休息权3.教师小结: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我们搞清楚,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0分钟40秒二、案例探究: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一)环节一:生活中来,了解公民基本义务 1.听故事:权利和义务伴随人的一生(1)受教育权利、劳动权利、政治权利(2)履行了受教育义务、依法服兵役义务、劳动义务和人大代表在会议期间履职义务。
3)讨论交流: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2.填表格:权利义务主体对号入座(1)受教育权利与义务(2)劳动权利与义务(3)讨论交流:为什么说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1.有权利就有义务,体现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原则 2.为什么要自觉履行义务,落实权利义务的一致性要求 (二)环节二:以案说法:饲养宠物的权利和义务 1.提出问题:不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 2.讨论交流: (1)必须做的事情 (2)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3)不能滥用权利(三)环节三:红绿灯活动,守法违法分清楚1.提出要求:观看停车场停车图示(运送不同“货物”,履行义务的车辆和货物放行;法律禁止的车辆和货物扣押、不放行)2.学生活动:按照要求划分可以通行的车辆和不能通行的车辆3.讨论交流: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分钟20秒三、归纳总结,提升认识 (一)环节一:针对生活案例,提出改进办法 1.自觉履行爱护公共财产的义务 2.保障劳动者休息权(二)环节二:归纳总结 1.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2.分清必须做和不能做的事情,不履行义务要承担法律责任 3.增强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做守法小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