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营养强化食品精.ppt

22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88774215
  • 上传时间:2024-09-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29.50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 • 营养强化食品• • 易国勤•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根据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向食物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营养素、或某些天然食物成分的食品添加剂,用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过程称为食品营养强化,或简称食品强化 •一、营养强化的意义•(一)弥补天然食物的营养缺陷•除母乳外,自然界中没有哪一种天然食品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素需要•如米、面缺赖氨酸,动物类食物维生素不能满足需要,尤其维生素C微量元素则与土壤有关 •(二)补充加工、贮存、运输等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碾米和小麦磨粉有多种营养素的损失•加工精度越高,营养素损耗越多;•贮存时间越长,营养素损耗越多;•运输的环节越多,营养素损耗越多 •(三)简化膳食处理,方便摄食•如在乳制品中强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供婴儿食用比其他方法简便 •(四)适应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如婴儿用的人乳化配方奶粉•缺碘人群用强化碘盐 •(五)预防营养不良用维生素B1强化大米 •二、基本要求•(一)有明确的针对性•如用维生素B1强化精米以防脚气病。

      •(二)符合营养学原理•强化的剂量应适当,使食物比例恰当•(三)符合国家标准•符合GB14880 •(四)尽量减少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损失•有些营养素遇光、热和氧会被破坏,可改善强化工艺条件和储藏方法,也可通过添加稳定剂、保护剂来实现有时也可适当提高营养素的添加量 •(五)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六)经济合理、有利推广 •三、食物载体的选择•(一)食物载体的选择标准•1、食物的消费覆盖率高•2、食物的摄入量均衡 防止过量•3、不同人群消费量的变异数小•4、不因强化而改变品质•5、不因强化而改变口感 •(二)单一营养素强化可选择的载体•1、液体奶 •胡萝卜素、维生素A、D、E、B1、B2、B6、C、叶酸、B12、Ca、I2;•2、奶粉 • 胡萝卜素、维生素A、D、E、B1、B2、B6、C、叶酸、B12、Fe、Ca、I2;•3、豆奶粉 •胡萝卜素、维生素A、D、E、B1、B2、B6、C、叶酸、B12、Fe、Ca、I; •4、小麦面 • 维生素A、D、E、B1、B2、B6、叶酸、B12、Fe、Ca、BI2;•5、玉米面 •维生素A、D、E、B1、B2、B6、叶酸、B12、Fe、Ca、I2;•6、米粉 维生素A、D、E、B1、B2、B6、C、叶酸、B12、Fe、Ca、BI2;• •7、大米• 维生素A、D、E、B1、B2、B6、C、叶酸、B12、Fe、Ca;•8、零食• 维生素A、D、E、B1、B2、B6、C、叶酸、B12、Fe、Ca; •9、玉米片 •维生素A、D、E、B1、B2、B6、C、叶酸、B12、Fe、Ca;•10、食用油 •胡萝卜素、维生素A、D、E;•11、人造奶油• 胡萝卜素、维生素A、D、E;•12、蛋黄酱 • 胡萝卜素、维生素E; •13、果汁• 胡萝卜素、维生素A、D、E、B1、B2、B6、C、叶酸、B12、Fe、Ca;•14、糖 •维生素A、Fe、I2;•15、固体饮料 •维生素A、D、E、B1、B2、B6、C、叶酸、B12、Fe、BI2;•16、食盐 • Fe、Ca、BI2。

      •(三)复合营养素强化可选择的载体•1、碘+维生素 •小麦面粉、大米、谷氨酸钠、食糖、婴儿食品;•2、碘+铁 •食盐、鱼子酱;•3、碘+铁+维生素 • 加工食品和婴儿食品 •四、营养强化剂的选择•(一)要求•1、能够集中加工;•2、低成本、技术简便;•3、不改变食物原有感官性状:•4、损失少,稳定;•5、生物利用率高;•6、强化剂与载体亲和性高;•7、营养素间不发生相互作用;•8、廉价 •(二)强化剂的生物利用率应当高•是指一种营养素在体内被吸收和利用的程度•(三)常用的食品营养强化剂•1、维生素A有粉末和油剂两种,一般以视黄醇、视黄脂、棕榈酸视黄醇形式添加;•胡萝卜素是一种较理想的食品添加剂•2、硫胺素盐酸盐是维生素B1的添加形式•3、亲油的核黄素丁酸脂是核黄素的添加形式,1.75g相当于1g核黄素 •4、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碳酸钙、磷酸氢钙等是钙的添加形式•5、碘盐中经常用碘酸钾的形式来强化•6、元素铁、硫酸亚铁、柠檬酸铁、焦磷酸钠铁、血红素铁和EDTA钠铁是铁的添加形式•7、硫酸锌、乳酸锌和葡萄糖酸锌是锌的添加形式•8、L-盐酸赖氨酸、L-赖氨酸-L-天门冬氨酸盐、L-赖氨酸-L-谷氨酸盐等是赖氨酸的添加形式。

      •9、大豆蛋白、乳清蛋白、脱脂乳粉、酵母粉、鱼粉是蛋白质的添加形式 •五、用量•(一)以膳食营养调查得出的人群营养缺乏•发生率为重要指导•(二)RNI是个体每日摄入量某营养素的目•标值•(三)UL是一个良好的安全指标•(四)要考虑被强化的载体食物的人群消费量•(五)也要考虑食品加工、运输、储藏和制备过程中的损失率 谢 谢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