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pdf
199页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1.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认“徐、篱”等 6 个字,会写“宿、徐”等 14 个字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能背诵宿新市徐公店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认“徐、篱、疏”3 个字,会写“宿、徐、篱、疏、蝶”5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学习根据诗句理解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课件展示春天美景图片教师导入:同学们,课件中展示春景美不美?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美景?你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描写春景的诗句?预设:词语:万紫千红、诗情画意诗句: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 (板书:宿新市徐公店)2.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3.解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预设: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 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 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 “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1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宿新市徐公店: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4.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诗题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吧!宿/新市/徐公店5.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 “诚斋” 二字, 故学者称其为 “诚斋先生” 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 年)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 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 然后借助课文注释及其他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1)生字注意读准平舌音“宿”,翘舌音“疏”,边音“篱”指导书写“篱、疏”注意“篱”上下结构,上窄下宽,倒数第二笔是撇折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一笔是横撇,下面的“止”最后一笔横要变成提2)词语理解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疏疏:稀疏阴:树荫三、图文结合,初读感知三、图文结合,初读感知1.了解景物自由朗读后交流: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预设:杨万里在诗中写到的景物有“篱” (篱笆) “树” “菜花” (油菜花) “儿童”“黄蝶”;预设: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篱落” 指的就是篱笆;“树头”是指树枝上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小径”板书:篱落、一径、枝头(静)儿童、黄蝶、菜花 (动)2.再读诗句,读通顺四、重点突破,理解诗意四、重点突破,理解诗意1.看看图,说一说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2()的篱落()的小径()的儿童()的蝴蝶()的菜花()的树2.读诗句,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说一说。
根据对词语的理解,小组讨论交流选代表展示交流:预设:篱笆很稀疏,小路很长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指导联系“花落知多少”理解“花落”;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没有找到)我们学过的哪句诗句里中的“无”也是指“没有”的意思?(草色遥看近却无中“无”是没有的意思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五、吟吟诵诵,渐入诗境五、吟吟诵诵,渐入诗境1.我们读着诗句, 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吧!小组交流说诗意,再在全班交流:(诗句的大意: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花儿谢了,露出一些新绿,叶子还没成阴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黄山的菜花丛中没法找寻板书:黄 新绿 黄)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他有怎样的感受呢?预设:诗人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了,非常喜爱这乡村田园风光 (板书:情:喜爱)请你把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3.配乐一齐读诗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
六、图文对照,学编故事六、图文对照,学编故事1.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 但在诗人眼里不仅仅是一个短短的镜头,展开想象,把你“见”到的说给同学听听吧这时, 从小路的远处, 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 他正在追赶一只黄色的蝴蝶黄蝶儿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与他捉迷藏追了一会儿,黄蝶儿大概也飞累了吧,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脚,眼睛紧盯着蝴蝶, 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诗人这时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色的短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丽说时迟,那时快,小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去了,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的不高兴他瞅了诗人一眼,便蹦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了3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你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指导有感情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把这首诗默写下来,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七、课堂总结,再现课文七、课堂总结,再现课文1. 古时候的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诗人对乡村生活更是充满了喜爱之情,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用喜爱的语气再读一读全文吧!2. 本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时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请把这个故事写下来,看谁写得生动,想象丰富。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成功之处有以下方面:1.注重诵读指导诵读的自然在于各个学习时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读,读出质量初读时要读,指名读,听读,齐读,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理解诗句时要读,默读,落重音读,把停顿读正确,把节奏读正确;吟诵时要读,配乐读,看图诵读,把诗意读出来,把情感读出来2.图文结合,读中理解诗意,悟出诗情图文结合讲求自然,切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需要帮助时引导学生看看图,在部分学生关注时一起分享“成果”来看看图学一学; 感受诗情讲求自然, 诗人有诗人的情, 读者有读者的情, 时空不同,老少有异,只要个性的理解来自于对诗意的正确把握,来源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一切情皆可融入那明艳的“暮春扑蝶图”中不足之处:在朗读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今后应该多联系生活,谈体会和感悟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感情朗读,多多培养学生的感情朗读古诗的能力第二课时(四时田园杂兴)第二课时(四时田园杂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诗词内容, 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自主识字,会读“杂”字,会写“杂、稀、蜻、 蜓”等 4 个生字正确读写“杂兴”“菜花稀”“蜻蜓”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4.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 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教具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41.揭题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你能用一首诗来告诉同学们你喜欢哪个季节吗?(学生交流) 是呀!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板书课题: 四时田园杂兴注意“杂”字,下面的部分,不是“木”2.读诗题,解题意请同学来读诗题四时” “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四声即兴”意思是: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这里的“兴”,兴致,兴趣,“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四时” 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四时田园杂兴共 60 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认识生字:杂、稀、蜻、蜓注意读准平舌音“杂”,后鼻音“蜻、蜓”2.指导书写“蜻、 蜓、 稀” 都是左右结构, 且左窄右宽, 特别是 “蜓” 字, 右边不要写成 “延”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1)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2)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3)蛱(ji)蝶:蝴蝶的一种三、初读古诗,感知内容三、初读古诗,感知内容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个人自由朗读2)指名试读,评议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3.小声自读, 边想画: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他们分别怎么样?5(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齐读(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1.交流学法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预设:可以借助课文注释理解预设:可以查字典,查资料理解预设:还可以问老师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接下来,咱们就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啦!2.学生自学3.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同桌说,指名说)(1)刚才,你读懂了哪句?(指点 “惟有、 日长” 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惟有: 只有; 日长: 天长了 )(2) 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 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 再来说说?(3)教师随机点拨,注意语言表述上的流畅照刚才他的说法,你觉得还缺少些什么?(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了;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4.质疑: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1.赏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2)交流:(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