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2021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40385021
  • 上传时间:2022-0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6.65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0-2021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环保”“绿色”是现代概念,但谈不上是现代观念,而是古已有之的传统理念宋代延续前代的做法,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虞部,各州县又设“农师”之职,聘请通晓农林知识者担任之,为民众种植作物、林木提供技术指导朝廷还制定一系列涉及生态保护的法令,如宋太祖曾下诏:“令民二月至九月无得采捕虫鱼,弹射飞鸟,有司岁申明之又严禁捕食青蛙,因为宋人已发现青蛙乃庄稼害虫的天敌这一立法大概是最早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之一宋政府对绿化尤其重视我们展开《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不管是郊外的道路两旁,汴河沿岸,还是繁华都市内的街道两边,都是绿树成荫这当然是宋政府大力推广绿化的结果宋太祖立国之后,即诏令沿黄河、汴河两岸的州县,必须多种植“榆柳及土地所宜之木”,因为植被能够巩固河岸、堤坝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朝廷任命谢德权领护汴河,谢德权即调征夫役,在京师河段“植树数千万(株),以固堤岸”难怪后来日本僧人成寻来中国旅行,乘舟至汴河时,看到沿岸皆“杨柳相连”“榆柳成林”我们现在习惯在公路两旁种植林木,宋人也是这么做的。

      大中祥符九年,一位官员发现官道两旁缺少树木,便向朝廷提了一个建议:可令“马递铺卒夹官道植榆柳,或随地土所宜种杂木,五七年可致茂盛,供费之外,炎暑之月,亦足荫及路人”宋真宗批准了这一建议宋仁宗时,陶弼在阳朔当县令,“课民植木官道旁,夹数百里,自是行者无夏秋暑暍之苦,它郡县悉效之”宋朝地方官若在任内积极植树造林,是可以作为升迁之政绩的,《庆元条法事类》规定:“诸县丞任满,任内种植林木滋茂,依格推赏,即事功显著者,所属监司保奏,乞优与推恩”;如果导致绿化面积减少,则要受处分,“任内种植林木亏三分,降半年名次,五分降一年,八分降一资”政府又立法严禁盗伐林木,“违者置罪”;即使是官方出于公共用途要砍伐木材,也必须向“都木务”申请采伐许可宋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既是传统环保理念的延续,也是宋代社会现实的压力所致宋代手工业发达,特别是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污染,如延州普遍以煤(石炭)为日用燃料,整个城市笼罩在煤烟之中宋代生齿日繁,对土地、林木资源难免出现过度开发之趋势,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破坏可别以为只有今日的北京才有“沙尘暴”,宋代文献中即多次出现扬尘天气与雾霾天气的记录,严重者,“暴风起西北有声,折木吹沙,黄尘蔽天”。

      换言之,跟之前的任何王朝相比,宋朝人面临着更为迫切的环保压力,不能不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宋朝“现代性”的表现,因为在“近代化”展开之前,人对自然的破坏力是非常有限的选自吴钩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宋:现代的拂晓时辰》,有删改)9.下列关于宋代环保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朝重视环保,设置虞部,令其专门负责环境保护工作;设置“农师”一职,任职者能从技术方面指导民众种植作物、林木B.宋朝制定一系列涉及生态环保的法令宋太祖明令禁止猎杀青蛙、飞鸟等,这一法令大概是最早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之一C.宋太祖和谢德权都深知林木有巩固河岸、堤坝的作用,宋太祖令沿黄河、汴河两岸的州县多种树,谢德权派人在汴河两岸种树D.宋真宗采纳了一位官员的建议,准许征调人员在官道两旁种植树木这一绿化举措能增加国库收入,还能使路人免受暑热之苦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重视绿化,《清明上河图》即是力证《清明上河图》中,都市内街道两旁、郊外道理两旁、汴河沿岸都是绿树成荫B.曾游历中国的日本僧人成寻是宋代绿化工作成效的见证者,他乘船到汴河时,看到汴河沿岸杨柳相连、榆柳成林的景象。

      C.宋仁宗时,阳朔县令陶弼督促百姓在数百里官道两旁都种上了树木,其他郡县为增加地方政绩,纷纷效仿阳朔县的做法D.《庆元条法事类》规定,地方官在任内积极植树造林应受褒奖;如果当地绿化面积减少,朝廷将依情节轻重处分地方官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朝有禁止盗伐林木的法令,且法令严格官方想砍伐木材以满足公共用途若未获“都木务”的采伐许可,也不能砍伐木材B.宋代手工艺发达,人口增长速度快,这也带来空气污染,土地、林木资源被过度开发等问题,故宋代也比以往朝代更注重环保C.“沙尘暴”并不是直到现在才出现的一种天气现象,宋代文献中就有关于“沙尘暴”的记录,沙尘暴无疑加重了宋朝的环保压力D.宋代社会已具有“现代性”特点,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大自然的破坏程度大于以前任何时期,扬尘、雾霾天气的出现始于宋代参考答案:9.B10.C11.D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B项“明令禁止猎杀青蛙、飞鸟等”表述不准确,根据原文第一段,宋太祖颁布的法令并非完全禁止猎杀飞鸟,只是在二月至九月之间禁止猎杀飞鸟。

      考点: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试题出题者常常故意设置错误选项,往往偷换概念或以特殊代替一般等等,这就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速读选项,找到选项所在的内容区间,以此圈定范围,并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即可得知C项结合文本内容“宋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既是传统环保理念的延续,也是宋代社会现实的压力所致宋代手工业发达,特别是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污染,如延州普遍以煤(石炭)为日用燃料,整个城市笼罩在煤烟之中宋代生齿日繁,对土地、林木资源难免出现过度开发之趋势,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破坏”可知,其他郡县效仿阳朔县做法的原因,并不是为了增加地方政绩,更主要的是看到该做法于民有利考点:归纳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D项结合文本最后一段内容“宋代文献中即多次出现扬尘天气与雾霾天气的记录,严重者,暴风起西北有声,折木吹沙,黄尘蔽天换言之,跟之前的任何王朝相比,宋朝人面临着更为迫切的环保压力,不能不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可知,“始于宋代”于文无据。

      考点:分析理解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陈雍君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

      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选自《科技日报》2010年8月5日)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B. “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3分)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B.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C.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D.“提笔忘字”的最有效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会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3分)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参考答案:3. 现代文(论述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徐止平    丧葬活动及丧葬文化均起源于人类早期的宗教思想和鬼神思想早期人类信奉朴素的多神宗教,相信鬼神存在,灵魂不灭,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死亡祭祀活动即丧礼来达到使死者复生、灵魂转世的良好愿望,同时借此表达对亲人去世的悲哀和怀念之情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演变出一套系统的丧葬礼仪及文化,并表现出明显的国家意志和礼仪特点从夏商周开始葬礼即已进入了系统化程序化发展阶段,春秋时期进入完善期史料记载,秦汉丧葬礼仪已相当复杂,共分三个部分:葬前之礼、葬礼、葬后丧服之礼葬前之礼包括:招魂、沐浴、饭含、小敛、大敛、哭丧、停尸等。

      葬礼包括:告别祭奠、送葬、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