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教案中国结.doc
5页中国结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中国结编结技法图的识图;提高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实践能力2、过程与方法:引导、启发、探究、体验、实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知难而上,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耐心细致的认知态度学生亲手编制出一个中国结不仅实现了它的使用价值,同时学生成功后的自豪感与成就感所产生的激励作用是深远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结的编结与整理难点:(1)编结技法掌握(2)后续整理成型(3)学生如何战胜自我学生特征分析:七年级《美术》中开设编织中国结是可行的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机遇与困难同在,七年级多数学生对立体思维的欠缺,对一般图形的识别及应具备的耐心,与完成对中国结的编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学设计思想:1、如何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拉进学生的现实与教学目标的差距,从而战胜自我亲手完成编织中国结后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既是本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归宿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寻找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必须切合学生实际而又行之有效2、本教学设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学生中的差距应分层推进对能力弱的学生,教师手把手的点拨,指导,使其完成六道盘长结的制作教学资源:投影仪,塑料泡沫板,三号线绳,大头针等。
教学流程图:导入新课(3分钟)→了解中国结(2分钟)→作品欣赏(2分钟)→试编双联结(5分钟)→学习编六道盘长结(18分钟)→ 师生整理装饰(5分钟)→展评(4分钟)→小结(1分钟)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出示谜语: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谜底:中国结生:学生出于好奇而引发兴趣由此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结小小中国结,喜庆、祥和、寓意深刻,她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又能演绎现实生活中的个性美与和谐美二 )讲授新课:1、中国结的来历和含义: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期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结命名,为它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如:如意结代表吉祥如意;双鱼结代表吉庆有余等,结艺在那时达到鼎盛2、中国结的特点:(1)每一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2)每一个基本结根据其形、意命名:A 以形命名:如酢浆草结、万字结、盘长结等B 以意命名:如吉祥结、双联结等3) 把不同的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寓意深刻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物品。
如“吉庆有余”、“福寿双全”、“双喜临门”、“吉祥如意”等4) 中国结主要有两大系列:吉祥挂饰和编结服饰:A吉祥挂饰有:大型壁挂、室内挂件、汽车挂件等B编结服饰有:戒指、耳坠、手链、项链、腰带、古典盘扣等3、中国结作品欣赏:播放课件图片师:欣赏完这些精美的作品,同学们想不想亲手编一个祝福亲友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编中国结最常见最基本的结法双联结和六道盘长结再一次调动学生兴趣三)动手实践1、试编双联结:(1)了解双联结:"联",有连、合、持续不断之意本结即是以两个单结相套连而成,故名"双联"联与连同间,在中国吉祥语中,可以隐喻为连中三元、连年有余、连科及第等双联结是属于较实用的结,因为它的结形小巧,且最大的特点是不易松散,因此,常被用于编制结饰的开端或结尾,有时用来编项链或腰带中间的装饰结,也别有一番风味2)编织双联结:师:课件逐步演示并示范:①编结中的起步②用大头针固定,③线绳的走向④线绳是怎样穿压的明确:线从别的线上面走是压,从别的线下面走是挑2、学编六道盘长结:(1)了解盘长结:①基本形状就如佛教八宝之一的盘长,盘长是象征回环贯彻,是万物的本源,是最重要的基本结之一,经常是许多变化结的主结。
包括四道盘长结,六道盘长结,八道盘长结和十道盘长结2)编织六道盘长结:师:课件逐步演示并示范:①编结中的起步②用大头针固定,③线绳的走向④线绳是怎样穿压的3)师:快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拨、纠正,并不断提醒同学注意环节提醒同学们注意:起步及编织时一定要在边长各是十厘米的正方形内进行,千万不要超出这个范围因为对于初学者给定范围会大大降低后续整理的难度4)师:慢的学生手把手的从起步开始按步骤一环扣一环的教对照示意图,明确哪是穿,哪是压……生:绝大多数都能编完教师的巡视、提示、纠正必不可少,尤其对初学者更显得重要3、整理中国结A、进行演示师:同学们,整理是编结中的关键一步,为此提示和强调:a、同学们一定要有细心、耐心和信心b、整理时拔掉外侧大头针,先由外向里整理,即先拉外耳,涉及到内耳再拉内耳,逐步拉紧c、中华民族讲究“对称”,从“对称”中产生美,同学们在整理中注意大小耳的对称搭配,整理出你心中的结生:与老师同步互动B、师:巡视、点拨、纠正生:继续整理4、装饰中国结:(1)再做一个双联结(2)穿铜钱(3)双联结(4)接流苏(四)展评1、学生上台展示并自评作品2、教师点评(五)小结师:这节课就要结束,我向在座的所有完成作品的同学祝贺,没有完成的同学也不要气馁,下次再接再厉。
希望大家在此基础上,能创作出更多更漂亮的中国结设计说明:这是本课的总结,目的是保护和鼓励学生的热情,激励他们勇往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