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管理思维与要经》第4版第8章 试题与答案.docx
7页第8章试题与答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D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B确保战略的有效实施D维护股东的利益1、 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A企业开展的结果C企业经营权与管理权别离的结果2、 董事会设立的最根本目的是( A为了保证企业战略决策的正确性C监督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3、 董事会职责为( )A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做出决议B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方案C对公司未来开展、战略等重大事项的提议权,以及对公司日常运营的监督管理权 D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做出决议4、 以下那项不是日本经理人的鼓励方式( )A终身雇用制 B年功序列制C巨额的报酬 D在职消费5、 以下那项不是决定美国经理人薪酬多少的直接因素( )A经理人的工作绩效 B公司经营业绩C经理人对企业的奉献 D经理市场上的平均报酬水平6、 目前我国的独立董事鼓励机制不包括( )A解聘 B奖金C社会名誉 D津贴7、 东南亚地区更偏向于采用那种治理模式( )A家族控制模式 B银行导向的治理模式C市场控制模式 D内部人控制模式8、 采用外部治理模式的条件不包括( )A严格的市场监管制度 B严格信息披露制度C股权相对集中 D完善的法律制度9、 以下哪项鼓励方式能有效的防止高级管理人员行为短期化( )A股票所有权鼓励 B解聘C延迟报酬制度 D股票期权10以下哪项鼓励方式能有效的预防“五十九岁现象”的产生( )A延迟报酬制度 B解聘C股权所有权鼓励 D奖金二、填空题1、 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支撑平台,公司治理水平的上下直接决定着企业的 ,从而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一种用于协调 、 、 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的机制3、 公司治理模式的不同直接决定了 的差异4、 在世界范围内,公司治理模式以概括为三种: 、 、 5、 的提升在公司治理作为战略制定和执行的主导因素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三、名词解释1、 公司治理2、 外部治理3、 内部治理4、 外部董事5、 跨国公司治理四、判断改错(如果是错的,并加以改正)1、公司治理机制的设置不会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 2、公司治理中一般存在三种博弈关系:股东间的利益博弈、股东与高级管理层间的博弈、独立董事与大股东间的博弈3、企业的所有权归投资者所有,因此企业经营应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4、 相关利益者理论认为除了关注股东利益外,同时还应考虑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5、 美国经济学家Fama和Jensen认为:公司控制市场是对经理“败德行为”最有力的约束, 因此董事会并非是监督经理的一个本钱最低的内部资源五、简答1、 我国的公司治理存在哪些问题与缺乏?2、 委托代理问题包括哪些方面?3、 如何提升董事会的战略管理能力4、 分析高级管理层在战略管理中扮演的角色5、 网络平台企业可采用的内部治理机制包括哪些方面。
六、论述1、论述公司治理的战略意义2、论述公司治理的模式及我国应该选择何种公司治理模式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C 5、A 6、B 7、A 8、C 9、D 10、A二、 填空题1、 战略管理水平2、 股东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3、 企业监督机制4、 英美模式德日模式东南亚模式5、 企业价值三、名词解释1、 一系列用于协调、标准董事会、股东会、管理人员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中规 定了企业所有权、控制权、剩余价值索取权的分配问题,以及企业风险的承当问题,而公司 治理的目标那么是直指企业的战略目标的2、 主要是利用产品市场、经理人市场、资本市场等市场机制,给企业以竞争压力,迫使企 业要建立起适应剧烈的市场竞争的公司治理3、 内部治理是《公司法》所确认的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构成公司治理的根底,主要是指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博弈均衡安排机器博弈均衡路径简单的来讲,就是 权力与责任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分配问题4、 来自外部的无关联董事(也就是独立董事)和咨询参谋等5、 狭义上的跨国公司治理是指研究跨国公司所有者、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即研究跨国公司法人治理的问题,它主要是一套制度安排,对此只要从法律的角度研究即可; 广义上的跨国公司治理既是一套制度的安排,又是立足于制度安排背后实现经济利益的问题, 它不是简单的法律问题,更多的是经济利益的考量。
跨国公司治理首先是一种企业集团的治 理,由于跨国公司的管理要越过国界,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集团治理在国外的延伸四、判断改错1、 ( X )改正:公司治理机制的设置会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2、 ( J )3、 ( X )改正:企业的存在和开展除了依靠股东的资本投入外,同样也需要其他生产要 素的投入,企业不应仅仅只关注股东的利益4、 ( J )5、 ( X )改正:美国经济学家Fama和Jensen认为:虽然公司控制市场是对经理“败德 行为”最有力的约束,但是董事会是监督经理的一个本钱最低的内部资源五、简答题(答题要点)1、答:股权的设置不合理,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问题;外部监督不到位,企业容易出现内 部人控制现象;董事会、股东会、高级管理层的权力分配不合理,制衡、监督机制不健全; 董事会、股东会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高级管理人员的鼓励缺乏2、答:(1)契约本身的不完整性,无法预料未来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无法给出所有解 决问题的方法2)委托代理关系使得委托人不如过去那样完全的掌控各方面的信息,因而 无法对代理人的行为作出公正、客观、全面的评判3)委托人与代理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 体,有着不同的需求。
这就难免代理人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4)委托人作为 所有者是企业经营后果的全面承当者,相对的,代理人承当的风险也就小得多如此一来, 代理人的时机主义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也大大的提高了3、答:有效提升董事会的战略管理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完善董事选聘制度2)提高董事会决策质量与监督能力3)提高董事会的专业能力4)增强董事会成员背景的多样性,标准董事会运作5)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与权威 性6)在董事会中推行危机管理7)完善董事考核、鼓励机制4、答:作为战略管理主要主体的高级管理人员,负有提出战略方案、分解战略、执行战略 的职责1)强有力的执行者2)勇敢的变革者3)值得信任的领导者4)好的倾听者5、答:网络平台企业可采用的内部治理机制包括四种:(1)健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鼓励机制2)建立对平台供应方用户的评价机制,实现对其 进入和退出网络平台的控制,确保平台需求方用户的利益3)建立对平台需求客户的补偿 机制,以维护其合法利益,解决网络平台企业与需求方用户的利益冲突4)加强与效劳商 的合作关系,促进双方的共同开展六、论述题(答题要点)1、答: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一种用于协调股东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的机制。
通过合理的利益风险的分配、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权利 制衡机制、鼓励机制,公司治理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由于契约的不完整性而产生的委托代理II问题,从而为公司形成统一的战略决策并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平衡II工具公司治理在战略管理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这不仅表达在战略决策过程,在战略实施过 程中公司治理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无视的公司治理结构对战略管理主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公司治理结构将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目标的选择 公司治理模式的不同直接决定了企业监督机制的差异2、答:公司治理是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因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传统、行为习惯、 经济政治条件的不同,导致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也较大,在世界范围内,公司治理模式 以概括为三种:英美模式、德日模式和东南亚模式在崇尚自由、创新的美国,公司的治理 模式偏向于市场控制模式;在重视家族关系、崇尚“和”文化的日本,公司治理模式偏向于 银行导向的治理模式;而在东南亚地区公司治理那么偏向于家族控制模式各种治理模式有其 优势的同时,又有不可无视的缺陷英美等国家拥有成熟的债券市场、股权分散,流动性强, 采用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减少所有者投资风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有较强的灵活性;但由于股权分散,股东的搭便车行为和用脚投票的现象普遍,所有者对经 理人员的控制只是暂时的,经营者常常将公司的目标集中于公司的短期效益和股票价格的提 升上。
而德国和日本的证券市场相对不够兴旺,实施内部机制治理机制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利 益和稳定开展,也有利于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经营者的双重身份使得股东对其行为 失去有效的监督东南亚的家族企业模式凝聚力强,稳定性高,企业决策迅速,适合在新兴 市场中的成长型企业但家族企业任人唯亲会带来经营风险,企业的社会化和透明化也制约 着企业的开展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的股权正在多样化,企 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也正在逐步完善但与欧美那些市场经济兴旺的国家相比,我国的证券市 场的开展还不够成熟,因而市场控制模式对于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力还相当的有限我国 企业在进行公司治理时不能盲目地学外国的公司治理模式相反的,我们应该结合我们的实 际,将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开展出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公司治理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