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实践.docx
4页中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实践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键词:中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实践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和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合作,发起了“乡村少儿小记者”活动,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此活动为依托,探索乡村学校的课程化出路一、小记者课发起的背景2015年,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图书项目《乡村少儿》决定,在已经获得海外中国图书资助的学校寻找开展小记者活动的学校,通过网络授课的形式,最终形成小记者作品,向《乡村少儿》投稿在乡村学校试验开设小记者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互联网授课的形式,提高乡村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网络资源的信心和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激活乡村孩子参与课外社团活动的兴趣和意识,探索乡村学生参与学生课外活动的途径和模式同时,引导和激励乡村教师的参与意识。
参与到互联网网络活动中来,从传统课堂走向翻转课堂,参与到教育创新活动来二、小记者课策划过程1.网络征召活动2015年初,《乡村少儿》杂志编辑部在相关的、平台发布在乡村学校开设乡村少儿小记者队的消息,愿意做小记者活动课的学校和老师来一起参与讨论2.项目学校老师征询学生意见我在所任教的班级就开设乡村少儿小记者活动的形式、目的、意义、方法、过程向同学们作了说明,经过他们自己商议,我班共有胡锦禄等11位同学加入到小记者队伍中来我作为项目学校老师,把学生的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向杂志主编黄老师作了汇报3.项目学校老师和杂志讨论小记者活动方案在网络平台上,项目学校老师和杂志编辑部讨论具体实施方案,最后形成了《关于组建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乡村少儿〉小记者队伍活动方案》,规定了小记者活动课的目的、形式、计划等4.项目学校老师和杂志编辑部沟通了解各学校的电脑、网络情况,能否开展网络授课,YY平台乡村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是否会使用学校的图书情况,学生的阅读、写作状况,考试压力对于活动开展的影响等等也了解了乡村孩子的作品发表渠道,诸如是学校的广播站,还是校报校刊,地方报刊三、小记者课程实施1.成立小记者队编辑部向小记者发出问卷调查表,如小记者自我介绍,小记者思维方式,回答勺子的作用。
2.网络授课首先,远程授课老师制作PPT,发布到小记者群,项目学校老师下载,学习,并呈献给学生进行预习熟悉课程内容、目标、作业、预设存在的问题等其次,学生打开PPT,进行语音授课学生通过聊天窗口,发送文字信息,和授课老师交流、互动课程内容约四十分钟课程完成后,教师布置离线作业,同时,教师预设、生成作业中的问题,适度点拨学生学生对作业可以合作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互相评价四、小记者作业评价1.网络课堂反馈在上新课之前,授课教师对小记者的作业分别点评点评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期望性评价让小记者有更多的信心参与到活动中来同学们反应良好,对小记者活动信心满满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去教师就同学们的作业精彩部分着力点评,呈现在PPT上2.项目老师点评对于学生作业,主要是提醒任务完成,注意作业要点,积极协调学校完成小记者课堂任务,线下作业的互相讨论、探讨、修改3.优秀作品进入《乡村少儿》编辑部采稿经过编辑部老师的讨论、修改、编辑,最终成为《乡村少儿》用稿,出版后送小记者一本杂志,作为奖励4.正能量传播小记者作业发布到小记者群、小记者老师群、基金会论坛板块、种子老师群、项目老师空间、博客,让更多的老师了解小记者社团活动的意义,吸引更多的学校加入到小记者队伍。
五、小记者活动课程实践反思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全国性的基金会、民间社团组织都已经参与到基础教育的进程来了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图书资助和阅读促进项目,在全国影响极大桂馨基金会和大学生社团的紧密合作,开设乡村学校科学教育课效果卓著各地都有民间组织参与到乡村学校的各种活动课程中,为乡村教育的观念进步和革新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主要形式就是教师培训网络化,社团活动开放化、社团活动网络化、社团活动课程化是主要特点,也是乡村教育社团活动的未来方向参考文献[1]刘联怎样搭建个性发展平台[N].珠海特区报,2008,03,27,(009)[2]刘永安开封高中学生社团活动红红火火[N].开封日报,2007,04,11,(002)[3]赵广成坚守教育常识才有真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4,01,09,(005)[4]嵇元李继业苏州:中小学补课可举报[N].新华日报,2007,02,07,(B01)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