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测试题8K.doc
3页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杨家厂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化 学 试 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Cl- 35.5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错误的是 ( ) A.水蒸发(物理变化) B.氢气爆炸(化学变化)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物理变化) D.烧烤鱼时把鱼烧焦(物理变化)2. 小明阅读《科学大众》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在被动吸烟” 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作用力 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处于不断运动之中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4.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有大量的白烟生成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5.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 A.CO B. Co C. O D.O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7. 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的碳-14含量来推测古城年代。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6 B.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 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4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钠 NaCO3 B.氢氧化钾 K(OH)2 C.三氧化二铁 O2Fe3 D.硝酸锌 Zn(NO3)2 9.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x,假设在研磨烧结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则x的值为( ) A.12 B.13 C.15 D.2610.餐厅的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炉,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 D.清除可燃物 11.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发酵、蒸馏制得的乙醇被称为“绿色汽油”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 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醇是由3种元素构成的. B.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8个质子. C.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 D.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2.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采用的方法是 A.通入石灰水. B.通过灼热的CuO. C.将混合气体点燃. D.通过灼热的炭层.1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B.制备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 C.掏沼气池前,先进行灯火试验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结束实验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停止加热14.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硬壳状薄膜 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过吸管不断吹入人体呼出的气体, ③为了使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起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潮湿 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气体,试液变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 将4.6克某物质在富氧的密闭容器内点燃,经测定,只生成了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 水。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此种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此物质是不含氧元素的碳氢化合物C.此物质是乙醇,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数目比为2:6:1D.此物质为乙烷(C2H6),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 二、填空题:本大题每空1分,共20分16.(2分)现有①五氧化二磷, ②空气, ③铁粉, ④氯化亚铁, ⑤液态氧, ⑥水, ⑦ 氯化钠,⑧金刚石,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 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17. (10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2013年11月29日晚,因天气较冷,县城某户人家就将窗子密封,用煤炉取暖,第 二天,发生了煤气中毒事故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 (填物质化学式)引 起的中毒2)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钙”应解为 (填 “单质”、“化合物”或“元素”)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 (4).人每天都要补充食盐,食盐是由 (填化学符号)构成的化合物; (5).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净水器中常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 炭的 性 (6).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试管A试管B (7).由7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8).电解水的装置如右图所示,试管A中的气体是 , 通过此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8.(3分)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选择序号填空 (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 (2)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 (3)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 A、不可燃不助燃,密度大于空气B、支持呼吸C、常温下物质的化学性质稳定19.(5分)碳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中研究的重要内容1).“低碳”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 (填化学式)的排放量2).丁烷(C4H10)是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之一,丁烷完全燃烧后与甲烷完全燃烧后的产物相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点燃=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4).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这迫切要求人们开发新能源,如太阳阳能、风能、地热能 (填一种新能源名称),垃圾中有机物发酵可得到沼气,写出沼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三、推断题20.(7分)下图中表示中学几种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G为黑色的粉末,C为无色液体,H为紫红色固体部分条件省略)①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C D E ② CO2通入D澄清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③ CO2+E、 F + 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O2 + E、 F + G、 四、实验题 (11分) 21.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1)D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2)B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好;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红磷过量或足量; ④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⑤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3)上述A-D四个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且正确的是 (填字母)22.某学习小组围绕“气体实验室制取”进行了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1)原理分析:实验室制取CO2的 化学方程式为 不用Na2CO3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的 原因是 2) 发生装置:图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3) 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在加热的 情况下制CH4,应选图 (填序号)发生装置 在加入固体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图②中试管口比试管底 部略低的原因是 3)收集装置:实验室收集NH3(极易溶于水)应采用的方法是 若将图③ 装置倒置,收集H2 ,则H2应从 (填字母)端通入。
五、 计算题:(2+5=7分) 23.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测试题答案:1.D 2.D 3. B 4.B 5.B 6. B 7.B 8. D 9.B 10.B 11.C 12.B 13.C 14.A 15.C 16. 1467 H2O 17. (1)CO (2)元素 (3)Al2O3 (4)Na+ 、Cl- (5)吸附 (6)煮沸 (7)C70 (8)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