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健康都江堰2030行动纲要.doc

47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50778051
  • 上传时间:2022-09-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5K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健康都江堰2030” 行动纲要(征求意见稿)序 言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我市实现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的内在要求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全市卫生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持续提高2019年全市人均预期寿命已达81.3岁, 孕产妇无死亡,婴儿死亡率下降到2.2‰,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础同时,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变化等,也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压力不断加大,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持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加强,需要从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统筹解决好关系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推进健康都江堰建设,是我市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的重要基础。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确定了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推进健康都江堰建设指明了方向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都江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对加大卫生、体育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作出了重要部署,为健康都江堰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从现在起到2030年是推进健康都江堰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维护人民健康奠定坚实基础,深化改革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消费结构升级、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将为健康事业发展创造广阔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将为健康服务升级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将为健康领域可持续发展构建强大保障为推进健康都江堰建设,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四川2030”规划纲要》《“健康成都2030”规划纲要》要求,结合我市卫生与健康发展实际,制定本行动纲要本行动纲要是2020-2030年健康都江堰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全市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准确把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新要求,全力推进健康都江堰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都江堰力量。

      第一章 总体战略第一节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都江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通过普及健康生活、建设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发展健康产业,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全市人民健康,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目标奠定坚实健康基础第二节 基本原则———健康优先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市情,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公平公正以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通过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下沉,逐步缩小城乡、区域、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

      ———改革创新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清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医疗卫生、体育健身、康养旅游等健康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形成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推动做好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做大做强医疗健康产业———科学发展把握健康领域发展规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转变服务模式,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健康服务从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转变到质量效益提升的绿色集约式发展,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共建共享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强化政府在健康领域的领导、保障、管理、监督责任,全社会积极参与,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意识,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第三节 战略目标科学配置卫生与健康资源,促进健康服务体系更加优化、医疗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综合监管体系更加规范、全民健康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总体实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成都市总体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逐步提高,健康服务体系趋于完善,健康保障基本完善,健康环境持续改善,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普及,健康产业快速发展,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成都区市县领先水平。

      到2025年,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环境大幅改善,健康产业规模和质量跃升,主要健康指标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到2030年,健康优先的政策体系和制度设计更加完善,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资源利用更加集约绿色、产业形态和自然生态更加和谐、市民宜业与宜居环境更加协调,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更加优质公平,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第二章普及健康生活第一节 加强全民健康教育一、完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体系完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强化健康信息共享加快推进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单独设置一个健康教育机构,配备工作需要的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明确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卫生健康服务机构健康教育任务清单,加强基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服务力量二、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全民健康素养促进长效机制强化个人健康责任,坚持以人为本,以个人健康为中心,实现人人热爱健康、人人追求健康、人人生活健康。

      积极关爱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针对性开展健康素养促进活动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普及健康知识,发展健康文化,着力提高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三、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完善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卫生健康系统里选拔优秀医疗、护理、公卫专业技术人才到幼儿机构、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校担任健康副校长(兼职不兼薪),强化健康教育力度到2020年实现全市公立幼儿机构、小学、初中、高中配备健康副校长,到2030年实现全市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机构配齐健康副校长,强化和指导学校的健康宣传和教育构建学科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同时加强培养专(兼)职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入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坚持从小抓起,以中小学为重点,把健康教育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加强学校控烟教育,减少烟草对青少年的危害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四、促进全社会健康知识普及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推动社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媒体协同联动。

      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建设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提供权威的专家和健康信息资源积极推进健康科普示范和特色基地建设,评选和推广优秀科普作品,培养健康科普人才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倡导健康文化,推进以良好的身体素质、精神风貌、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为主要特征的健康文化建设第二节 塑造全民健康行为一、引导合理膳食弘扬和发展天府文化,积极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实施全民营养计划,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发布满足不同群体需要的膳食指南,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评价和干预制度,重点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食盐摄入过量、油脂等高热能食物摄入过多等问题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营养健康工作的指导,开展营养示范食堂和健康餐厅建设组织开展减盐、减油、减糖,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三减三健”专项行动二、开展控烟限酒落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控烟职责,加大控烟力度,强化控烟执法,提高控烟成效充分利用“世界无烟日”等活动,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营造支持性环境,推进无烟医院、无烟学校、无烟家庭等无烟环境创建,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领导干部要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把党政机关建成无烟机关加强限酒健康教育和有害使用酒精监测,控制酒精过度使用,减少酗酒。

      三、促进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依托都江堰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发挥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用,在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设立心理健康室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服务骨干队伍,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人员,采取购买社会服务方式,重视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全面开展心理健康促进与教育,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积极推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促进城乡居民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不断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模式四、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危害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危害以流动人群、青少年、育龄妇女、老年人和性传播疾病高危人群为重点,开展性道德、性健康和性安全宣传教育,减少意外妊娠和艾滋病、性病等疾病传播加强禁毒教育基地建设,组织禁毒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浓厚的禁毒舆论氛围加强戒毒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建立集生理脱毒、心理康复、就业扶持、回归社会于一体的戒毒康复模式第三节 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一、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形成架构清晰、类型多样、服务多元、竞争有序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专项化健身技能及服务水平。

      完善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面建成“一场一馆一池两中心”,配套升级镇(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和社区(村)文体活动站功能设施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城市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青少年户外体育营地以及健身步道、登山步道、骑行道,加快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公共体育设施全部开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鼓励民营体育场馆对群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期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在保证校园安全前提下向社区公众开放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倡导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加强全民健身活动和重大体育赛事、重大节庆活动的有效衔接,引领全民健身新时尚以举办“双遗”马拉松、“摇滚”马拉松、世界体育舞蹈节等重大体育赛事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使体育活动成为居民的生活方式三、加强体卫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建立体育与卫生联动合作机制,推动体卫融合,促进资源共享组建多学科融合的科学健身知识服务专家团队,推动实现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常态化运作建立完善运动处方库,形成体卫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

      推动康复和运动医学有机结合,鼓励有条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