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E花环实验报告.doc
3页E花环实验一.实验原理 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具有绵羊红细胞(SRBC)受体,可以与SRBC结合形成花环样细胞团(即E花环)已证实E 受体是人类T 细胞所特有的表面标志当T 细胞与SRBC 混合后,SRBC 便粘附于T 细胞表面,呈现花环状通过花环形成检查T 细胞的方法,称为 E 花环形成实验根据 花环形成的多少,可测知 T 细胞的数目,从而间接了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判断疾病的预后,考核药物疗效等由于T细胞的异质性,其对SRBC的亲和力亦不同,因而T细胞可形成不同类型的E花环,其中在4℃放置1 h以上,所形成的花环数代表T细胞总数,称为总花环(Et花环),而淋巴细胞与SRBC混合后不经4℃作用立即反映形成的花环称为活性花环(Ea花环)二.实验结果(用图示法表达)三.讨论 ①.有的细胞能形成玫瑰花环的因素:人T细胞膜上具有CD2分子,可以与SRBC上的LFA-3结合,从而形成以人T细胞为中心,SRBC围绕四周,形状如玫瑰花环的细胞集团,即E玫瑰花环此外,NK细胞膜上也有CD2分子,也能形成玫瑰花环,但是NK细胞的量非常少,形成玫瑰花环的数量也少 ②. 有的细胞不能形成玫瑰花环的因素:a.人血液中具有单核巨噬细胞,其表面没有CD2分子,不能与SRBC表面的LFA-3结合,因此不能形成玫瑰花环。
b.实验中所用血液不够新鲜,也也许导致不可以形成玫瑰花环c. 时间不够长,导致T细胞表面的CD2分子不可以与SRBC上的LFA-3充足结合,因此只有一部分SRBC与人T细胞结合,其余SRBC没可以与人T细胞结合形成玫瑰花环2.SRBC与淋巴细胞混合后离心速度不能过高,在Et花环实验中,置4℃应至少1h以上或过夜3.绵羊红细胞以保存1周内最佳,超过2周则与淋巴细胞结合力下降,超过5~6周则不能再用实验室的绵羊红细胞保存的时间太长,导致其与淋巴细胞的结合能力下降,所以有的细胞可以形成E花环,而有的细胞不可以形成E花环4.Et花环实验SRBC与淋巴细胞混合比例以100∶1~200∶1为宜,Ea花环实验中以10∶1~20∶1为宜;淋巴细胞离体后不能超过6h,否则会影响花环形成率5.温度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故实验温度条件应保持一致,从4℃取出后应立即计数6.计数前将沉淀细胞重悬时,使细胞团块松散均匀即可,不可强力吹打,以免SRBC从淋巴细胞上脱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