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药材栽培技术.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38489435
  • 上传时间:2022-09-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4M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栽 培 技 术2015年羌活栽培技术 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极及极茎入药羌活分布四川、甘肃、青海、陕西,宽叶羌活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四川、湖北我省主要分布于甘南州、武威市、陇南市、张掖市、定西市等地,定西市主要分布于岷县、漳县等地羌活味辛、苦,性温,具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等症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年需求量250万公斤左右野生羌活生长周期长,一般需5-7年才能采挖多年以来羌活作为野生中药材,被国家列为三类品种,产销不够平衡,在90年代以前,属于一个供求平衡的品种进入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医药企业开发了以羌活为原料的新药,羌活的需求量扩大,羌活资源由过去供应有余的局面转为供不应求的局面近几年来随着羌活市场的紧俏,价格基本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现有资源多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深山地带,山势陡峭,交通不便,由于采挖困难,收购量每年下降30%以上;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减少,人工栽培发展缓慢,商品供不应求。

      随着社会对羌活需求量的增大,羌活市场的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羌活价格没有人为因素也会节节上升羌活种植,是一项急速发展的致富门路1985年岷县开始引种羌活成功,2000年重点在羌活种子采集处理、育苗技术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目前岷县羌活栽培面积1000多亩其栽培技术是: 一、种子采收处理 1、种子采收:羌活生长旺盛时在第二年即可结种子,但不宜作种用,一般应采用生长三年以上植株的种子羌活种子一般在8月中下旬成熟,川坝区在前月下旬成熟,高山区在9月中旬成熟种子成熟后,要分批采收,边熟边收采收时,用剪力将成熟的果穗剪下后,在阴凉处晾1—2天后脱粒 2、种子处理:种子采收后要及时进行种子处理其方法是将种子与湿润净沙按1:10比例充分混匀(湿度为60—70%),在背阴通风处堆积,每10天左右翻一遍,直到冬天结块为止 二、育苗 1、整地施肥:选择阴湿肥沃、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森林土为宜,在川坝区以砂壤土为好播种前结合翻耕地施腐熟农家肥4000—5000kg/亩,或氮素化肥15kg/hm2 2、播种时间:一是在3月上中旬在日光节能温室内播种,二是3月中下旬土壤解冻后在露地播种 3、播种方法:一是撒播,做1—1.2米宽的畦,高15厘米左右,用木耙将畦面整平,然后在畦面上将处理好的种子连同细沙均匀撒播,并用细筛均匀覆土,厚2—5毫米。

      二是条播,按行距20cm开沟,深约10cm,将种子均匀撒在沟里并覆盖一层细土,覆土方法同上播种量每亩3—5kg日光温室育苗后及时用微喷设施喷水,保持土壤湿润露地播种后须用麦草或遮最网覆盖 4、田间管理 ⑴中耕锄草:羌活播种后20天左右出苗,出苗后,要及时挑松覆草,以利透光,苗出齐后,选择天阴天分三次挑去覆草,在长出真叶后进行中耕锄草,以后视杂草生长情况及时进行锄草 ⑵适时追肥:羌活苗期需适时追肥追肥时间一般在苗高10厘米时进行,以充分腐熟的人畜粪尿、厩肥为好 ⑶及时灌水:羌活怕旱耐涝,在幼苗期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遇旱时须及时灌水,有条件可采用微喷进行喷灌 5、种苗采挖及贮藏:一般在10月中下旬采挖采挖后按每把0.5公斤扎把在通风背阴处挖深30—40厘米,宽1米左右的方形坑,把头朝上,按30—40度在坑内一层苗把一层湿土,进行摆放,土层厚5厘米以上,要求埋严前一层苗把根部最后在坑顶覆盖一层土,厚10厘米左右即可 三、移栽 在当年月10中下旬种苗采挖后移栽或第二年3月下旬移栽 1、选地整地:羌活根系发达,主根粗壮、分杈多、入土深,应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好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深翻整地,移栽前耕翻一次,耙耱整平。

       2、施足底肥:结合播前翻耕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配合施用磷酸二铵30kg,或尿素20kg、过磷酸钙40kg 3、栽植方法:种子田按行、株距50厘米栽植生产田按距25厘米、株距20厘米栽植使芽头低于土表5厘米亩苗数1—1.1万株亩需种苗50公斤左右 4、田间管理 ⑴中耕除草:当年栽植的羌活,一个月左右即可出苗,5月中旬苗齐后进行第一次锄草,以后视田间杂草生长情况随时锄草,一般需锄草3—4遍第二年4月下旬返青后及时锄草 ⑵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叶斑病,虫害主要为蚜虫根腐病可用40%药材病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叶斑病可用40%药材病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辛硫磷1000倍液或杀灭菊酯3支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⑶及时追肥:羌活植株生长茂盛,需水、需肥量大,在每年第一次中耕除草时,在行间进行沟施亩用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磷酸二铵15—20kg,或尿素15kg、过磷酸钙40kg ⑷适时灌水:羌活性喜阴湿,不耐旱,遇干旱时应及时灌水每年10月下旬浇越冬水第二年以后视土壤墒情在返青期和封垄前后灌水3—4次。

       4、收获 移栽后2—3年收获,一般在10月下旬羌活茎叶变黄枯萎后或第二年早春土壤解冻羌活未萌芽前采挖,采挖的羌活根去掉残茎,搓揉晒干即可白芨栽培技术 一、概况    为兰科白芨属植物白芨的干燥根茎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朱兰、紫兰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白芨止血效果特好,现在用白芨做的胶膜块,用于肝脾手术贴在刀口处,代替血钳子,效果特好具有快速凝血作用,可代血浆多用于外科手术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全国各地有栽培   二、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厘米块茎肉质,白色,具2~3叉呈菱角状,有须根,常数个并生,总状花序顶生,常有花3~8朵;花淡紫红色,花瓣不整齐蒴果圆柱形,上有6条纵棱,两端稍尖种子细小,多数花期45月,果期7~8月白芨有两种,还有一种花黄白色,叶条状披针形,为狭叶白芨在紫红花中,又有大种、小种之分,其中以大种块茎产量较高  三、生长特性   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上或腐殖质壤土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块茎繁殖较易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开沟沟距2025厘米,深56厘米,按株距1012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出苗亩用种苗100公斤,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种植好喷洒乙草胺封闭,白芨苗出齐后5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进行除草除草结合搂松畦面,除草时要浅锄,免得伤根    (2)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是要防止杂草丛生  (3)灌溉和排水白芨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4.病虫害防治    1烂根病南方多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防治方法:注意排涝防水,深挖排水沟    2地老虎、金针虫 可人工捕杀和诱杀或拌毒土,用地虫绝施入床上用50%锌硫磷乳油700倍液液浇灌床上五、采收加工白芨种植23年后,910月份地上茎枯萎时,把挖块茎去掉泥土,进行加工将块茎单个摘下,选留新秆的块茎作种用,剪掉茎秆,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后,洗净泥土,放沸水中煮5~10分钟,取出炕至全干去净粗皮及须根,筛去杂质一般亩采收鲜品8001000公斤,可加工200300公斤以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质坚实者为佳六、有效成分块茎含有淀粉、葡萄糖、挥发油;根含有白芨甘露聚糖川芎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育苓地:宜选阳山,或半阳山的荒地或熟地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好除净杂草,就地烧灰作肥翻地深约25厘米,耙细整平,作1.3-1.5或1.7-1.8米宽的高畦  坝区种植地:宜选地势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较高、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主产区川芎多栽培于水稻田或砂壤土中不宜选用冷沙土或过于粘重的黄泥、白鳝泥、下湿田等  川芎的前茬多为水稻,少数是早玉米整地方法:一是不耕地,收完水稻割去谷桩,开沟作畦,称为“栽板秧”。

      二是犁田,耙后再开沟作畦,一般畦宽1.6米,沟宽30厘米,沟深约25厘米畦面呈龟背形,高10-13厘米  二、种植方法  1、繁殖种栽 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将坝区未成熟、健壮的川芎(俗称“抚芎或奶芎”)挖起,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运到山上穴栽抚芎最好是正山系培育的,忌用土苓子和细山系培育的行株距24-27厘米,穴深6-7厘米,每穴1个,小抚芎可种2个,芽口向上,以利萌芽生长每亩用抚芎150-250公斤用腐熟堆肥或灰肥400-500公斤,油枯粉75公斤混合穴,施最后覆土平穴  苓种的收获与贮藏:小暑后,当茎节盘显著突出,略带紫褐色,茎杆呈紫红色时选阴天或晴天早晨及时收获一般连株拔起,剔除病株或茎杆腐烂的植株,去掉叶子,割下根茎,捆成小捆置阴凉的山洞或室内,温度不超过30℃,地上铺一层茅草,把苓杆交错堆放上面,再用茅草盖好,每周上下翻动1次立秋前后取出作种  苓种的切割、分级与处理:苓种按节割成3-4厘米长的段,每段中间有突出的节盘1个,即"苓子"每根茎杆可割6-9个苓子每100公斤抚芎产苓种200-250公斤  苓子按茎杆大小和部位分级:最大的叫“大当当”,较大的叫“大山系”较细的叫“细山系”,大小适中的叫“正山系”,靠近地面的叫“土苓子”。

      各种苓子要分别栽种,以保证出苗和生长整齐实践证明,正山系最好,土苓子次之细山系和大山系再次之,大当当和纤子最次  苓子分级后,需进行挑选选择健壮饱满、无病虫害、大小一致、芽咀全的苓子作种  预防茎节蛾的危害,栽前要进行消毒产区多用烟草水浸泡每40公斤开水放入2.5-3公斤土烟杆(烟骨头),盖严闷,自然冷却,用手搓揉土烟杆,再浸1天取出土烟杆,浸泡苓子,30分钟后,再取出苓子,晾干即可栽种或用烟骨头和麻柳叶各5-6公斤,加水煮沸,滤液冷却,浸泡苓子24小时,取出后清水洗,晾干后栽种亦可用敌百虫150倍液浸泡苓子1小时后栽种  2、种植 一般于立秋前后为宜,最迟不过处暑选晴天,边整地边栽种栽种时,按行距30-36厘米在畦上横向划沟,深2-3厘米然后,顺着沟的方向,用手将苓子斜放沟内,轻按土中,节盘上的芽咀向上或向侧入土不宜过深或过浅,每沟等距放苓子8个,行与行之间的两端各栽苓子2个,称"封口苓子"每隔10行的行间再栽1行密苓子,约10个左右,称“扁担苓子”封口苓子”和“扁担苓子”可作补苗或起挖抚芎用每亩用苓子40公斤左右栽后,每亩施细粪土或堆肥混合草木灰300-350公斤,以盖住苓子的节盘为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