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测试题及答案.pdf
14页物理)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 和 B,A 带正电, B 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B 连接起来后如图所示,则()A. B中负电荷通过棒流向A,B带正电荷 B. A中正电荷通过棒流向B,B 带正电荷C. 棒中有持续电流从A 流向 B,使 B 张角增大 D. 棒中有持续电流从B 流向 A,使 A 张角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A 【解析】 【解答】解:A 带正电, B 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 和 B 连接起来,瞬间B 上的部分负电荷会转移到A 上,因此验电器B 的金属箔由于带正电会张开,验电器 A 的张角减小,棒中瞬间有电流从A 流向 B;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电流方向是由A 到 B 故选 A【分析】( 1)规定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2)验电器使用时是让金属杆上的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然后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从而验证物体是否带电的2轿车装有日间行车灯后可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当轿车启动,即电键闭合,日间行车灯发光,若电键再闭合,近灯光可同时发光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符合上述情况的是()A. B. C. D. 【答案】 D 【解析】 【解答】 A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两灯泡均不亮,A 不符合题意;B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两灯泡都亮,再闭合S2时, L1不亮, B不符合题意;C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车前大灯L2亮,再闭合S2时,日间行车灯L1亮, C 不符合题意;D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日间行车灯L1亮,再闭合S2时,车前大灯L2亮, 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分析】由题知,S1闭合, L1发光,再闭合S2, L2也发光,说明L1与 L2可以独立工作即为并联,且S1位于干路, S2位于 L2支路3利用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电动机、铅笔芯、橡皮、塑料尺探究:物质导电性;电动机转向; 电磁感应; 电阻与长度的关系能够完成的实验个数有()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答案】 D 【解析】 【解答】由干电池、导线、小灯泡、铅笔芯、橡皮和塑料尺可完成实验(1);由干电池、导线和电动机可完成实验(2);由导线、小灯泡和电动机可完成实验(3);由干电池、导线、小灯泡和铅笔芯可完成实验(4); 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分析】选择不同的材料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验,可以完成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电阻影响因素的实验,可以探究电动机的转向和电磁感应的特点.4汽车的手动刹车器(简称“ 手刹 ” )在拉起时处于刹车制动状态,放下时处于解除刹车状态。
如果手刹处在拉爆状态,汽车也能运动,但时间长了会损坏刹车片,有一款汽车设计了一个提醒司机的电路;汽车启动,开关S1闭合,手刹拉起,开关S2闭合,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会亮;汽车不启动,开关S1断开,指示灯熄灭,或者放下手刹,开关S2断开,指示灯也熄灭,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是()A. B. C. D. 【答案】 A 【解析】 【解答】根据用电器的工作要求,当开关都闭合时用电器才能工作,所以电路是串联电路, A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分析】串联电路的特点是各用电器互相影响5下列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A. 家用电冰箱每日耗电约为1 度B. 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00WC. 电动自行车的电瓶电压约为3V D. 家用洗衣机的额定电流约为10A【答案】 A 【解析】 【解答】解: A、家用电冰箱间歇性工作,每日耗电约为1kW?h,符合题意;故A正确; B、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000W;故 B 错误;C、电动自行车的电瓶电压约48V;故 C 错误;D、家用洗衣机的额定电流约2A;故 D 错误;故选 A【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6图所示的电路中a、b 是电表,闭合开关要使电灯发光,则:()A. a、b 都是电流表B. a、b 都是电压表C. a是电流表, b 是电压表D. a 是电压表, b是电流表【答案】 C 7某种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关,开关 ,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L,开关只控制吸尘器电动机M。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 B. C. D. 【答案】 D 【解析】 【解答】根据电路要求,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不同用电器,则电路是并联电路,各支路有单独的开关和用电器,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分析】根据电路要求,各用电器互不影响的电路是并联电路8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荷只要运动就会形成电流B. 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C. 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D. 电流从电源负极流经用电器流向正极【答案】 C 【解析】 【解答】解: A、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A 不符合题意;B、无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发生定向移动,就能形成电流;B 不符合题意;C、正电荷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负电荷(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C 符合题意;D、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分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电源内部则恰好相反.9与如图实物图相对应的电路图是下图中的()A. B. C. D. 【答案】 D 【解析】 【解答】解: A、开关闭合后一只灯泡被短路,不合题意;B、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其中一只灯泡,不合题意;C、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不合题意D、两灯串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分析】结合实物图,利用电流流向法分析对应的电路图即可.10关于电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B. 可以通过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C. 将电源的正、负极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的电路称为短路D. 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答案】 D 【解析】 【解答】解: A、电源的作用是提供电能;A 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B、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通断,控制输送电能的,B 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C、将电源的正、负极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的电路称为短路,C 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D、用电器的作用是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D 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分析】结合电路的构成及三种状态分析解答即可.注意将电源的正、负极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的电路称为短路.11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 L1、 L2都不发光B. L1不发光、 L2发光C. 电池被烧坏D. L1发光、 L2不发光【答案】 B 【解析】 【解答】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开关闭合时,L1被短路,只有L2接入电路,则闭合开关后 L1不发光, L2发光,电池没有被短路,不会烧坏电池故答案为: B【分析】由图可知,当开关闭合时,开关与L1并联,此时电流只过开关,而不经过灯泡L1,所以灯泡L1被短路12 如图所示是一个便携式充电器正在给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该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A. 电源 B. 开关 C. 导线 D. 用电器【答案】 D 【解析】 【解答】解:在给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在电路中电池消耗电能,电池相当于用电器;故选 D【分析】电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组成,分析题意,然后答题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S2闭合, 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压表的示数为U1;当开关S1、S3闭合, 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压表的示数为U2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U1U2B. U1U2C. I1I2D. I1 I2【答案】 B 【解析】 【解答】当开关S1、S2闭合, S3断开时, R1、 R2串联,电压表测量R1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U1;当开关S1、S3闭合, S2断开时, R1、R2仍然串联,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由于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U1U2,A 不符合题意, B 符合题意;当开关S1、S2闭合, S3断开时, R1、R2串联,电流表的示数为I1;当开关S1、S3闭合, S2断开时, R1、R2仍然串联,电流表的示数为I2;因为电源电压不变,电路的电阻R=R1+R2不变,由I=U/R 知道,电路的电流不变,即I1=I2,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
分析】根据闭合不同的开关,电路都是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位置不同,电压表的示数不同 .14在如图的电路中,灯泡L 上标有 “ 6V 4W ”的字样,当S、S1均闭合时,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为12V;若再断开S1, 灯泡的实际功率变为原来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4V B. 电阻 R1的阻值为27C. 断开 S1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 断开 S1前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4:1【答案】 B 【解析】 【解答】解:(1)当 S、S1均闭合时,灯泡与电阻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6V,功率为 4W,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电源的电压U=UL+U2=6V+12V=18V,故 A 不正确;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根据 P=UI 可得,电路中的电流:I=IL= = = 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L= = =9 ,R2= = =18 ;( 2)若再断开S1时,灯泡与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灯泡的实际功率变为原来的,根据 P=I2R 可得,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即电流表的示数:I = = = = A,断开 S1前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I:I = A: A=2:1,故 D 不正确;电路中的总电阻:R= = =54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R1=RRLR2=54 9 18 =27,故 B 正确;电压表的示数:U2 =I R2= A 18 =6V 12V,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C不正确故选 B【分析】( 1)当 S、S1均闭合时,灯泡与电阻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根据 P=UI 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灯泡和R2的电阻;( 2)若再断开S1时,灯泡与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灯泡的实际功率变为原来的和 P=I2R 求出电路中的电流,进一步得出断开S1前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R1的阻值,再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示数15如图所示,无风条件下卡通造型铝箱气球两次均向带电棒靠近但未接触,气球()A. 不带电B. 带正电C. 带负电D. 带电情况无法判断【答案】 A 【解析】 【解答】气球可以被带正电的物体吸引,也可以被负电吸引,说明气球不带电,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分析】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16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 雾霾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的 B. 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C. 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D. 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答案】 C 【解析】 【解答】 A、雾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与空气中灰尘结合形成的,是可见的物质,不是分子,A 不符合题意;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B 不符合题意;C、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C 符合题意;D、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不是宇宙的中心,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分析】( 1)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不是宇宙的中心;(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并没有创造电荷;(3)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