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120题.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62913035
  • 上传时间:2022-03-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22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20题一. 《无衣》1、描写将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句子是: 2、描与将士们团结友爱,问穿衬衫的句子是: ,O3、描与将士们团结友爱,问穿下衣的句子是: O ,4、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一个行动的句子是: O ,5、描与将士们团结友爱,问穿战袍的句子是: O?.6、描写君王要发兵了,要修理好戈矛准备战斗的句子是:_O ,7、表现战士们一样仇恨敌人一句是: ;表现战士们-起行动起来的句是: ;表现战士们起上战场句是: 8、有人说《无衣》这首诗的语言有强烈的动作性,主要表现在: 、 、 三句上,这使人想 象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二. 《春江花月夜》理解默写1. 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句子是:2. 写出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是;3. 写不停移动的月光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美好的闺房中,捣衣石上的 句子是: , o4. 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 , 5. 写出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的句子是: ,6. 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 , o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 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 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飘忽,“扁舟子”的行踪不定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 漾,曲折有致22.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 水成文”四句,写思妇与离人共望月光,遥寄相思之情以鱼雁难传书,就 更显出了思妇的离愁之深23. 写出梦中看见落花,意识到春天己过去大半,而自己还未能还家的句 子是“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24.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 满江树”四句,写游子的思归之情:海雾隐遮了落月;天各一方,残月之光, 洒满江树25.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 看不见”四句,江水绕过原野,月色泻在树上,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 银辉色26. 描写了一幅境界深远的图画: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 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 流,奔腾远去与此相应的诗句是: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不 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三. 《将进酒》1、 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 强性格的诗句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 以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自我的诗句是天生我才必有用3、 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天生我材必不用,千金散尽还复 来O4、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两句是诗人的豪情,也是他的 愤慨之语,充分肯定“饮者”的地位5、 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作者不再抱有幻想、逃于 酒乡的诗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6、 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7、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人酒后的狂言,也是 酒后的真言;是诗的豪放,更是诗人的愤激8、 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9、 藐视富贵利禄又怀才不遇的诗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 醒10、 气势惊人,以时间空间范畴夸张,以比喻来表现人生易逝,将黄河 的永恒伟大反衬生命短暂渺小脆弱的诗句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 青丝暮成雪11、 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感慨的诗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O12、 借着曹植痛饮为例,呼应只有饮者留其名,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的句 子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13、 举古人为例,呼应只有饮者留其名,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的句子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14、 诗中的一个转折由悲而乐的以表面的这宣扬及时行乐实为宣泄愤激 之情,暂时沉醉酒乡的诗句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5、 诗情渐致狂放,与开篇的悲相关合,万古愁的含义更显深沉,表现 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一句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 同销万古愁16、 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君不见黄河之 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四.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1、 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情形的两句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2、 十年生死两茫茫道出了词人对亡妻阴阳永隔、再无聚首之日的哀痛 和喟叹,为全词奠定凄哀的感情基调3、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既写出妻子独卧黄泉之下的孤苦冷清,又写 出了诗人与妻子不能互诉凄凉的悲哀4、 十年死别,苦苦思念,一旦相见,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说起, 只有相视无语,默默凝咽,此情此景正应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的两句是: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5、 尘满面,鬓如霜两句用白描手法简约生动地勾勒出词人四处奔波、 生活艰难、仕逢坎坷、心力交瘁的形象特征.6、 看似写梦实则是以前夫妻恩爱生活的一个生动写照诗句是:小轩窗, 正梳妆。

      7、 明月夜,短松冈两句,作者设想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 之夜的心境当是凄清幽独,黯然魂销8、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两句,是说想到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 我凄凉孤独无处诉说,此语格外沉痛9、 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句,是说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 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10、 不思量,自难忘两句,是说人虽亡故,而过去美好的情景一直记 挂,不能消除11、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料 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借设想亡妻思念自己来表现自己对亡妻的 深刻思念,用的是从对方写己方的手法13、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两句,写夫妻久别重逢,伤痛难已,此语 格外有感染力14、 夜来幽梦忽还乡一句,才开始真正“记梦”,呼应标题15、 尘满面,鬓如霜两句,把现实与梦幻混同起来,假设见面的情形, 将个人的遭际和痛苦融入其中16、 小轩窗,正梳妆两句,与其说是写梦中情形,毋宁说是回忆当年 的闺房之乐17、 料得年年肠断处一句,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推想妻子的亡灵当 是年年痛苦难耐18、 用是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梦境的句子是: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 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五. 《论语十二章》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3、朝闻道 夕死可矣4、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5、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6、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六. 《大学之道》1. 《大学之道》中,提纲挈领地提出“三纲”的主要内容的是:大学之 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 《大学之道》中,阐述“止”“静”“安”三者的关系的是:知止而后 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3. 《大学之道》中谈到,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一定要先获得知识的 句子是: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4. 《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致知在格物 o5. 《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 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6. 《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 下太平的句子是: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文体现了孟子(性善论)的句子是:人皆有 不忍人之心2、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 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有一种本能,即“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3、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在孟子看来,人性本善,“人皆有不忍 人之心”,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4、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皆 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突出仁政应该是天经地义的5、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在 孔子关于“人性”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仁义礼智”,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6、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指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人生 而固有的,承认“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里固有的,体现了孟子朴素的唯心 主义思想7、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文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为前提,推导出 “不忍人之政”,继而推导出以“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如同“运之掌上”那样容易8、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矣”两句是说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 政治9、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得出结论:不忍 人之政10、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在孟子看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是人所固有的,那么治国施行仁政也是天经地义的文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 的句子是“以不忍人之心” o11、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 子的这句话表明:统治阶级需要考虑到被统治阶级的利益,不能只顾自身的 享乐,要时刻以仁者之心行爱人之事。

      12、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尽”的观点, 指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很容易了13、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 有怵惕恻隐之心”举例论证,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说明了 “人皆有不忍人 之心”,这乃是人的本能14、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 其论证的依据是: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在论证方 式上属于例证法15、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 天下可运之掌上”,用在掌上运转东西比喻以仁政治理天下的容易,具体贴 切16、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不忍人之心”即为“不狠心对待别 人的心”,它包括“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人人都具有的本性17、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由不忍之心而推导出“四端”并 用比喻句“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形象地说明其于人的重要性18、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论及“仁义礼智”扩充推广的积 极作用时所说的两句是:“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19、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的“四端”指:恻隐之心,仁之 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0、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端”是孟子 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孟子对先秦儒家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21、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性善论”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恻隐 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 也22、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 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以上四个句子结构相同,字 数相等,不仅气势上得到了提升,且其所要表达的“性善论”基本思想,也清晰 明了,使人印象深刻23、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从文中看,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应包 括四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