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的探析.docx
5页高中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的探析 杨柳Summary: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与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衔接问题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对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状况了解的基础上, 提出与高中政治课教学做到合理衔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对大学和高中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衔接问题的研究, 整合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的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 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避免教学内容重复、方法单一等问题, 改进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方法, 切实提高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Key: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衔接1、高中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的主要问题1.1 教学目标划分层次不够清晰虽然《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对大学和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做了明確规定,可是,相关部门在制定高校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时,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划分层次不够清晰例如,高中的“生活与哲学”与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目标,都有诸如“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以及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了解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表述,如果不进行深入研究,这样的表述就会被认为教学目标相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就拿捏不准,进而影响两个阶段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的的实现。
1.2 教学内容存在简单重复和脱节现象教学内容是指教学过程中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传递给教育对象的素材及信息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为依据,同时也包括教师对教材能动的加工与解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简单重复和脱节现象这种现象首先反映在教材本身的内容安排上如高校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经济制度”“分配制度”“政治制度”等知识点,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中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部分知识点,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物质”“实践”“矛盾”等哲学知识,价值规律理论、商品二重性理论等经济学知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中也有相应的阐述这种现象同时还体现在不同阶段教育追求的目标上高中对学生的评价完全“唯分数论”,文科生由于政治分数所占比例较小,课时常被其他课程挤压挪用,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碎片式的知识,没能掌握系统化的政治知识与理论理科生不开设思想政治课,知识更是少得可怜这些学生升入大学,由于知识的脱节与断层,很难接受与消化大学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久而久之,就会厌倦思想政治理论课。
1.3 教学评价体系缺乏统一性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进行的,由于高校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因此,两个阶段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应该具有连续性、统一性然而,当前在高中阶段,“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则是最终极目标,老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的评价就是依靠最终的成绩,很少涉及高中生的社交礼仪、公共道德、心理健康等应用性的知识这种“唯分数论”的评价方法势必引起高中生学习知识一切向分数看齐的现象在大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则更受学校关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方法也倾向于采用综合考评的方式这种情况下,部分大学新生在高中阶段被隐藏的心理素质不好、性格缺陷等问题就会暴露出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不能顺利融入大学生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体系的不统一,也影响了课程的衔接工作2、在教学中做好衔接工作的具体对策2.1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在创新性和实践性上下功夫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考虑到高中政治教学对学生知识结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形成的影响, 又要对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所突破, 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特点着重在突出“创新性”和“实践性”上下功夫。
创新性”是指要体现出时代感, 要加入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而又与教学内容不脱节的内容, 在内容讲授上比高中政治更具深度实践性”是利用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大学注重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相比较高中而言, 更多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社会实践中真正认识社会, 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2.2把握学术前沿, 了解和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要实现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基础上的提高与超越, 就要站在学术的高度,把握好学术前沿, 了解本专业、本学科的前沿发展问题, 满足学生因年龄、阅历、知识结构的变化而对教学信息量的新要求, 使学生对课堂所讲内容增加信服感高校理论课教师应该发挥自身学术水平的优势, 利用大学的学术氛围与环境, 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发展前沿, 提升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术水平使学生认识到大学的政治课教学不同于高中, 是对原有内容的提升和超越, 进而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并推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由简单的接受型到研究型、探索型学习转变2.3加强与高中学政治教师的教学交流, 了解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动态教师是教学任务的执行者, 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的素质与知识水平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水平和教学效果。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中政治课教师的沟通与了解, 对于搞好教学衔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了解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状况的主要途径包括深入高中政治课课堂听课, 实际了解其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与高中政治教师座谈、交流长期以来,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通常只局限于研究大学政治课的教材和教法, 很少通过与高中政治课教师的的交流互动获得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信息, 可以使高校教师了解中学教育状况以及课程改革现状, 有利于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教学科研能力通过相互交流, 也有利于高中教师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与趋势, 开拓视野、更新知识、了解前沿,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有效的座谈、交流信息, 进而找到高中和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衔接的切合点, 避免出现教学内容简单重复、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的问题在了解和吸纳高中政治课教学基础上, 实现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对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超越Reference:[1]金梦兰,李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衔接问题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10(6):33-34.[2]李丽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的对策分析[J].文学教育,2011,(4):48-49.endprint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