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困难及对策.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9517767
  • 上传时间:2021-12-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8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遇到的三类困难,即在理解概念、掌握算理、实际应用时存在困难,分析其成因并分享相应的教学策略关键词】小学数学 低年级 学习困难 对策G A0450-9889(2019)11A-0142-02小学低年级是学生打基础的重要时机,教师要重视这一阶段的教学然而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对症下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小学低年级学生常见的困难,如概念应用不准、计算能力较弱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列式存在困难等,分析成因,寻找对策一、理解概念时存在困难很多学生在运用数学概念时会遇到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的审题能力不强,通过阅读难以理解题目表达的含义;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出现了错误笔者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由于第一种原因出错因此,笔者主要探讨学生由于第一种原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及其解决策略一)案例:审题存在障碍在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教师在课堂上倾向于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在左手上放了五颗糖果,随后用右手拿出其中的两颗糖果,然后提问学生还剩下几颗糖果。

      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回答出还剩下两颗糖果,说明学生在理解数学概念或者是数学公式时,理解出现错误的概率比较小紧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只小鸟,告诉学生这三只小鸟站在一棵树上;一边说一边又画出两只小鸟,对学生说:“突然之间又飞过来了两只小鸟,请问同学们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呢?”学生看着黑板上的图案也能够算出一共有五只小鸟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收获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成果随后,教师直接在黑板上呈现式子“2+3=?”这时,很多学生愣住了他们在思考“2”“3”“+”这些数学符号的具体含义有的学生难以理解加号的含义,有的学生不明白两个数相加应该怎么办,还有的学生不知道“2”和“3”具体表示什么明明都是同一个问题,使用前两种方式提出问题,学生就可以直接说出式子且給出正确答案,但直接给出式子学生怎么就解答不出正确答案了呢?(二)原因分析一二年级的学生接触到的数学方法不多,他们的数学思维不强,认识事物和理解事物的方式倾向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拿糖果和鸟儿飞来飞去的例子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所以学生可以很好地解答出来而数学式子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生的认知体系里没有与这个知识点相关的积累,所以学生的反应就会比较迟缓。

      三)教学策略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构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理解数学概念其次,多设置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情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防止出现概念理解错误最后,做好文字和图片之间的转换,当学生理解某些数学文字或者数学符号存在困难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用一些图片辅助学生理解这种直观的方式更容易被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接受二、对算理的掌握存在困难算理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一二年级学生学习的“1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是今后学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解决学生在这方面的疑惑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算理过程的推导,鼓励学生探索出多种多样的计算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的本质一)案例:20以内的加减法教师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些小棒,探索“13-6=?”这个式子的结果在学生利用小棒进行计算时,教师观察发现学生使用小棒的方式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学生首先数好了13根小棒,然后从13根小棒中挑出10根,并从挑出的10根中一根一根地拿走,直到拿走6根结束,这时还剩下4根小棒,和原先的3根小棒相加,总共还剩下7根小棒,所以他得出“13-6=7”的结论。

      第二种:学生首先数好了13根小棒,然后从13根小棒中拿出3根,一根一根地减去,发现不够减,于是又拿出剩下的10根继续减减够6根小棒之后,发现还剩下7根小棒所以他得出的结论也是“13-6=7”第三种:学生首先数好了6根小棒,然后采取相加的方式,增加1根小棒,小棒的数量就变成7,再增加1根小棒,小棒的数量就变成8,直到增加至13时,他发现总共拿了7根小棒,所以他也认为“13-6=7”这时教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操作原理,也就是自己探究这个式子答案的过程几乎全部的学生都无法完成表达自我看法的这一个活动于是,教师让学生收起小棒,还是采用刚刚思考问题的方式去探究“14-8”的答案这时仅有个别学生能够完成这个活动二)原因分析教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解题看法,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够表达出来,因为理解算理本身就是一个对思维要求比较高的活动学生在思考时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让学生把这种思维过程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所以很多学生难以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三)教学策略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计算方式算理具有多样性,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才是最好的计算方法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去尝试、比较,挑选出和自己最为匹配的计算方式。

      其次,学生在课下也应该进行相应的习题训练通过训练,学生能够对上课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巩固和加强,延长记忆时间三、应用列式时存在困难数学教学十分看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分析数学教材就可以发现,几乎每个单元都会给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去探讨相关的解决方法一)案例:列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红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水果妈妈总共拿了12个梨子,但是小红说吃不完,让妈妈放下3个,妈妈同意了,请问妈妈最终拿了多少个梨子呢?”大部分学生都列出了正确的式子:12-3=9紧接着,教师对题目进行了改编小红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水果妈妈准备买12个梨子,但是小红担心吃不完,于是她向妈妈建议少拿一点妈妈最终买了9个梨子,请问妈妈放下了几个梨子呢?”大部分学生是这样列式子的:12-3=9题目发生了改变,但是学生列出的式子却是一样的对于改编之后的题目,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显然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学生把已知量放在“差”的位置(等式右边),把未知量放在减数的位置(等式左边),这说明学生没有弄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二)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分析改编之前和改编之后的两道题目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考查点不同,一道题考查学生的正向思维,一道题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

      但是在解决考查逆向思维的题目时,学生还是运用正向思维去解决问题问题和方法不匹配就会出现错误大部分小学生都善于用正向思维去解决问题,他们习惯从正面分析问题,这就反映出了他们在学习上的局限和弊端,遇到稍微复杂的题目,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三)教學策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二是善于挖掘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或者对原有题目进行改编,让学生写作业时写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当然,运用这两种方法的前提在于教师做好相关的教学工作,如向学生多介绍一些解题思维和解题方法,让学生先了解,然后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在解决低年级学生常见的数学问题时,教师要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关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消除畏难心理,端正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参考文献】[1]沈明芳.尝试心理分析 寻求教学对策——小学低年级学生若干数学学习困难的重新解析[J].小学数学教师,2016(3)[2]黄燕.尝试心理分析 寻求教学对策——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应用列式困难的重新解析[J].学周刊,2015(31)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