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2.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doc
9页第一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重难点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即排满了K层才排L层,排满了L层才排M层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能超过2个)4)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特别提示 (1)以上几点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必须同步满足各项规定2)上述为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只能解释1~18号元素的构造问题,若要解释更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学习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其她规律3)最外层电子数排满8个(He为2个)形成稳定构造,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4)最外层电子较少的(<4)一般易失去电子达到稳定构造,体现出金属性;最外层电子较多的(>4)一般易得电子或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构造,体现出非金属性2.1~18号元素原子的构造特性(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H、Li、Na2)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He、Be、Mg3)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C。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是O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是Ne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Si8)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9)电子层数跟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10)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Li11)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He、C、S12)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是O3.粒子的构造示意图(1)表达措施构造示意图是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达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弧线表达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达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如:(2)原子构造示意图和离子构造示意图的比较构造示意图涉及原子构造示意图和离子构造示意图原子构造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离子构造示意图中,两者则不相等例如: 即阳离子:核外电子数不不小于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不小于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其差值均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3)粒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题型1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例1 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种电子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电子数均为K层上电子数的4倍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解析 K层、L层、M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
K层上可排1个电子,也可排2个电子,因此A有也许;当M层上排有电子时,L层电子数已经排满,即排了8个电子,而M层最多可以排18个电子,因此B一定错误;符合“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电子数均为K层上电子数的4倍”的离子可以是K+、Ca2+;对选项D来说,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可为2或8,符合的为O2-,因此D也有也许答案 B习题A1(10上海).短周期元素中,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C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的一半;D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D的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电子层构造相似,则4种元素原子序数关系中对的的是( )A.C>D>B>A B.D>B>A>C C.A>D>C>B D.B>A>C>D答案 A解析 A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最外层电子数是4,A的原子序数是6;B元素的内层电子总数只能是2,最外层电子数为6,B的原子序数为8;C元素原子有3个电子层,L层必有8个电子,M层有4个电子,C的原子序数为14;D的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即O2-)电子层构造相似,D为Na,原子序数为11,故原子序数:C>D>B>A。
2.某同窗在画某种元素的一种单核微粒的构造示意图时,忘掉在圆圈内标出其质子数,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做出自己的判断1)该微粒是中性微粒,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微粒的盐溶液能使氯水褪色,并浮现浑浊,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__3)该微粒的氧化性很弱,得到1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原子的还原性很强,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__4)该微粒的还原性很弱,失去1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原子的氧化性很强,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__答案 (1)Ar (2)S2- (3)K+ (4)Cl-解析 (1)该微粒为中性微粒,即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18号元素氩2)该微粒能使氯水褪色,即为还原性微粒,且浮现浑浊,即有难溶性的非金属单质符合条件的为硫元素3)该微粒得到一种电子可变成原子,故为19号元素钾4)该微粒失去一种电子可变成原子,故为17号元素氯习题B1.在原子的第n电子层中,当n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n-1)层相似;当n为次外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多10个,则n层是( )A.N层 B.M层 C.L层 D.K层答案 B解析 n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因此n-1层应为8个电子,为L层,则n应为M层;若n为次外层,则n+1层为最外层,另一方面外层电子数为10+8=18,则进一步证明为M层,故选B。
2.张青莲是国内出名的化学家1991年,她精确测得In的原子量为114.818,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原则值这是原子量表中的初次采用国内测定的原子量值已知In的原子构造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In的说法不对的的是( )A.In为长周期元素 B.In为过渡元素C.In易导电导热 D.In在反映中容易失电子答案 B解析 由In原子构造示意图可知,它位于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ⅢA族,由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知,它是一种金属元素由以上分析可知B错误3.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D.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原子,最高正价为+7答案 BC解析 A项中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有H、Li、Na;B项中可以是He、Be、Mg;C项中只能是Be;D项中F无正价综上所述可知,B、C对的4.下列粒子的构造示意图对的的是( )A.Mg2+: B.Cl: C.Ar: D.K:答案 A5.某粒子构造示意图为,若该粒子为离子,则它所带的电荷数也许为( )①8-n ②n-8 ③10-n ④n-10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 C解析 若该微粒为阳离子,其所带电荷数为n-10,若为阴离子,其所带电荷数为10-n。
6.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论述不对的的是( )A.K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B.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C.L层电子数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D.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答案 C解析 K层为奇数的元素,只能是H元素,符合题意;L层为奇数的元素,阐明该层还没有排满,符合规定;L层为偶数的元素,该层也许达到8个,已经排满,不是最外层,也也许没有排满,为2、4、6等状况,是最外层,故不对的;D选项与B项类似,对的;故选择C7.已知X、Y均为1~18号之间的元素,X、Y可形成化合物X2Y和X2Y2,又知Y的原子序数不不小于X的原子序数,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A.19 B.18 C.16 D.9答案 A解析 措施一(联想):根据以往知识,符合X2Y、X2Y2形式的分子式有Na2O、Na2O2和H2O、H2O2两组,但第二组不符合Y的原子序数不不小于X的原子序数的条件,而第一组不仅符合,并且选项中有。
措施二(推理):由X2Y化学式看1)X的化合价如为+1价,则Y为-2价2)X的化合价如为+2价,则Y为-4价(不成立)故只有第一种状况可行由化合价分析1~18号元素之间具有题设条件的元素X只也许为Na、Y为O故选A项8.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分别为X、Y和Z,已知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种电子,Y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少2个,则这三种元素所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也许是( )A.X2YZ4 B.XYZ3 C.X3YZ4 D.X4Y2Z7答案 A解析 本题重要考察由原子构造推断元素及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由题意可知X为H、Li、Na三种元素中的一种,Y的M层为5个电子即为P,Z的L层为6个电子,即为O,则P在含氧酸及其盐中可呈现+3、+5两种价态,A中Y为+6价,故A不也许9.原子的核电荷数不不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对的的是( )A.元素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B.元素X也许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含氧酸钾盐C.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D.元素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答案 A解析 当n=1时,没有此元素存在;当n=2时,最外层电子数为5,核电荷数为7,该元素X为氮元素;当n=3时,最外层电子数为7,核电荷数为17,该元素X为氯元素;因此C对;由于元素X也许为氮元素或氯元素,因此不也许形成X(OH)3的碱,因此A不对的;可形成KNO3或KClO3,因此B对;N元素能与金属Mg元素形成化合物Mg3N2,Cl元素能与金属Na元素形成化合物NaCl,因此D对。
10.元素A和元素B的原子序数都不不小于18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A、B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也许有( )A.能与水反映 B.能与硫酸反映C.能与氢氧化钠反映 D.能与碳酸钠反映答案 CD解析 已知A、B均为短周期元素,B的L层电子数为(a+b),则a+b=8,根据A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为b,且b不不小于8,只能为2;由此推得a=6,b=2,a-b=4,A元素为氧,B元素为硅,1它们形成的化合物SiO2能与氢氧化钠反映,在高温下能与碳酸钠反映11.根据下列论述,写出元素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