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oc
5页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使用上虞市下管镇中心小学 徐胜锚 13735223799【摘要】小学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启蒙阶段,在整个信息技术教育系统中起着奠基石的作用我省已经编写了适应教学实际需要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并经过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反复论证与多年教学实际环境的检验而现在,如何利用好这教材,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地有声有色,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资源,使教材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成为了当务之急本人就以“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使用”为话题,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教材使用【正文】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这只旧时的“王谢堂前燕”,现在已经飞入了“寻堂百姓家”,成了普通家庭中的一个家用电器,更成了人们工作与生活必不可少的一样工具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越来越发觉学习这方面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性于是,“信息技术课程”这样一门崭新的课程便应时而生小学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启蒙阶段,在整个信息技术教育系统中起着奠基石的作用它开设情况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后续阶段的质量为此,教育部早在1999年就发布了《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草案。
我省根据该草案,修订、编写了适应教学实际需要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经过了多年教学实际环境的检验与广大教育工作的共同努力,我省的教材已经相当完善这对于我们这些长年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来说,是极其“幸福”的事本文就以一个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的身份出发,谈一谈自己对使用信息技术教材的一些心得一、 看重教材:教材是许多教育研究人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依据新课程的有关要点精心编写而成的,它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了相应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认知规律它是新课程标准与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的物化,是许多人智慧的结晶,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是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依据,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它,在平时要时常拿出来研究、揣摩,甚至烂熟于心二、 看透教材:叶圣陶先生对教材有句名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信息技术教材也是举例,也是范例内容都是精挑细选的,它是在实践中学习信息技术的必由之路,但是教师对它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它作为例子,目的是为了学生,不是学生为教材服务,而是教材为学生服务,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把“教材”当作“教条”,不应该“教条主义”、“照本宣科”,应该科学、合理、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三、 钻透教材:作为教学工作者,仅仅能看透教材是不够的,更得吃透教材、钻透教材教材虽然只是例子,却又是个凭借,是个依据例子是重要的,但看得远还得站得高,要把这个例子吃透,例子吃不透,设计不出好教案若钻不透教材,就挖掘不出引学生兴致的探索点,只在表现手法上游来游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就会流于形式所以钻透教材是用好教材的重要前提1、 钻“面”在面对教材与章节时,教师就有“沧海”与“一粟”的观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最终目标是由一个个小目标组成的,而这一个个小目标又落实在了每一节课中教师在处理一节课的同时,必须对所在的单元、本册教材,甚至是整个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有一个系统而又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这“一粟”在“沧海”中的位置,更好地理解这“一粟”它的内在含义和它与其它内容的区别与联系否则,只见树木,不见树林,只能是鼠目寸光2、 钻“线”信息技术教材的安排很好地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钻线是纵向的整体把握,是深层次的整体把握,它特别能体现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特别是单元中的位置了解它,能更好地定位教学目标,而且能对整个单元的教学有一个统筹的安排。
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用电脑写字》这一单元的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分布如下表:教学内容目标《键盘一家》认识键盘的构成;知道打字的姿势和正确的基本键击法《童年趣事》掌握上排键的打法《游动物园》掌握下排键的打法《打字游戏》巩固所有英文字母的打法《英文儿歌》学习CAPSLOCK键的使用,掌握标点符号的打法《儿童天地》运用所学的键盘知识,网上冲浪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任何一个教学内容都是以上一个教学内容为基础的,上下关联,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就像一根项链一样,缺一不可3、 钻“点”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该善于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找到能透视整个太阳的一滴水如:在设计四年级下册第2课《使浏览更方便》这节课时,应该紧紧抓住IE浏览器的运用这个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设计时围绕这个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环节,把课上深、上透、上扎实四、 用透教材:看重教材、看透教材、钻透教材这些都很重要,但并非目的,用好、用透教材才是目的如何把看透教材的理念,转化为驾驭教材的设计呢?如何把吃透教材的沉淀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掌握呢?这就需要要从用好教材、用透教材方面入手1、 扩点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物化,是教学目标的具体显现。
它向使用者明确介绍了每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同时教材也给使用者留出了许多能再创造的空间一般来说,每个内容的简略处、省略处、概括处、延伸处都是咱们处理教材时最好扩点如:在设计四年级下册第13课《各种各样的标志》时,我们在完成了标志的意义认识后,可以增加一个让学生按图片所示情境放置标志的环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标志的含义2、 疑点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有句名言:要学问,不学“问”,非学问学生敢问、会问、爱问,就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问和素质,而教师在课堂上质疑也是一门学问,在研究教材时,一定要抓质疑点,应在难处质疑、关键处质疑、疑惑处质疑……如:设计六年级下册第1课《汉字的发展》这节课时,把网页上的东西保存下来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所在,可以选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然后让他们质疑:为什么东西复制不下来?然后让他们再仔细看教材上的操作示范,发现原来是要先选中,然后再复制,这样才能成功抓住疑点,精心设计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3、 激点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紧紧地抓住教材中的兴趣点,做足文章,尽最大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三年级下册第6课《打字游戏》这节课在教学时,老师可以先创设一个情境:小白兔家萝卜常常被鼹鼠偷走,小白兔为此伤透了脑筋,今天咱们就来帮助小白兔,赶跑这些鼹鼠好吗?短短的几句话,就把枯燥的打字练习,转变成了一件驱赶小偷、捍卫正义的英雄行为,此时此刻学生们一定是热血沸腾、跃跃欲试,在练习的过程中人人奋勇争先、全力以赴,收到了非常棒的效果4、 融点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内涵不会像某些学科那样丰富,所以学生们学起来会非常枯燥正因如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学会融会贯通,融其他学科的“他山之石”攻信息技术之“玉”如:在教授三年级下册的《英语儿歌》时,可以组织学生唱一唱英语儿歌,甚至举行一个歌唱比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在教授第8课《虚拟旅游》时,可以增加一个“小导游”的环节,让学生们像导游一样介绍自己网上浏览过的景点这样做不但能够让信息技术课更为丰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其它方面的能力5、 移点软件作为处理信息的工具,虽然它们的功能强弱不一,甚至应用领域完全不同,但是对于某一些操作却具有想通性:在软件A中,为了实现一个目的,可以这样操作;在软件B中,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也可以这样操作。
这样的特性也给了我们某些启示:在教授某些内容的时候,不用死教,而是要想办法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用以前学过的相应操作,给现在的学习以启示如:对文字格式进行改变时,在“写字板”中可以通过菜单栏或工具栏中的某些模块来实现,在WORD中一样,在POWERPOINT中也是一样又如:复制和粘贴的操作,在画图中是这样操作的,在写字板中也是这样,在WORD中是这样,在POWERPOINT也是如此教材”在以前称之为“课本”,“课本,课本,一课之本”,而现在成了“教材”,“教材,教材,教学的素材”这不单单是名称的变化,更是教学理念的变化咱们教师想要设计出优秀的教学环节,必须深刻理解与感悟教材总之,想要“看得远”,须得“站得高”,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而“教材”就是这“一层楼”参考文献:1、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2002-03-27)2、教育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1999年9月)3、《会诊信息技术教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5期)4、武健:《信息技术教材的现状思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5期)5、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与评价专家谈》()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