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评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解析.docx
11页2014 年度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人事考试中心制二〇一四年四月第一题某汽车制造厂现有整车产能 12 万辆/年,厂区设有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外购件库、停车场、试车跑道、空压站、自然气锅炉房、废水处理站、固体废物暂存间、综合楼等该厂工作 制度为 250 天/年,实行双班制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含脱脂、磷化工段)、电泳底漆和涂装生产线前处理磷化工段接受镍锌锰系磷酸盐型磷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以及清洗管路系统产生的废硝酸电泳底漆 生产线烘干室排放的有机废气接受 1 套 RTO 蓄热式热力燃烧装置处理,挂念燃料为自然气该厂拟依托现厂区进行扩建,新增整车产能 12 万辆/年拟新建冲压车间和树脂车间在现有焊接车间和总装车间内增加部分设备,在涂装车间内新增 1 条中涂面漆生产线,并将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和电泳底漆生产线生产节拍提高 1 倍拟新建的树脂车间用于塑料件的注塑成型和涂装,配套建设 1 套 RTO 装置处理发挥性有机废气扩建工程建成后工作制度不变新建树脂车间涂装工段设干式喷漆室(含流平)和烘干室,接受 3 吨 1 烘工艺,涂装所使用的底漆、色漆和罩光漆均为溶剂漆,喷漆室和烘干室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 含甲苯、二甲苯及其他醚酯苯酮类物3质)收集后送 RTO 装置处理。
喷漆室进入 RTO 装置的VOC 为 32kg/h,烘干室进入 RTO 装置 VOC 为 24kg/h,s sRTO 装置的排风量为 15000m/hRTO 装置的VOC 去除效率为 98%处理后的废气由 20m 高排气筒排放3表 1-1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收水状况废水类型现有工程扩建工程达产后全厂 主要污染物备注磷化废液16 m/日(折合)24m/日(折合)间歇产生磷化废水240m/日pH、 镍、锌、磷酸盐400m/日连续产生问题: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力气为30m/h,运行稳定达到设计出水要求扩建工程达产后, 磷化废液和磷化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不变,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收水状况如表1-1 所示1. 计算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 装置的VOC 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3解析:进入RTO 装置的VOC =32+24=56kg/h;RTO 装置VOC 的排放速率=56kg/h(1-0.98)=1.12kg/h;3 sRTO 装置VOC 的排放浓度=1.12kg/h15000m/h=74.67mg/m332. 指出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急废物解析:废磷化液(含镍和锌)、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排放的废水处理污泥。
3. 现有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是否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说明理由解析: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力气为 30m/h,双班制生产,即处理规模为 480m3/日扩建工程达产后全厂磷化废水产生量为400m3/日,可以满足处理需求4.指出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解析: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或VOCs其次题某新设立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 1 座规模为 30000t/d 的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包括工业园区和相距3km 处的规划新农村小区工业园区定向招商入区企业的工业废水总量 15300t/d,拟收集的生活污水总量9200 t/d拟将入区企业工业废水分类收集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分质预处理污水处理厂收集的各类废水水质见表 2-1.污水类别水量m/d主要污染物浓度 mg/L(pH 无量纲)CODBODSS氨氮TP氰化物TDS石油类pHCr 5表 2-1 污水处理厂收集的各类废水水质汇总表含氰废水15003502005085高浓度废水600062002100850200酸碱废水1000800350905452-11含油废水16002500800120100120一般工业废水30002208015020生活污水9200400250300353合计 22300 COD 加权平均浓度为 2102mg/L,BOD 加权平均浓度为 765mg/LCr5冷却塔排水800902081000除盐站排水1400602603000污水处理厂接受“预处理+二级生化+深度处理”工艺,其中冷却塔排水和除盐站排水直接进入深度处理段,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 标准。
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段设计 COD 进Cr水水质为 1000mg/L,CODCr去除率为 80%;深度处理段CODCr去除率为 75%污水处理厂接受“浓缩+脱水+热干化”工艺处理污泥,干污泥含水率小于 50%,拟运至距厂址 12km 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或用于园林绿化污水处理厂位于B 河流域一级支流A 河东侧A 河流经拟建厂址西侧后于下游2.5km 汇入B 河,多年平均流量 10.2m/s,水环境功能为Ⅲ类现状水质接近Ⅲ类水质标准限值B 河多年平均流量 30.5m/s,自A 河汇入口上游 10km 至下游 25km 河段执行Ⅲ类水质标准,自A 河汇入口下游 5km 至 25km 为规划的纳污河段,现状水质达标工程可行性争辩提出两个排水方案方案1:污水处理厂尾水就近排入A 河;方案 2:污水处理厂尾水经管道引至B 河排放,排放口位于A 河汇入口下游 8km 处问题:1. 指出宜单独进行预处理的工业废水类别以及相应的预处理措施解析:含氰废水破氰预处理,碱性氯化法;高浓度废水厌氧预处理;酸碱废水中和预处理;含油废水隔油或气浮除油预处理预处理后废水与其他废水混合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2. 计算污水处理厂出水CODCr浓度。
解析:混合废水流量为 22300m3/d,污水处理厂设计 CODCr进水水质为 1000mg/L,CODCr去除率为 80%,二级生化处理后的废水浓度为 200mg/L二级生化出水与冷却塔排水及除盐站排水仪器进入深度处理段, 混合污水流量为 22300+800+1400=24500m3/d , 综合浓度为(22300 200+800 90+1400 60) 24500=188.4mg/L 深度处理段 CODCr去除率为 75%, 污水处理厂出水 CODCr浓度=188.4mg/L (1-0.75)=47.1mg/L(满足一级A 标准的 50mg/L)3. 指出污泥处置方案存在的问题解析:污泥采样“浓缩+脱水+热干化”工艺处理,含水率小于50%,达到送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 置含水率小于 60%的要求,这样的处理处置方案是合适的假如送园林绿化则没有必要热干化,浓缩脱水后就可利用,热干化产生较多恶臭4. 在工程可行性争辩提出的排水方案中确定推举方案,说明理由解析:推举B 方案,由于A 河现状水质接近Ⅲ类水质标准限值,A 河已经没有环境容量,不能再接受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第三题G1无水乙醇G2G3G5原料 M乙醇钠乙醇溶液乙酸乙酯缩合反应冷却结晶离心分别洗涤真空干燥粉碎包装A 产品母液残液 S1蒸馏G4回收混合溶剂(含乙醇 97%)某原料生产企业拟实施改扩建项目,新建 3 个原料药产品生产车间和相应的原辅料储存设施。
其中,A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见图 3-1,A 产品原辅料包装、储存方式及每批次原辅料量见表3-1.原辅料均属危急化学品A 产品每批次缩合反应生成乙醇 270kg,蒸馏回收 97%乙醇溶液 1010kg图 3-1 A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表 3-1 A 产品原辅料包装、储存方式及每批次原辅料量物料规格投料量(kg/批)包装方式储存位置原料 M100%430固体,袋装危急化学品库无水乙醇100%100液体,储罐储罐区乙醇钠乙醇溶液20%(乙醇钠含量)1000液体,桶装危急化学品库乙酸乙酯100%300液体,储罐储罐区改扩建项目拟接受埋地卧式储罐储存乙醇、乙酸乙酯等主要溶剂,储罐放置于防腐、防渗处理后的灌池内,并用沙土掩盖储罐设有液位观测报警装置该企业现有 1 套全厂废气处理系统,接受水洗工艺处理含乙醇、丙酮、醋酸、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等污染物的有机废气改扩建项目拟将该废气处理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处理工艺为“碱洗+除雾除湿+活性炭吸附”问题:1.计算 1 个批次A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乙醇损耗量解析:依据题意,生成的乙醇 270kg 应当包含在蒸馏回收的 97%乙醇溶液 1010kg(约 980 kg)中投料中,包含乙醇:20%乙醇钠乙醇溶液中 800kg+投入无水乙醇 100kg =900kg蒸馏回收 97%乙醇溶液 1010kg 中扣除生成的乙醇 270kg,980kg-270kg =710kg则 1 个批次A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乙醇损耗量为:900kg-710kg =190kg 2.指出A 产品生产中应作为危急废物管理的固体废物。
解析:残液S1、回收含 97%乙醇的混合溶剂、废气处理的废活性炭3. 分别指出图 3-1 中 G 和G 的特征污染因子1 5解析:G 的特征污染因子:投料时原料M 的粉尘和VOCs;G 的特征污染因子A 产品的粉尘1 54. 提出防范埋地储罐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应实行的环境监控措施,说明理由解析:储罐加设压力表,防止储罐爆炸在储罐的地下水上游和下游以及储罐四周设地下水监测井第四题某市在城区北部S 河两岸规划建设大型居住区项目,其中位于S 河南岸的一期工程已建成,尚未入住; 现拟建设位于S 河北岸的二期工程二期工程规划占地面积3km,建设内容包括:居住楼房、配套幼儿园、学校、综合性医院、超市、饮食等服务设施,以及燃煤集中供热锅炉房和垃圾中转站、公共地下停车场等; 供排水接市政给排水系统,民用燃气由自然气输配管网供应;S 河按景观河道进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内现有两个村庄,人口约为 2000 人:有废弃的化肥和农药仓库、简易的废品堆存场、建筑垃圾堆存场已经遗留的生活垃圾等项目规划用地西侧隔 200m 宽绿化带为规划的电子工业园区;北侧50m 处为规划的城市主干道;东侧紧邻城市次干道,该次干道以东为正在建设的另一大型居住区;S 河流向为自西向东,现状为城市纳污河道。
规划用地范围内的生活污水以及城市北部建成区未纳入城市排水管网的污水均排入 S 河,河道淤积严峻, 夏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