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重点强化练 第15练 梳理酶及ATP的关键点 北师大版.doc
5页15 梳理酶及ATP的关键点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加热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②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保持温度适宜且相同③人体内各种酶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是一致的④酶是所有活细胞都含有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并且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B.生物体内的酶在不断更新C.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都可产生紫色反应3.如图坐标曲线中的1表示最适温度时反应物浓度与酶的关系,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或向反应混合物中再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分别是( )A.2、4 B.3、2 C.4、2 D.3、44.温度对甲、乙两种酶活性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酶保持活性的温度范围大于乙酶B.甲酶的活性始终高于乙酶C.乙酶在55 ℃后完全失去活性D.乙酶的最适温度高于甲酶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人体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6.(2018·黄冈调研)下面是生物界中能量通货——ATP的“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图中“M”和“N”的元素与动植物体内重要储能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B.图中①过程消耗的能量1可来自光能,②过程释放的能量2可转化成光能C.图中“能量2”能为葡萄糖进入人成熟的红细胞直接提供能量D.代谢旺盛的细胞内ATP含量较多,代谢缓慢的细胞内ADP含量较多7.(2017·新乡一中月考)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反应中ATP用于固定二氧化碳和还原三碳化合物B.线粒体是蓝细菌产生ATP的主要场所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中,伴随着ATP和ADP的相互转换8.(2017·衡水中学调研)下列有关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B.人体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DP的速率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D.人体在剧烈运动中,通过机体神经和体液调节,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增加9.以下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合成ATP需要在光下才能进行B.植物体内消耗ATP过程的同时往往伴随[H]的消耗C.动物细胞内产生[H]和消耗[H]的同时一般都会有ATP的合成D.酵母菌粒体内合成ATP,在胞质溶胶中消耗ATP10.下列过程都不会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A.K+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C3化合物还原成葡萄糖B.碳反应中CO2的固定,线粒体中的[H]与O2结合C.甘油和酒精进入细胞,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D.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水的光解11.(2017·巴彦淖尔月考)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
相应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2、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3)实验2探究了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实验的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4)实验3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________实验还证实,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如甲图A所示),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
图乙表示无抑制剂和不同抑制剂作用的效果曲线1)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是________2)图乙中曲线a、b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中曲线c表示____________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图乙中曲线b表示______________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4)已知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能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相关酶的活性,故青霉素属于__________抑制剂5)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故烷化剂属于__________抑制剂13.分析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Pi代表磷酸,则B为________,C为________2)E是能量,在人和动物体内E1来自__________,绿色植物体内则来自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E2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4)A1和A2相同吗?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答案精析1.D2.B [所有的活细胞都可以产生酶,起催化作用,A错误;生物体内的酶在不断钝化、失活、更新,B正确;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RNA或DNA,其中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RNA、DNA主要在细胞核中形成,C错误;若是RNA类的酶,则与双缩脲试剂不会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3.C [图中的曲线1表示最适温度时反应物浓度与酶的关系,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酶的活性会有所下降,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是4若向反应混合物中再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则酶促反应速率会加快,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是2]4.D [由题图可知,甲酶保持活性的温度范围小于乙酶,A错误;45 ℃之后,甲酶的活性小于乙酶,B错误;55 ℃为乙酶的最适温度,因此乙酶在55 ℃后活性逐渐降低, C错误;由图分析可知,乙酶的最适温度高于甲酶,D正确]5.C [人体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37 ℃左右,因此在0~30 ℃,随温度的上升,酶活性不断升高,C正确]6.B [图中“M”指的是腺嘌呤,“N”指的是核糖,前者含有氮元素,而动植物体内的重要储能物质是脂肪,不含氮元素,A项错误;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而萤火虫夜间发光消耗的能量可由ATP直接提供,B项正确;葡萄糖进入人成熟的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而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C项错误;ATP在细胞内含量比较稳定,代谢旺盛和代谢缓慢的细胞内ATP“循环”的快慢有差别,D项错误]7.C [二氧化碳的固定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没有线粒体,B错误;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C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8.B9.C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合成ATP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合成ATP不需要光,A错误;植物体内除叶肉细胞的碳反应外,其他消耗ATP过程的同时,一般不伴随[H]的消耗,B错误;动物细胞内产生[H]的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消耗[H]的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均有ATP的合成,C 正确;酵母菌粒体和胞质溶胶内都可以合成ATP,D 错误]10.B [K+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3化合物还原成葡萄糖需要消耗ATP,ADP含量增加,A错误;碳反应中CO2的固定不消耗ATP,线粒体中的[H]与O2结合会产生ATP,ADP含量不会增加,B正确;甘油和酒精进入细胞为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ADP含量增加,C错误;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ADP含量增加,D错误]11.(1)催化剂种类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pH(2)酶的高效性(3)过氧化氢酶的数量有限(4)e 强酸、强碱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解析 (1)分析图中各曲线可知,实验1、2、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催化剂的种类、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pH。
2)实验1中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3)实验2结果反映,在b、c所对应的H2O2浓度范围内,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不再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酶的数量有限4)实验3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e实验结果表明,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12.(1)RNA (2)酶已饱和(酶的数量有限) (3)非竞争性 竞争性 (4)竞争性 (5)非竞争性13.(1)ATP ADP(2)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 光合作用(3)主动运输、肌细胞收缩、吸能反应等(4)不相同解析 (1)熟记ATP与ADP的相互转化,B是ATP,C是ADP2)E表示能量,在人和动物体内来自细胞呼吸,绿色植物体内则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4)A1和A2表示酶,二者不同,分别催化ATP的生成与水解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科研方面尚嫌薄弱,全年未发表过一篇论文今后在这方面应多加努力,要增强科研意识,多投注些时间和精力,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改变科研空白局面,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