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对联常识之对联平仄.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19815001
  • 上传时间:2023-1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50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对联常识之对联平仄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自产生的那天起,就在国内文学百花园中站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广大人民所爱慕这是由于中文的独特造型与构造造就了对联:   (1)中文的方正典雅、齐整庄严,上下联语句的工整对仗,赋予了对联构造上的均称美,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与享有    (2)汉语音韵的抑扬顿挫,上下联语调的和谐应对,使得对联诵读时体现出神妙的音韵美,给人以听觉上的愉悦和快感    (3)就其内容而言,有表扬、有批判;有抒情、有绘景;有对历史的深思、有对目前的剖析……可以说:优秀的对联是集思想、书法、音乐、诗歌、造型艺术于一身的完美的艺术珍品它能启迪人们的心智、慰藉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对联的演革与渊源  早在秦汉此前,国内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近年这是对联最原始的形式   在两千近年前的先秦书籍中,就存在许多具有对偶因素的句子。

      例如,《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老子》中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论语》中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后来,在汉赋以及魏晋南北朝盛行的骈文里,句子更是“奇偶相配”   隋唐后来,律诗兴起,其颔联、颈联都是对仗的,把它们单独抽出来,就是一副对联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对联做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从律诗中分化出来的这是现代对联的来源之一   对联的另一种来源是集句把本来各不相干的词句按照一定意义集在一起,恰成对偶,也可形成较好的对联沈括《梦溪笔谈》说,王安石曾摘“鸟鸣山更幽”对古人诗句“风定花犹落”这样,比原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更妙,由于后者上下句只有一层意思,而前者上句是静中有动,下句则动中有静   对联的来源之三是文人的专意创作一般觉得,后蜀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春联,是传世的第一副对联此“中国第一联”或可作为一种提法,而不能就此论定例如唐太宗就曾题书藏晋词一联语:“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对联的发展、形成有其漫长的演变过程和民间性等,并不能确认哪是真正的首联   北宋末宣和年间,有人把四川眉山诗人唐庚的名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用来作门联,这是平常用对联榜门的一种先例。

         南宋的杨邦乂在金军攻破建康,威武不屈,咬破手指,用鲜血在衣襟上写下十个大字:“宁作赵氏鬼,不为她邦臣朱熹筑沧州精舍,曾自书一联:“佩韦遵考训,晦木谨师传   始终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替代桃木板,浮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欣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后来,对联曾鼎盛一时,浮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明清两代,对联的发展达到全盛,重要表目前它已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类对联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家家户户以至各行各业均有了挂贴对联的习惯寺庙道观、风景名胜地点,用它做楹联;平常交际中,人们用它祝寿、庆婚、哀挽、题赠;文人学士用它写景咏物,言志抒怀……对联的类别   (一)就对联上下联的语意关系上而言大至可以分为三类:   1.正对   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似,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例如:   “春水接天长,一网收来鱼满载;东风吹地暖,千锄种下谷盈仓 这种对联的上联与下联内容基本相似,它们互相补充,都只具有“一面性”的特点   2.反对   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例如:   “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中有“反对为优”的说法,就上边的这幅对联联以“反对”方式命意言事来看,确能引人注目,其艺术效果也不同一般   3.串对   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种意思提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联语例如:     “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     “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身   上列楹联,上下联的命意顺承连串,均有珠联壁合、一气哈成之妙   (二)从用途上来分,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 、交际联和谐趣联等   1.春联   上文我讲到,到了明代人们用红纸替代桃木,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春联至于人们传说的王羲之改春联之事,(“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纯属传说,是人们仰慕其书法而已   春联,顾名思义是春节时人们用来表达喜庆的一种良好祝语,或表达合家团聚生活幸福,或祝愿来年五谷丰登事事如意……例:     运际升平人共乐 , 气当和淑鸟知春     人寿年丰家家乐 , 国泰民安到处春     布谷鸣春人勤物阜 , 瑞狮舞彩国富年丰     门对青山羊免群群嬉碧毯 ,窗含绿水鸭鹅队队戏银波。

      农村用)     灵活经营财源茂盛 , 薄利多销生意兴隆商业用)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 , 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学校用)   在些我阐明一点,春联和其他用途的联语在字数上有着区别,即上下联一般都是单数,取“阳”,尽量避免双数,由于在国内老式意识中,双数为阴   2.喜联   喜联又叫婚联是人们对结婚者的一种良好祝愿它来源于何时,无从考证这种对联有一种特点,就是上下联语中一般都或明或暗的具有一种能表达夫妻意义的名词例:     秋水银堂鸳鸯比翼 , 天风玉宇鸾凤和声     梧桐枝上栖双凤 , 菡萏花间立并鸳    3.寿联   寿联目前一般很少有人再写了在清朝时极为盛行,是老人过寿时,晚辈或亲朋好友赠送的表达赞美、祝愿长命百岁的吉祥话这种联语分男寿联与女寿联两种例:     鹤算千年寿 , 松龄万古春     曲谱南薰四月清和逢首夏 , 樽开北海一家欢乐庆长春     北海开樽本园载酒 , 南山献寿东阁延宾   以上是祝寿的通用联古人大庆寿诞是有讲究的一般大庆整寿这样某些专为庆祝其一整寿的联语便应运而生例:     五岳同尊唯嵩峻极,百年上寿如日方中五十整寿)     甲子重新如山如阜,春秋不老大德大年。

      六十整寿)     从古称稀尊上寿, 自今以始乐余年 (七十整寿)     日岁能预期廿载后如今日健,群芳齐上寿十年前已古来稀八十整寿)     瑶池果熟三千岁,海屋筹添九十春九十整寿)     人生不满公今满,世上难逢我正逢百岁整寿)   以上所举之例皆为男寿联,在祝寿时,送给寿星的联语因性别的不同,联语是有区别的   女寿联举例:     恭俭温良宜家受福,仁爱笃厚获寿保年通用联)     庭帏长驻三春景,海屋平分百岁筹五十)     玉树阶前莱衣兑舞,金萱堂上花甲初周六十)     金桂生辉老益健,萱草长春庆古稀七十)     逾古稀又十年可喜慈颜久驻,去期颐尚廿载预征后福无疆八十)     设帨溯当年喜花甲一周又半,称觞逢此日祝萱颜百岁有奇九十)     桃熟三千瑶池启宴,筹添一百海屋称觞百岁)   至于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在此不一一赘述下面我简淡谈一谈谐趣联   4.谐趣联   就用途上而言,相对于其她联语,谐趣的用途最广,给人的印像也最深它或表扬、或鞭挞;或挖苦、或赞美;或鼓励、或自勉……现撷取一二,共人们玩味   (1)清末政治腐败,卖官鬻爵成风,某城中一中药商人花巨资买了个四品官,穿上天青褂,时人不齿,做无情对讽之曰:“四品天青褂,六味地黄丸。

         (2)苏东坡自幼在爸爸苏洵的指引下,博览群书,知识越来越丰富为了成为有用之才,她写了一副自勉联这副对联是:“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3)近人何颜升,清末任甘肃布政使时,有留学归来的一唐姓翰林在给她的信函中误将“秋辇”写成“秋辈”,又将“追究”的“究”错为“宄”何即以一联嘲讽:“辇辈同车,夫夫竟作非非想,究宄异穴,九九难将八八除   (4)古时候,有个人很喜欢附庸风雅一天晚上,浓云遮月,伸手不见五指她随口吟道:     “黑白难分,叫我怎知南北?”   这时,正好隔壁的穷秀才来向她借同样东西听明来意,她让秀才对出下联,方肯借物与她   秀才想了想,脱口说: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主人一听,正是佳对,于是快乐地把东西借给了秀才   (三)对联的创作非常讲究辞格的运用常用的辞格有如下几种:   1.拆合格.就是运用中文偏旁的拆分和组合来构成对联,例如:     闲(閒)看门中月;思耕心上田     古木枯,此木成柴;女子好,少女尤妙   2.镶名格就是在对联中巧妙地镶入人名或地名或事物名,例如: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角)葛亮;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两舟并进,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3.急转格就是对联的上下半联中间各自的意思向背面忽然转变例如:     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非山乎   4.回文格就是对联的上下联各自倒读和顺读完全同样,例如: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5.拟人格就是运用拟人手法构成的对联,例如:     鸦叫鹊鸣,并立枝头谈风雨;燕来雁往,相逢路上话春秋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6.反诘格就是运用反问形成对联,例如:     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罗怕和尚?金钱能赎罪,居然菩萨是赃官?     ……………对联的特点  对联形式多样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有如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故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似,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老式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似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并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似的位置上。

         4.要内容有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互相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老式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后记   有关对联的知识远不至这些,由于本人才疏学浅,知之甚少也就不敢再往下说了年长于吾者必先闻道,我师事之;年幼于我者,其先闻道,我亦师事之以上文字定有诸多瑕疵,诚望各位先知予以指正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涉及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