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战杯心得体会.docx
3页挑战杯参赛心得体会“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 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 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参加“挑战杯”是我一次难忘的经历,它不仅是我的一次学术探索之旅,更是一 个让我学会如何表达学术观点、如何与导师交流、如何规范学术论文的人生大课 堂我非常庆幸自己能在大学里连续两次参加挑战杯比赛(大挑和小挑),我也 热切地希望周围的同学们都能够加入到这样一次能让你在学术上迅速成长的科 研之行中去在此,我把我参加“挑战杯”的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也算是对自 己的参赛作总结:一、定位清晰,灵活选题连续两次参加挑战杯比赛的我,其实对挑战杯非常了解,而且情有独钟作 为学生的我们,可能刚开始接触学术研,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可能就是遥不可及 其原因可能是我们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定位不明确,目标和要求不够清晰理解,很 多学生会认为学生搞学术研究就是像国内外的数学家、哲学家和权威专家学者一 样,解决技术困难、学术难题,其实对于我们学生,搞学术研究核心也是最重要 的是能弄出新颖的、有意义的东西。
刚开始,我和我的团队接触我们的课题一一 《Casas-Alevro猜想研究》的时候,我们感到很困难,无从下手,但深入去了 解课题后,慢慢发现搞学术研究,只要立足学科根本,充分发挥我们的专业特色, 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同时适当地延伸和扩展学科知识,有毅力,持之以恒地做下 去,对我们学生来说,搞学术研究也就不是很难因此,选题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选题方面尽量选择符合我们所学 专业知识的,一方面能扎实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方便发挥我们学生创 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在参赛的过程中,我发现入选的或者获奖的论文都有一个共 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与时代热点的结合性和社会实用性都特别强比如第十二届 “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特等奖的论文,它们的选题都与 社会热点有很大的关联,所以我总结出可能这样的选题更适合参加挑战杯:一要 有创新性,二要有社会实用性我们要学会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与社会热点有 效结合,站在自己学科的角度对当下社会现象作独特的研究,那么你就领先别人 一步,你的研究才会有当下意义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专业优势,并多 关注社会现象,不断提高敏感度,那么我们就会有更多新鲜的思想火花。
二、视野广阔,敢于挑战我们学生做研究要有宽阔的视野专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的角度,但我 们绝对不能把自己的视野就囿于本专业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立足专业根本的 同时,更适当地要延伸和扩展我们学科知识因此,在做学术研究中,我们学生 要学会挖掘专业与现实社会热点的交叉点、创新点或突破点,要同学们宽阔的视 野,多关注其他专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这样就能拓宽我们的研究思路,为我们 打开一扇更加宽广的门同时,我们要多利用身边的优势资源,多向导师、同学 请教,拓展和延伸我们的知识,开阔专业视野图书馆是我们最好的资料库,无 论是实在的书本杂志还是电子资源,我们都要学会充分利用在此,我们团队很 感谢我们的知道老师,及身边帮助过我们的同学,他们的耐心、细心都让我感动、 感激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为学术的严谨,也学到了为人的善良与热情请教他 们的时候,他们会给我们很多思想上的火花和心灵上的滋养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或许可以用一代巨星李小龙的这句话来 解释“挑战杯”的宗旨: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在科技、知识上努力创新,在大 学阶段奋勇超越就本次参加“挑战杯”来讲,取得成绩的前提,是我们所有成 员的付出和努力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表现不俗,主要功夫在平时,在 于润物细无声的细节中积累。
记得大一刚到学校向高年级的师哥师姐请教,听他 们述说参加校内校外一些激动人心的比赛时,我既倾佩又羡慕,也暗自下决心要 向他们靠齐随后大学生活中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学习课外知识,拓宽 自己的知识领域,增加所学知识的深度大学四年花了大量的时间泡在图书馆, 颇有收获;平日里积极向师长请教,受益匪浅三、团队配合,勇往直前团队的力量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如果没有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是不会 取得好成绩的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我们团队经常一起熬夜,一起克服困难,经 常一起在鹏园饭堂、在教一课室里、在古榕广场的树荫下,起埋头苦干,一起推 理,一起发现逻辑错误,一起解决逻辑错误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我们讨论 非常激烈,各自寻找依据推理论证我们的观点当然我们也有遇到困难的时候, 遇到信心大跌、精神疲惫的时候,但我们四个兄弟姐妹始终相互支持、相互鼓励, 依靠强大的意志力,一直坚持完善定理证明面对各种困难、疑惑,我们反复推 敲,反复推理,勇于突破在准备校决赛和省终审决赛质询的时候,我们进行了 多次彩排,针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漏洞,仔细琢磨, 一一矫正,并研究专家将提出的问题,做好解说答辩准备。
就是这种不放过一点 点细节的“给力”精神,让我们层层突破,过关斩将,顺利闯过学校的决赛在 省决赛过程中,校团委给了我们很大支持和帮助,学校刘海涛副书记也亲临现场 指导,给了我们信心和鼓励在学校领导、老师和我们团队的努力下,我们不错 的成绩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我的团队向各位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有 你们在背后的强大支持,才让我们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付出总会有收获的挑战杯已经结束了,回首来时路,为了做这份学术作品, 为了决赛这场质询,从我们课题的立项成功,我们团队付出了无数的汗水,熬过 了无数坎坷夜,舍弃了我们大部分的节假日,无数的日夜都奋斗在这挑战杯上 从最初对挑战杯的陌生到今天的侃侃而谈;作品论文多次的修改,从开始连论文 格式都不懂到最后有创新特色学术作品,从最开始的迷茫困惑到后来的自信满 满;这过程的一路坎坷,一路收获,它不仅仅是一次突破,一个荣誉,它更是一 次难忘的人生励炼,一笔人生财富一个个不眠之夜、一次次疲惫与坚持、一场 场比赛展示、激动、快乐、遗憾、悲伤、笑容、泪水,涌动在那奋斗与拼搏的 200 多个日日夜夜里,说不出千万次表情的变化,说不出反反复复心理矛盾与抗 争然而这优异成绩,我们激动不已,泪水夺眶而出,多日来的紧张,一直不懈 的努力在这一刻似乎都有了结果。
一路走来的辛劳和汗水,都是值得的!雨后总 会见彩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