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音乐结构的变化与统一艺术理论论文.doc
3页试论音乐结构的变化与统一_艺术理论论文 摘要:信阳五句山歌是在四个音乐句子的基础上插入一个句子构成,由于插入句子的位置不同,信阳五句山歌形成了比较典型的两种类型:在四个音乐句子的末尾补充一个句子而形成补充型五句山歌;另外是在四个音乐句子中间插入一个音乐句子构成插入型五句山歌探讨五句山歌中补充或插入的乐句在音乐材料运用上的特点以及落音的规律,分析其音乐结构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在变化中回归统一的特征,展示出信阳五句山歌音乐结构演变的轨迹 关键词:信阳山歌;补充型五句山歌;插入型五句山歌 信阳民歌种类繁多,其中伴随劳动而产生的五句山歌藏量极丰,以其婉转秀丽,高亢嘹亮,悦耳悠长的特点,在信阳民歌家族中地位突出信阳五句山歌一般有五句歌词组成,罗山县称其为“五句联”歌词多以七字句为主,“七言比五言多一个音步,容量扩大,表现的内容也更丰富”[1]语言质朴平实,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而且多运用比兴手法,具有即兴性和通俗性在演唱时多为高腔,用假声演唱,声音可传数里因此光山县又称为“隔山应”,其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 五句山歌种类繁多,但以“补充型五句山歌”和“插入型五句山歌”较为常见。
补充型五句山歌”是在四句歌词的基础上结尾补充一个乐句而形成;“插入型五句山歌”是在重复的两个乐句中间插入一个乐句而形成补充型五句山歌”和“插入型五句山歌”都是由于补充或插入的一个音乐句子而构成了五句山歌,这个音乐句子在音乐材料的运用上有何特点?落音有何规律?它在歌曲的情感表达、结构演变上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一、补充型五句式山歌 商城县民歌《山歌本是古人留》[2]属于补充型五句山歌,第一乐句为正规乐句,旋律以羽音开始用羽音作结,曲调中除一个四度音程外,基本上属于音阶式的上下运行第二乐句节奏放宽并且旋律展开,属于扩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在保持第一乐句旋律特点的同时,第二乐句又增添了部分新的音乐材料,但两句落音相同是(6) 随后第一、第二乐句又被重复运用了一次,并且具有相同的落音,并利用第四乐句结尾曲调的加以延伸、变化形成第五乐句的前半部分,乐句的后半部分加入了一些新的音乐素材,但最终落音仍然回到歌曲的主题上来这个补充型的第五乐句,落音和上四句的落音相同(6)音乐材料虽然运用了新的素材但运用较少,因此补充的乐句在情绪上与其它乐句对比性差,重复的性质更多,这种重复起到一种强调的作用,使歌曲的情感表达趋于统一。
但它扩充了歌曲结构,使民歌有可能向更加复杂的形式发展 在上例歌曲中由于其五个乐句旋律音调近似,落音相同,给人的感觉平淡且缺少变化,手法也较简单,于是在有些民歌中改变了第五乐句的落音,使歌曲的情绪由统一进而产生了对比,如固始县民歌《青风年少莫贪玩》[3]: 固始县民歌《青风年少莫贪玩》也属于补充型五句山歌,以形象的比喻,朴实的语言,婉转地告诫青年人要珍惜时光 第一个乐句是由四小节组成的正规乐句,节奏平稳,第二乐句扩充一小节组成,但音乐材料用的是第一乐句的素材,落音完全相同第三、第四乐句是第一、第二两个乐句的变化重复,落音没有改变因此,前四个乐句是由一个乐句通过节奏型、音区变化为基础形成的四句式,并且落音相同,这和上例民歌的结构特点和组合方式是一样的,但二者在第五乐句上显示出差别《青风年少莫贪玩》的第五乐句以衬句过渡再引入,结构拉长了,在保持和前面曲调联系中增加了较多的对比材料,同时改变了落音与其它乐句产生对比,这丰富了全曲的情绪内涵和色彩变化,增强了艺术表现,对全曲具有一定的慨括性和综合性 补充型五句式山歌的形成基础是由五个乐句组成,第三、第四乐句通常重复或变化重复第一、第二乐句,然后插入第五个乐句来结束音乐,因此补充型五句山歌的第五乐句在歌曲中一般起到概括全曲、点题的作用。
二、插入型五句式山歌 如果以第一、第二句变化重复或“以上下句的对应式乐段为基础,在两个相同或相似的上下句之间,插入一个音乐材料有变化的第三句”[4],用这种手法来处理五个乐句的,就形成了插入型五句式山歌如罗山县五句式山歌《车水歌》[5]: 《车水歌》以第一乐句为基础,第二、第四、第五乐句是第一乐句的重复或变化,落音相同(5),主要变化对比仍然存在于第三乐句的结尾部分第三乐句结尾部分曲调的变化受语言声调的影响并且配合歌词的转韵,改变了落音,使第三乐句结构变长,具有转的韵味,并与其它乐句形成情感的对比 在上例歌曲中,我们看出插入的乐句位于第三句,音乐材料在上句的基础上增添了些新材料,落音与其它乐句不同其它四个乐句音乐材料变化较少,落音相同但在有些插入型五句式山歌中,第三乐句的变化逐步向前半部分延伸,新的对比材料增多,使第三乐句的插入性质变得更为明确,如固始县民歌《姐在楼上织绫罗》[3]: 《姐在楼上织绫罗》通过对人物外部动态的描绘,反映人物的内心情感第一乐句是正规乐句,以角音结束,曲调舒展,起伏悠扬,山歌风味浓厚第二乐句是一个扩乐句,曲调的后半部分出现了新的音乐材料,其中连续切分的运用,和第一乐句形成明显的对比,并改变角音以羽音作结,下滑音的运用形成段落感。
第一、第二乐由不同的音乐材料构成,形成了对比,并且落音不同, 由于第一、二乐句的对比性质,第三句不再运用新的音乐材料,前半部分曲调36 65 | 635 32 | 1由第一乐句后半部分曲调变化形成,后半部分曲调3 21 | 6 -则是第二乐句结尾部分曲调的重复,具有一定的重复和延伸性质但它改变音乐的节奏型,以紧缩的节奏密切配合歌词使我们体会和品味乖姐的情感 《姐在楼上织绫罗》不仅歌词形象生动,而且曲调内部有统一,有变化,特别是切分似的演唱效果和甩腔的运用,既增强了旋律的动感,又贴切表现了人物难以平静的内心情感和绵绵情愫,加上节奏的松紧变化,句幅的长短对比,给人一种张驰适度的感觉插入型五句山歌插入的句子通常位于第三乐句,并且在歌曲情感的表达上一般与其它乐句形成对比或部分对比,这点与补充型五句山歌迥然不同的 三、结束语 在信阳民歌中,若补充型五句山歌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乐句的落音相同,这时补充的第五乐句有时落音会相同,与前几个乐句形成统一,但音乐情绪趋于平淡;有时会改变落音,丰富了全曲的情绪内涵和色彩变化,增强了艺术表现如果第一、第二乐句的落音不同,而第三和第四乐句重复变化第一、第二乐句,这时第五乐句的落音通常会和第二、第四乐句的落音相同。
另外补充的第五乐句的音乐材料可以是前面音乐材料的变化重复,也可能是新材料的引进,但完全用新材料来构成第五乐句的很少,这样会使音乐有继续运行的可能,不容易形成终止感因此补充型五句山歌一般具有概括点题的作用 插入型五句山歌当四个乐句落音相同时,这时插入的第三句与其他的音乐句子落音就会不同,使歌曲的音乐情绪形成对比当第一、第二乐句的落音不同时,插入的第三乐句就会与歌曲的第二乐句落音保持一致,起着强调的意味在音乐材料的使用上,当四个音乐句子材料相同时,插入的句子通常会出现新的音乐素材,产生对比,当第一、第二乐句音乐材料对比时,这时插入的句子会重复或变化重复第二乐句,使音乐在对比中又趋于统一 由此看出信阳五句式山歌的古朴性,正是这种看似简单的音乐结构,却蕴含着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在变化中回归统一的音乐思想,同时折射出信阳人民的音乐审美观、方言特点等等并在这种简单的民歌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音乐结构更加复杂的花鼓灯、花鼓戏音乐因此了解信阳五句山歌的结构变化特征,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信阳民歌 参考文献: [1]信阳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信阳书(下)[M].郑州:中州 古籍出版社,2006:204. [2]信阳市文化局编.信阳民间音乐选集(商城县民歌集) [Z].1983:28. [3]信阳市文化局编.信阳民间音乐选集(固始县民歌集 [Z].1983:47,31. [4]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 社,2006:32. [5]信阳市文化局编.信阳民间音乐选集(罗山县民歌集) [Z].1983:18,23,24. 作者简介: 韩冰,讲师,音乐学硕士,主要研究民间音乐。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部分成果项目编号:2010-GH-1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