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ppt
36页艾滋病病例报告艾滋病病例报告甘肃省疾控中心甘肃省疾控中心 杨常敏杨常敏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http://1.202.129.170:81/测试网 http://1.202.129.170:89/依据依据《《全国艾滋病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技术规范范》》((2011版)版)(1) 符合符合HIV抗体确抗体确认试验认试验阳性判断阳性判断标标准,或准,或(2) 符合符合HIV感染感染VCT替代替代检测检测策略阳性判断策略阳性判断标标准准((HIV高流行地区高危人群的高流行地区高危人群的VCT检测检测))1818个月以内个月以内婴幼儿幼儿只登记、随访,暂不做疫情报告;只登记、随访,暂不做疫情报告;只有确切判断为只有确切判断为HIVHIV感染者才能报告感染者才能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报告标准)报告标准依据依据《《HIV/AIDSHIV/AIDS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6000GB16000--19951995))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PS 293-2008WPS 293-2008))uHIV抗体确抗体确认阳性和阳性和CD4<200/mm3或或u HIV抗体确抗体确认阳性和至少一种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成人:阳性和至少一种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成人:C组临床表床表现;小儿:;小儿:F组临床表床表现))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AIDS)报告标准)报告标准1 《《相关信息收集表相关信息收集表》》和和门诊日志填写日志填写 2 《《传染病染病报告卡告卡》》及及《《附卡附卡》》报告告 3 《《个案随个案随访表表》》4 《《艾滋病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数及阳性人数数及阳性人数统计报表表》》疫情报告内容疫情报告内容 首首诊医生开具医生开具HIV抗体抗体检测化化验单前,需了解患者前,需了解患者的个人的个人联系信息和相关危系信息和相关危险因素,在因素,在门诊日志中日志中详细记录其其号号码、、现住址和接触史住址和接触史,不得漏,不得漏项。
在初在初筛试验阳性阳性时,,应填写填写《《相关信息收集表相关信息收集表》》,,不得漏不得漏项对于符合于符合报告告标准的感染者或病人按要求准的感染者或病人按要求进行网行网络直直报《《相关信息收集表相关信息收集表》》和门诊日志填写和门诊日志填写 具具备网网络直直报条件的条件的责任任报告告单位,于位,于24小小时内内收集收集《《传染病染病报告卡告卡》》及及《《附卡附卡》》并网并网络报告不具不具备网网络直直报条件的条件的责任任报告告单位位应在在24小小时内将上述两卡上内将上述两卡上报至至辖区的疾控中心,并登区的疾控中心,并登记备案县级疾控中心收到上述两卡后,疾控中心收到上述两卡后,应于于2小小时内内进行网行网络直直报《《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及及《《附卡附卡》》报告报告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如果确如果确认报告告单上姓名上姓名为假名,假名,经核核查应予以予以订正网网络报告告应报告真告真实姓名,在姓名,在备注注说明确明确认报告告单上姓名必必须填写身份填写身份证号、号、详细现住址等确切的住址等确切的联系方系方式,以便于随式,以便于随访管理。
管理病例报告姓名的填报对于感染者(于感染者(HIV)的)的报告,要求在告,要求在纸质传染病染病报告卡上告卡上选择艾滋病,在旁艾滋病,在旁边备注注HIV,以避免,以避免HIV误报为艾滋病因目前艾滋病因目前传染病染病报告卡无告卡无HIV选项)) CD4<<200/mm3应订正正为艾滋病(艾滋病(AIDS)疾病名称的选择Ø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病例:)病例:““实验室确室确诊病例病例””;;Ø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AIDS):):在在 HIV抗体阳性前提下:抗体阳性前提下:根据根据CD4细胞胞检测数数诊断的病例断的病例选择““实验室确室确诊病例病例””;;根据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床症状和体征诊断的病例断的病例选择““临床床诊断病例断病例””Ø无无论感染者或病人都不能感染者或病人都不能选择““疑似病例疑似病例”“”“病原携病原携带者者””Ø采供血机构在采供血机构在ELISA结果阳性果阳性时,只能,只能选择““阳性阳性检测””。
病例分类的填报病例分类的填报Ø发病日期:病日期: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填写首次)填写首次发现抗体阳性的初抗体阳性的初筛检测日日期;期;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AIDS)填写本次就)填写本次就诊日期采供血机构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告填写献血员献血日期献血日期Ø诊断日期断日期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填写确)填写确认试验检测日期;日期;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AIDS)填写本次确)填写本次确诊日期;日期;采供血机构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告填写HIV第二次初第二次初筛阳性阳性结果的果的检出日期 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的填报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的填报 已 已报告告过的感染者的感染者发展展为病人病人时临床人床人员应通通过《《疾病疾病监测信息信息报告管理系告管理系统》》再次再次报告,在告,在备注中予以注明注中予以注明疾控人疾控人员在在审核核时发现该类报告,告,先不要先不要审核核,,应先通先通过 ““高高级查询”” 查找找该病例既往病例既往报告告记录,将疾病名称,将疾病名称““HIV””改改为““艾滋病(艾滋病(AIDS))””,填写,填写““艾滋病确艾滋病确诊日期日期””,予以,予以订正,正,但但不要修不要修订原原记录中的中的““诊断日期断日期””,随后,随后删除医除医疗机构本次机构本次报告的病例;若不能找到告的病例;若不能找到该病例,病例,则在艾滋病网在艾滋病网络直直报系系统中中审核并确核并确认该病例。
病例病情变化的报告病情变化的报告 1 1 随随访人人员在随在随访时发现已已报告的感染者告的感染者发展展为病人病人时,可以按照目前疾病状,可以按照目前疾病状态上上报随随访表,或者按上述方法予以表,或者按上述方法予以订正 病情变化的报告病情变化的报告 1 已已报告的感染者或病人死亡告的感染者或病人死亡时,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可以参照上述方法找到找到该病例,只填写死亡日期和主要死因等信息病例,只填写死亡日期和主要死因等信息新确新确认的感染者或病人在确的感染者或病人在确证实验前死亡,确前死亡,确认日日期或期或筛查日期可以用本次采血日期代替日期可以用本次采血日期代替 只有疾病名称只有疾病名称订正正为““艾滋病艾滋病””后,死亡原因才可后,死亡原因才可填填为““艾滋病死亡艾滋病死亡””病情变化的报告病情变化的报告 2 2013年起新年起新报告病例告病例传播途径填写播途径填写““采血采血浆””或或““输血血””者,需核者,需核查并向上并向上级机构提供佐机构提供佐证资料;料;职业暴露途径;暴露途径;母母婴传播途径;播途径;尽量不要填写尽量不要填写““其他和不其他和不详””途径。
途径传播途径的核查传播途径的核查艾滋病进展的自然进程艾滋病进展的自然进程 8-10 8-10年(平均年(平均9 9年)年) 1-21-2年年 HIV HIV AIDS AIDS 死亡死亡 “既往采血浆”途径感染的病例报告标准 在在排除其他排除其他传播途径后,播途径后,应具具备以下以下必要条必要条件:件: 必要条件必要条件:: a)a)19801980年及以前出生;年及以前出生; b)b)CD4CD4检测结果在果在350350个个/μl/μl及以下及以下至少至少一一项参考条件参考条件参考条件:参考条件:a)a)19981998年及以前的采血年及以前的采血浆证或在当地相关机构的采血或在当地相关机构的采血浆记录中中能能够查到其相关到其相关记录;; b)b)既往既往献血献血员大大筛查时HIVHIV检测结果果为阳性(包括初阳性(包括初筛阳性、替阳性、替代策略阳性)后因各种原因未代策略阳性)后因各种原因未进行行HIVHIV确确证实验而未而未报告的病告的病例。
例 “输血”途径感染的病例报告标准(一) 在在排除其他排除其他传播途径后,分以下两种情况播途径后,分以下两种情况 19981998年及以前年及以前输血感染,血感染,应同同时具具备以下三个条以下三个条件:件: a)a)应有有医医疗文件文件证明其受血地点和受血明其受血地点和受血记录;; b)b)所在所在医院曾医院曾经有有过输血感染血感染HIVHIV案例;案例; c)c)CD4CD4检测结果在果在350350个个/μl/μl及以下 如果能追溯到供血者,其如果能追溯到供血者,其HIVHIV检测结果若果若为阴性,阴性,则应排除排除输血感染 “输血”途径感染的病例报告标准 (二)19991999年及以后年及以后输血感染,血感染,应同同时具具备以下两个条以下两个条件:件: a)a)应有医有医疗文件文件证明其受血地点和受血明其受血地点和受血记录;; b)b)要要进行血源(或供血者)追溯,血源行血源(或供血者)追溯,血源HIVHIV核酸核酸检测(或供血者(或供血者HIVHIV抗体抗体检测))结果果为阳性 “既往输血制品”途径感染的病例报告标准 在在排除其他排除其他传播途径后,播途径后,应同同时具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以下两个条件: 报告告病例有明确的医病例有明确的医疗文件或医文件或医疗记录证明明19981998年年之前曾之前曾经输注注过ⅧⅧ因子;若是自因子;若是自购ⅧⅧ因子,因子,应提供提供当当时购买发票或其他票据;票或其他票据; CD4CD4检测结果在果在350350个个/μl/μl及以下。
及以下 审核内容核内容为确确认符合符合报告告标准,剔除准,剔除误报、重、重报信信息,信息的息,信息的逻辑性核性核对,,还应注意注意审核核““最可能的最可能的感染途径感染途径””判断是否正确判断是否正确在在审核艾滋病病人的核艾滋病病人的报卡前,卡前,应先先查重重,尤其是,尤其是发现直直报用用户标明的由已明的由已报告告过的感染者的感染者发展展为病人病人时,,审核前必核前必须查重报告卡审核报告卡审核 在在对报告的感染者告的感染者//病人病人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传染病染病报告卡告卡》》信息有信息有误、、诊断状断状态发生生变更(包括死亡)或病例已排除更(包括死亡)或病例已排除时,,应及及时进行行订正正报告,并告,并进行网行网络直直报订正每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对辖区内的区内的《《传染病染病报告卡告卡》》进行行查重重 删除的原除的原则是是““先先报保留、保留、补全全资料、料、删除后除后报””报告地和告地和现住址所在住址所在县CDC及其上及其上级单位可以位可以删除查重及删除重卡查重及删除重卡查重及删除重卡查重及删除重卡查重及删除重卡查重及删除重卡 填写填写删除原因分除原因分3 3类:: 1 1 允允许删除:重卡,不除:重卡,不应报告(非确告(非确认阳性、阴性、初阳性、阴性、初筛阳性、疑似病例、阳性、疑似病例、婴儿)儿) 22 不不应删除:失除:失访、死亡、信息不全等、死亡、信息不全等 网络病例删除原因分析网络病例删除原因分析 每月将收集到的艾滋病阳性确每月将收集到的艾滋病阳性确认报告告单和和《《艾滋病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数及阳性人数数及阳性人数统计报表表》》进行数据行数据对比,并在艾滋病网比,并在艾滋病网络系系统对所所辖区内区内全部的病例全部的病例记录进行行浏览和和查漏,漏,发现有漏有漏报病病例,例,应及及时补报。
查查 漏漏 个案流调(首次随访)个案流调(首次随访) 县级疾控机构对本辖区内报告的艾滋病病县级疾控机构对本辖区内报告的艾滋病病例网络直报后例网络直报后1010个工作日内完成首次随访,补充或个工作日内完成首次随访,补充或核准核准《《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和和《《附卡附卡》》中信息,填写中信息,填写《《个案随访表个案随访表》》,并做网络直报并做网络直报对于异地或流于异地或流动病例要加病例要加强其其现住址及居住住址及居住动向向信息的收集工作,以便于疫情的信息的收集工作,以便于疫情的协同管理在在变更更现住址前住址前应获得其确切的住址,否得其确切的住址,否则不得不得变更流动病例的管理流动病例的管理随访表随访表1随访表随访表2随访表随访表3随访表随访表4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