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3.doc
6页《西方管理理论研究》复习重点一、简答题1、简述例外原则P41答:所谓例外原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要事 项的决策和监督权2、简述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P79答:美国管理学家梅奥等人从霍桑实验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即生产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而且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 这个理论具有以下新观点:一、企业职工是社会人;二、生产效率的提高,关 键 在于满足职工的社会欲望,提高职工的士气;三、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 组织”3、简述需求层次理论与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区别 P84、P93答: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在 1954 年发表的《激励和人》一书中提出来的,它分为五个等级,分 别为生理上需要、安全上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地位或受人尊敬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双因素理论是 1959 年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提出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简称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即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的因素;激励因素即属于工作本身、工作内容的因素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就需要和动机而言的,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就满足需要的目标(诱因)而言的。
4、简述经济人的主要特点P109答:经济人假设观点从一种享乐主义哲学观点出发,认为人的行为是在于追求本身最大的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报酬它具有以下于个特点:1、人是由 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2、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因此,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激励和控制之下从事工作; 3、人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4、人的情感的非理性的,会干 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组织必需设法控制个人的感情5、简述系统管理的特点P265答:系统管理有以下四个特点:1、它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观效果;2、它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决策 时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强调分系统的最优化;3、它以责任为中心,每个管理人 员都被分配给一定的任务,能衡量其投入和产出;4、它以人为中心,每个工作人 员都被安排进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根据其工作成绩来付给报酬6、什么是目标管理P277答:所谓目标管理是使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达到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技能和管理制度7、简述行为科学揭示的人的行为一般规律 P84答: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所揭示的有关人的行为的一般规律是: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所支配,而动机又是由需要所引发的,人的行为一般来说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在某种动机的策动下为了某个目标。
8、简述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P219答:巴纳德给非正式组织所下的定义是:不属于正式组织的一部分,且不受其管辖的个人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有关的人们集团的总和它的积极作有至少有以下三点:一、非正式组织具有信息传递的机能;二、非正式组织具有通过影响组织成员的协作意愿来维护正式组织内部团结的机能;三是非正式组织具有保护个人人格和自尊心的机能,并且能抵制正式组织在这方面的不利影响9、简述系统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P257答、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和约翰逊三人于 1963 年合写出版的《系统理论与管理》一书,从系统概念出发,比较系统的阐述了系统理论,建立了企 业管理的系统模式,成为系统理论的代表作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概念、系 统分析、系统管理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都是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的系统观念主要适用于战略分系统(即经营的最高层)、系统分析主要适用于作业分系统系统管理主要适用于协调分系统10、简述企业文化的作用P369答: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导向作用,即企业的前进方向;2、凝聚作用,即形成共同信念,具有团队精神;3、激励作用,即鼓舞士气;4、教育作用,即形成良好的传统的作风;5、宣 传作用,即企业文化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词。
11、简述权变的含义P293答:所谓权变简单地说是指权宜应变,所谓权宜又指因时因事而变通的方法12、简述法约尔关于管理的定义 P52答:对于管理活动法约尔是这样定义的,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控制就是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13、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P84答: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一旦一种需要被满足,另一种需要就会出现,并要求满足人就是为了满足需要而不断工作的第一 级,生理上的需要;第二级,安全上的需要;第三级,社会交往的需要;第四级,地位或受人尊敬的需要;第五级,自我实现的需要14、简述系统观点的基本特征P259答:1、系统观点强调对组织的整体性的理解;2、系 统观点把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来理解;3 系统观点把企业看作由许多子系统所组成15、简述非理性主义倾向P357答:一是非理性主义倾向对传统管理理论的批判;二是非理性主义倾向强调管理实务研究;三是非理性主义倾向重视成功企业管理经验的总结,并在总结中提出自己的管理主张;四是非理性主义倾向以重视和倡导企业文化为主要特征。
16、什么是组织平衡理论?P225答:组织平衡理论就是研究组织如何存续的理论巴纳德提出一个组织必须保证对内平衡和对于外平衡的思想,并认为这是组织能否存续的条件组织的对内平衡 是指通过把创造出来的经济和非经济诱因有效地分配给各个成员,保持各个成员的“诱因”和“牺牲” 的平衡,从而确保成员协作积极性的过程组织的对外平衡,是指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不断造就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这个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技 术等环境组织的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过程,但它们之间却是相辅相成的,组织的对内平衡如果能保持,组织成员的协作意愿就强烈, 组织目标就能有效地实现,其结果将有助于组织的对外平衡如果组织的对外平衡较好, 组织的效率就高,诱因的来源扩大,因而更有助于保持 组织的对内平衡17、简述菲德勒的权变领导模型 P308答:弗雷德菲德勒认为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 相反类似点”的分数;菲德勒认为一个领导者对其同事和下属的看法和感觉会影响领导者同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对领导者是否有利的情况:第一种领导者同下属的关系;第二种工作结构;第三种地位权力得出结论:一是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在对领导者有利情况为中间状态的环境中效率最高;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在对领导者非常有利或非常不利的环境中效率较高;二是要提高领导效率,可以从决定领导效率高低的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改变领导者的修改和领导方式,二是改变领导者是否有利的情况。
二、辩析题1、科学管理理论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产生的2、在具体的管理方式方法方面,美国人更重视管理中的“ 硬”因素和“硬” 技术,而且日本人则比较重视管理中的“软” 因素和“软”技术 3、企业再造理论不是对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民族式管理方式是目标管理成功的关键5、企业文化理论美日经济的比较的直接产物6、所谓例外原则就是管理规定(日常事务之外)的事7、管理过程理论主张以职能分析为中心建立管理理论体系8、企业再造理论的核心是企业流程的再造9、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不是一事10、所谓第五代管理是指查尔斯萨维奇第五代管理一本 (对知识经济的描述产生了第五代管理 )11、根据权变理论,外部环境变化快、内部各种 产品之 间工艺技术差别不大的企业,其组织结构应采取矩阵制12、资本主义管理理论或管理科学产生的标志是泰罗 1911 年《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13、所谓目标管理,就是管理人员的广大职工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达到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技能和管理制度14、非理性主义倾向就是指管理向软化发展以重 视和倡导企业文化为主要特征三、论述题1、试分析经济人的特点,对经济人在管理方式上应怎样管理?P110-127答:埃德加沙因通过分类排列提出了四种假设,即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
这种假设从一种享乐主义哲学观点出发,认为人的行为是在于追求本身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报酬沙因把经济人假设归纳为四点:一、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二、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在此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激励和控制之下从事工作;三、人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四、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组织必需设法控制个人的感情2、联系实际谈谈科学决策应遵循哪些程序?P242答:西蒙关于决策活动的内容和阶段的划分是:第一阶段是情报活动,主要是搜集情报,提出问题;第二阶段是设计活动,即提出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第三阶段是抉择活动,从多种方案中选出一种方案,第四 阶段是审查活动, 对已选定方案及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即:一确认问题,二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三是搜集信息;四是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替代方案;五是拟定实施计划,并执行已经制定的决策;六是评估和审查3、X 理 论、 Y 理论各自的特点及管理 办法P113答:麦格雷戈把传统管理理论中对人性的看法称为 X 理论一是企 业管理人员为了达到经济目的,有责任把生产性企业的各项要素-资金、物资、 设备、人员等组织起来。
二是就是就人员来讲, 这是一个指挥他们工作,激励他们,控制他们的活动,矫正他们的行为,使这适合于组织需要的过程三如果管理人员不这样积极地干预,人们会对组织需要采取消极的甚至对抗的态度,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说服、奖励、 惩罚、控制并指 挥他们的活动四正常人生性懒惰-尽可能少做工作五他缺乏雄心壮志,不愿承担责任,宁愿被人 领导六他天生就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需要漠不关心七他本性反对改革八他不太伶俐,易于受 骗,易于受骗子和政客的蒙蔽和煽动鉴于 X 理论管理方式的各种缺陷,麦格雷戈提出了 Y 理论,也叫作“ 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结合” ,认为它能使组织的成员在努力实现组织 目标的同时,最好地实现自己个人的目标其要点为:一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达到经济目的应当负责把企业的各种要素组织起来;二人们并非天生就对组织的要求采取消极或抵制态度,他们之所以会如此,是由于他们在组织内的经历和遭遇所造成的;三人们并不是天生就厌恶工作四外来控制和惩罚的威胁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唯一办法五对目标的参与是同获得成就的报酬直接相关的;六在适当条件下人们不但能接受,而且能主动承担责任;七不是少数人,而是大多数人都具有椒高度的用以解决组织上问题的想象力、独创性和创造力;八企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安排好组织工作方面的条件和作业和方法,使人们的智慧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和自己具体个人目标而且努力。
4、结合实际分析人的需求层次及管理对策 P84、116答: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一旦一种需要被满足,另一种需要就会出现,并要求满足,人就是为了满足需要而不断工作他把人的需分 为五个层次:生理上、安全上、社会交往上、地位或受人尊敬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于人的需要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管理应该研究人的需要首先从思想上正确认识人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事各项管理活动,必须首先从思想上正确认识个人需要,这是促进社会发展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前提;其次要切实了解组织成员的真实需要,分为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和劳动和社会交往需要最后要有效协调好个人需要与组织目标需要的关系,使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均衡地获得满足,主要通过:一方面是对组织成员时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组织要重视个人需要的满足5、联系实际分析组织对内对外平衡的条件 P22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