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理论[教资材料].doc
15页第四章 生产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者行为分析之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量的关系)教学目的:本章论证追求最大利润的厂商,怎样以最小成本或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进行生产,论证厂商根据哪些因素和什么原则确定要素投入的合理范围与数量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生产函数的含义及图形,各种产量变动的规律与相互关系,特别是从中分析的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同时掌握实现要素最佳组合的均衡条件,包括了解等产量线、等成本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一系列重要概念认识西方经济学是如何证明为最大利润而进行生产的动机导致最优要素组合的并能结合所学理论分析和认识我国目前国有企业裁员、生产规模应适度等显示问题 重点和难点:一种可变投入的产量曲线及关系、等产量线、等成本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者均衡 课堂教学设计:讨论式引导推论展开教学,辅之以国内外企业实例进行分析课堂带学生做必要的计算题,以利掌握原理并提出企业运行中的问题启发学生讨论原理可运用的价值与障碍 教学课时:6时教案内容:背景分析参见梁小民版100页我们假定:1. 生产者都是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2. 生产者的目的都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这种假定之下,生产者的市场行为便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量的关系。
即如何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既定时使产量最大,或者反过来说,在产量既定时使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为最少二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要使利润最大化,就要考虑如何使成本最小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是两回事因为产量最大并不等于利润最大,投入最少并不等于成本最小三是市场问题当厂商处于不同的市场时,应该如何确定自己产品的产量与价格本章先讨论第一个问题第一节 厂商厂商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一、厂商的组织形式厂商有三种组织形式:市场经济在其数百年的孕育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 (一)个人业主制企业个人业主制企业是指个人出资兴办、完全归个人所有和个人控制的企业这种企业在法律上称为自然人企业,是最早产生的也是最简单的企业形态 个人业主制企业具有如下优点: ①开设、转让与关闭等行为仅需向政府登记即可,手续非常简单 ②利润全归个人所得,不需与别人分摊 ③经营制约因素较少,经营方式灵活 ④易于保护技术、工艺和财务秘密 ⑤企业主可以获得个人满足 个人业主制企业也有如下不足: ①责任无限一旦经营失误,将面临资产抵押──家产抵押──人身抵押之困境 ②规模有限这种企业的发展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一是个人资金的限制。
二是个人管理能力的限制 ③寿命有限企业与业主同存同亡,业主的死亡、破产、犯罪或转业都可能使企业不复存在因此,企业的雇员和债权人不得不承担较大的风险债权人往往要求企业主进行人身保险,以便当企业主死亡时可以用保险公司支付的保险金抵付债务 (二)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企业是由两个以上的企业主共同出资,为了利润共同经营,并归若干企业主共同所有的企业合伙人出资可以是资金、实物或是知识产权 合伙企业的优点: ①资金来源较广,信用能力较大 ②才智与经验更多 ③发展余地更大 合伙企业的不足: ①产权转让须经所有合伙人同意方可进行产权转让较为困难 ②投资者责任无限且连带 ③寿命有限 ④意见难以统一 ⑤规模仍受局限 (三)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是由许多人集资创办并且组成一个法人的企业公司是法人,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人格,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组织公司制企业又有以下几种形式:1、无限责任公司这是由两个以上负无限责任的股东出资组成,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的公司英美法系不承认这种公司为公司法人,而大陆法系则承认这种公司为公司法人2、两合公司这是由少数有限责任股东和少数无限责任股东共同组成的公司。
3、股份两合公司这是由一人以上的无限责任股东和一定人数或一定人数以上的有限责任股东出资组成的法人企业4、有限责任公司这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二、企业的本质企业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是作为替代市场的一种更低交易费用的资源配置方式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科斯(Ronald H.Couse)在分析企业的起源和规模时,首次引入经济学分析的根据科斯的解释,交易费用(也称交易成本)是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者说是运用市场价格机制的成本它包括两个主要内容:(1)发现贴现价格,获得精确的市场信息的成本;(2)在市场交易中,交易人之间谈判,讨价还价和履行合同的成本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无论是原始的物物交换,还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由于市场狭小,利用市场价格机制的费用几乎不存在,这时的商品生产一般以家庭为单位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生产者在了解有关价格信息、市场谈判、签订合同等方面利用价格机制的费用显著增大,这时,生产者采用把生产要素集合在一个经济单位中的生产方式,以降低交易费用,这种经济单位即是企业。
企业这种组织形式之所以可以降低市场交易的费用,是由于用内部管理的方式组织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的缘故因此,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看,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组织生产分工的方法:一种是内部管理方式;另一种是协议买卖方式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费用,即前者是组织费用;后者是交易费用企业之所以出现正是由于企业的组织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因此,交易费用的降低是企业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厂商的目标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认为厂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实际情况是:1、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厂商追求的目标是实现销售收入的最大化;2、在公司制企业里,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经营者往往会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不是公司利益的最大化3、但在长期中,我们仍然假设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节 生产函数(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量选择)生产者的钱怎么花,才能使总利润最大化?用上一章的意识分析,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量即是生产要素的最佳购买量,在这一最佳购买量上,是生产者获得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一、预备知识:1、固定投入与变动投入含义固定投入:是指当市场条件的变化要求产出变化时,其投入量不能随之变化的投入例如,厂房、机器设备、土地等变动投入:是指当市场条件的变化要求产出变化时,其投入量能立即随之变化的投入。
例如劳动量的投入固定投入与变动投入的划分是建立在长期与短期划分的基础之上的2、短期与长期的含义:短期含义:在这段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期长期含义:在这段时期内,所有投入的生产要素(L,K)等都是可以变动的微观经济学常以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短期生产理论,以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长期生产理论3、技术的效率与经济的效率技术的效率:是指在既定的投入下产出最大,或者生产既定的产出所耗费的投入最小经济的效率:是指生产既定的产出所耗费的成本最小,或者在既定的成本下所获得的利润最大技术的效率与经济的效率这两种效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反复加以理解二、生产函数1. 生产函数定义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或者说,一组既定的投入与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假定用Q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可能产量,用X1,X2,…,Xn表示某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若不考虑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的区别是,则生产函数可用如下一般表达式表示: (4.1)该生产函数表示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组合(X1,X2,…,Xn )在某一时期所能生产的最大可能产量为Q。
在经济学中,为了分析方便,常假定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如果用L表示劳动投入量,用K表示资本投入量,则生产函数可用下式表示: (4.2)2、常见的生产函数:⑴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假定只用L和K,,则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Minimum(L/U,K/V)U为固定的劳动生产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劳动数)V为固定的资本生产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资本数)在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下,产量取决于较小比值的那一要素这时,产量的增加,必须有L、K按规定比例同时增加,若其中之一数量不变,单独增加另一要素量,则产量不变既然都满足最小比例,也就有Q= L/U= K/V,K/L = V/U⑵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又称C—D生产函数,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生产函数,是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1982年根据历史统计资料提出的该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是:Q=ALαKβ式中Q代表产量,L和K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A为规模参数,A>0,为产出弹性与短期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特短期特短期是指在这一时期内一切生产要素都不能调整。
因此,厂商只能通过调整存货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表示劳动贡献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0<<1),β为资本产出弹性,表示资本贡献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0<β<1)柯布和道格拉斯通过对美国1899—1922年之间劳动、资本和产量的有关统计资料的估算,得出这一时期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为: (4.4)这一生产函数表示:在资本投入量固定不变时,劳动投入量单独增加1%,产量将增加1%的3/4,即0.75%;当劳动投入量固定不变时,资本投入量增加1%,产量将增加1%的1/4,即0.25%这就是该劳动和资本对总量的贡献比例为3:1此外,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规模报酬状况取决于α+β的数值大小若:α+β>1, 则规模报酬递增;α+β=1,则规模报酬不变;α+β<1,则规模报酬递减第三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一种可变要素如何投入,才能使生产产量最大化?)这里讨论的问题是假定只有一种要素的投入是变动的,其余的生产要素的投入是固定的这种情况在农业生产中最为典型我们借助于这样一种变动投入的生产函数来讨论产出变化与投入变化的关系一、预备知识:1、短期与长期的含义:短期含义:在这段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期。
长期含义:在这段时期内,所有投入的生产要素(L,K)等都是可以变动的微观经济学常以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短期生产理论,以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长期生产理论需要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所说的短期和长期并不是一段规定的时期(如一年、十年),而是以能否变动全部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划分标准的,其时间长短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要想改变钢铁厂的炼钢设备数量可能需要2年的时间;而增加一家饮食店,并对其进行全新装修则只需几个月2、固定投入与变动投入含义固定投入:是指当市场条件的变化要求产出变化时,其投入量不能随之变化的投入例如,厂房、机器设备、土地等变动投入:是指当市场条件的变化要求产出变化时,其投入量能立即随之变化的投入例如劳动量的投入固定投入与变动投入的划分是建立在长期与短期划分的基础之上的二、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定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表示产量(Q)随一种可变投入(X)的变化而变化函数形式如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