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萨克斯全球角的宏观经济学笔记(第21章可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29709739
  • 上传时间:2023-10-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9.56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 第21章可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 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 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 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 历年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 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 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咨询进 行咨询一、可贸易性的决定因素和商品的广义分类1.可贸易性的决定因素决定商品的可贸易性和不可贸易性的两个主要因素是:(1)运输费用,这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形成贸易的自然壁垒作为商品总成本一部分的运输费用越低, 这种商品就越可能在国际间进行贸易; 商品每单位重量的价值越高,其作为价值一部分的运输成本就越低,贸易的可能性越大2)贸易保护的程度,这是构成贸易障碍的人为因素即使运输费用很低廉, 关税、配额等贸易保护措施也会阻碍商品的跨国界自由流动, 贸易保护程度越深,贸易的可能性越小2.可贸易与不可贸易商品的划分实际上,许多商品和劳务难以对其可贸易性进行分类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在采用被广泛接受的“联合国产业分类标准( SIC)”对其商品和劳务进行粗略的划分。

      根据 SIC,商品和劳务根据主干产业分类,可分为以下九种:(1)农业、狩猎业、林业、渔业;(2)采矿业;(3)制造业;(4)电力、燃气和水;(5)建筑业;(6)批发和零售业、餐饮、旅馆;(7)运输、仓储和通讯;(8)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业服务业;(9)社区、社会与个人的服务粗略地说,包含于前三类即农业、采矿业和制造业的商品,通常被认为是最可贸易的; 而其他的几类通常认为是不可贸易的,尤其建筑业(如家居建筑) 、服务业和国内运输业是不容易进行贸易的然而,这种划分方法存在明显的例外:一方面,高额的运费使得许多农产品难以贸易, 如温室蔬菜等,农业和工业的关税壁垒也常给贸易带来很多阻碍; 另一方面一些建筑劳务却很容易贸易,一些运输服务如国际航空客货运输很明显是国际贸易, 而近年来通讯技术的发展也使许多金融服务项目变得可以进行国际贸易 因此,可贸易与不可贸易商品的划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降低运输费用的技术进步会使更多的商品变得可贸易; 相反,贸易保护的增加又使不可贸易商品增多―、可贸易与不可贸易商品的理论模型一一 TNT模型1. TNT模型的总供给在一个小国开放经济中,假设该国生产和消费两种商品,可贸易商品( T)和不可贸易 商品(N)。

      这两种商品的生产过程仅使用劳动投入,且两部门之间要素可以自由流动根据以上假设,两部门的生产都是劳动投入的线性函数:QT aT LTQn aN Ln其中,Qt和Qn分别表示可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的产出; Lt和Ln分别是可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生产中消耗的劳动量;系数 aT和aN分别表示这两种商品生产中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由于是线性函数,因此同时也是劳动力的平均生产率假定可用于T部门或N部门的劳动力数量是一定的,即国内劳动力充分就业,则:L LT LN由于Lt Q"aT,LN Qn/aN ,上式可以表示为: L Q/aT Q/aN,因此:Qn aN L aN / aT Qt上述等式即TNT模型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PPF )的表达式,PPF线上的每一点都表 示对应经济中一定生产水平 Qt ,可以生产的Qn的最大数量,如图 21-1所示图21-1 劳动力是唯一投入要素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当所有的劳动力都在不可贸易部门工作,即 Qt 时,Qn aNL;相反,如果把所有的 劳力都配置到可贸易商品的生产中, QT取得最大值,那么 Qt aTL , Qn 0一般说来,两部门都雇用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对于每种商品,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要求其产出品的价格应恰好等于 1单位商品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成本。

      当工资水平为 W时,每单位可贸易商品的劳动成本为 w/aT ,每单位 不可贸易商品的劳动边际成本为 w/aN因此:P -aTPT / PN aN / aTPn —aN根据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表达式可知, aN/aT是PPF线的斜率,因此,PPF线的斜率也就是以不可贸易商品表示的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 PPF曲线越陡,经济中可贸易商品与不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就越大在 TNT模型中,一般把以不可贸易商品表示的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称为实际交换率,以 e代表模型中的实际交换率,则:吊 aNPN aT2. TNT模型中的总需求在不考虑投资支出的情况下, TNT模型中,总吸收等于在可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上的消费支出之和,即: A PTCT PNCN其中,A表示总吸收,Ct和Cn分别表示可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的实际消费量根 据等式可知,吸收在两种商品间进行分配, 而每种商品的消费依赖于吸收总水平和两种商品 的相对价格假定不管相对价格如何,居民都以固定的比率消费 Ct和Cn,即假定Ct/Cn是固定的此时,总支出增长时, Ct和Cn将按同样比例增加;当总支出减少时, Ct和Cn按同样比例 减小根据这一假设,图 21-2可以用来表示居民的消费选择:图21-2 TNT模型中的消费曲线如图21-2所示,居民的消费选择在直线 OC上。

      当吸收较低时,支出位于 B点,在该点上Ct和Cn都较低;当吸收较高,支出位于 D点,在该点上Ct和Cn者B较高但是当吸收 沿着OC线上升和下降时,Ct/ Cn比例是固定的3. TNT模型里的市场均衡(1) TNT模型中的贸易差额TNT模型的中心假设认为,由于没有不可贸易商品 N的进出口, N的国内消费必须等于 N的国内生产;相反,可贸易商品T能够进出口,因而T的国内消费可能异于国内生产, 贸易差额等于可贸易商品的生产超出可贸易商品消费的部分因此:Qn CnTB Qt CT(2) TNT模型中的市场均衡在TNT模型中,将消费曲线OC与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线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市场均衡 点如图21-3所示,PPF线和OC线的交点E是可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的生产和消费 均相等的点,在该点处,经济同时达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此时,可贸易商品的消费 Ct等于可贸易商品的生产 Qt,因此贸易账户余额为零,外部均衡实现;同时,对不可贸易商品 的需求等于不可贸易商品的供给,因此内部均衡实现图21-3 TNT模型的均衡(3)贸易不平衡情况①贸易顺差如图21-3所示,假定吸收位于 A点在该点处,不可贸易商品的消费量为 CA,可贸易商品的消费量为C;。

      根据TNT模型的中心假设,不可贸易商品的生产量必须是等于其消费量,因此QB C:所以,此时生产点必须位于 PPF线上使Qn Cn的点,也就是说,对应于吸收A点的生产必然是和点 A位于同一水平线的点 B由于Q; cTA ,所以此时经济中存 在贸易顺差②贸易逆差如图21-3所示,假设吸收位于 D点类似地,此时生产必须在 F点,F点与D点位于 同一水平线上,这样不可贸易品市场是均衡的,可贸易商品存在贸易逆差③结论比较吸收点A和D两种情况可知,当总吸收高时,对可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的支 出增多,对不可贸易商品的更大需求要求更大的不可贸易商品的生产, 以使不可贸易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平衡但要使不可贸易商品的生产增加, 只能把资源从可贸易商品生产部门转移到不可贸易商品生产部门,因此,对可贸易商品需求的增加只能通过进口予以满足所以, 更高的总需求导致了国内不可贸易商品生产的增加和可贸易商品的生产下降4. TNT模型中的借入和偿付假设一国经济中的消费超过收入,并且国内居民通过向国外借款来维持这种奢侈的生活 方式如图21-4所示,消费位于D点,生产位于F点,当这个经济中的企业、居民和政府 在总体上从国外借款, 这个国家的净债务不断增大。

      但是该国的跨时期预算约束表明, 在一个时期的借款需要在以后时期偿还 具体来说,贸易逆差必须在日后通过未来的贸易顺差来平衡,从而使国内居民能够有能力偿还他们积累的国际债务图21-4 对外借款和偿付模型如图21-4所示,从贸易逆差向顺差的转移,要求消费相对于产出下降在 OC线上消 费从D点下降到B点时,经济中对不可贸易商品的需求必然下降此时,在不可贸易商品 生产部门的工人由于国内对其产品的需求下降开始失去工作; 但可贸易商品生产部门由于存在国外对其产品的需求而扩张生产 因此,劳动力要素由不可贸易商品部门向可贸易商品部门转移所以,在由贸易逆差向贸易顺差转变的过程中, 可贸易商品的生产增加而不可贸易商品的生产下降,也就是说,从借款到偿还的转换要求国内生产结构的相应变化经验证实这种借款的调整过程是非常痛苦的, 由于不可贸易商品的生产部门的工人大量失业,并且这些工人需要时间重新训练以适应新工作,因此会导致国内失业率的大幅上升同时,经济重整要求对劳动力的新的地域配置, 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引发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成本5. .“荷兰病”(1) “荷兰病”的含义20世纪60年代荷兰北海一带发现大量天然气,随着天然气的大量开采和出口,荷兰盾 变得坚挺,非石油出口的竞争力下降, 人们逐步把这种由资源发现或资源价格变化引起的财 富变化所带来的综合影响称作“荷兰病” 。

      如果一个经济中存在一个非贸易部门,某一个贸易商品部门的繁荣会导致其他贸易部门的衰落,这就是“荷兰病” 现象如果这些衰落部门都是制造业部门,那么就会出现“非工业化”现象尽管“荷兰病” 一般是与一种自然资源的发现联系在一起, 但它也可能由以下任何一种造成外汇大量流入的事件诱发:自然资源价格的急剧上升,外国援助和外国直接投资等等2)模型分析①基本假设a. 一个小国的开放经济中主要有三个部门,即可贸易的制造业部门、可贸易的资源出 口部门和不可贸易的部门b.该国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c.资源发现前后该国经济处于贸易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在世界利率和居民偏好给定 情况下,该国没有借贷需求②资源发现导致的“荷兰病”一国突然发现了某种自然资源或者自然资源的价格意外上涨,将导致两方面的后果:a.支出效应自然资源出口带来的收入增加会增加对可贸易制造业和不可贸易部门的产品的需求 这时对可贸易的制造业产品的需求的增加是通过进口国外同类价格相对更便宜的制成品来满 足的(本国制造业的生产下降);对不可贸易商品的需求增加无法通过进口来满足,因此本 国对不可贸易产品的生产将会增加 这样,资源发现可能导致传统制造业的萎缩, 以及一段时间后本国服务业的重新繁荣。

      这种影响被称为支出效应,如图 21-5所示图21-5 资源发现的影响:荷兰病说明:资源发现使可贸易品生产部门产出增加 Q,生产可能性曲线 PPF向右平移Qo的距离因此,经济均衡由 A点位移到B点资源发现反映国家财富的增加,引起需求的扩张,这种需求扩张引起了对可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的消费的增加 因此,不可贸易商品的生 产从点QNA增加到点Q:;可贸易制造业的生产由 QTA下降到Q;;可贸易资源部门的生产从零上升到Q整个可贸易品的生产从 QTA上升到(qTB Qo)b.资源转移效应新的资源发现后,劳动和资本将转向资源出口部门, 在劳动力供给既定的情况下, 可贸易的制造业部门将不得不花费更大的代价来吸引劳动力, 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首先打击制造业的竞争力同时,由于出口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