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城市、城市化”测试题.doc
12页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适用教材版本: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公元1770年至1950年B.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50年以后C.世界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D.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受人口惯性增长势头的影响,今后十几年,我国总人口每年仍将净增800万人左右,到2033年左右将达到峰值15亿人;我国将于本世纪上半叶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三大高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任务十分艰巨据此回答2-3题2.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高峰”原因主要是( )A.人口基数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人口死亡率低 D.国外人口大量迁入3.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主要原因是( )A.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改善 B.城市环境问题较严重C.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更好 D.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读右图所示的X、Y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4—5题:4.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5.造成X、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6.在如右图所示的三角坐标图中,“*”处所表示的0-14岁的人口比重大约是( )A.30% B.60% C.70% D.90%7.有关人口迁移的概念理解,正确说法是( )A.我国大学生赴美留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B.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C.参与国际旅游的属于人口迁移D.空间移动距离在100千米以上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8.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右下图显示的是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 )①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②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③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④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10.下列不是属于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的是( )A.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区的环境难民 B.历史上,我国都城在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之间不断变换C.二战后大批高素质人才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D.20世纪末发生在卢旺达、刚果的人口迁移下页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11.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 )A.吉林、安徽、湖北、贵州B.云南、贵州、湖南、江西C.福建、江西、湖南、贵州D.广西、湖南、江西、福建12.大规模人口迁移( )A.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B.扩大了地区经济差异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读下表,回答13~14题。
表2 美国1965年—1983年间不同地区的净移民人口数量表(单位:千人)地区1965年~1970年1970年~1975年1975年~1980年1980年~1983年东北部-715-1342-1486-640中北部-673-1915-1173-1062南部+656+1829+1764+1194西部+696+708+893+509(注:净移民人口数量=迁入移民数量-迁出移民数量)13.下列有关美国人口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70年代东北部地区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B.70年代以后,南部地区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C.80年代以后,东北部地区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D.80年代以后,迁往“阳光地带”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14.美国东北部的很多老人退休后迁移到南方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间气候差异 B.政治因素C.经济收入的变化 D.宗教、民族因素15.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A.8000 B.10000 C.6000 D.450016.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A.a
18.如果要制成右图所示的人口统计图,须具备的数据资料是:A.出生率、死亡率 B.出生率、各年龄段比率C.死亡率、性别比 D.各年龄段比率、性别比19.右下图中代表人口增长特征的四个点与上题中的人口统计图最相符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0.关于城市的功能分区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的结果B.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C.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D.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21.关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三种类型是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楔形模式B.影响地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因素C.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D.城市发展的后期,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布置读下页甲、乙两城的示意图,回答22-23题:22.甲城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正确的选项是( )A.布局在甲城的工业区内B.布局在甲乙两城行政边界处C.布局在甲城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D.不宜引进该企业23.乙城的最佳住宅区和中央商务区应分别布局在( )A.①处和⑤处 B.①处和③处C.②处和⑤处 D.③处和④处读右图“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模式图”,回答24-25题。
24.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为普通服装店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五星级宾馆B.甲为汽车销售点 乙为早点店 丙为高级家用电器店C.甲为珠宝行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早点店D.甲为早点店 乙为五星级宾馆 丙为珠宝行25.关于城市等级与其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一定位于城市服务范围的几何中心②高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被低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所覆盖③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与其等级成正相关④同一级别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6.读“中原城市群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有五个城市等级B.新乡市的服务范围最大C.新乡、焦作、开封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D.郑-汴-洛高速公路的开通扩大了开封市的服务范围右图是某城市医院与卫生所分布图读图回答27-28题27.医科大学毕业的小明想开一家私人卫生所,根据“中心地理论”他将选择在( )A.① B.② C.③ D.④ 28.他选择该处的理由是( )A.该地卫生所集中,成行成市利于经营B.位于其他卫生所服务范围的边缘C.靠近大医院,可获得其技术支持D.城市边缘有足够的土地发展空间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为迎接这一盛事,上海全力打造和谐城市。
某课题组从“四大维度”出发来设计城市与地区和谐发展指数,即“经济增长指数”“人文发展指数”“社会进步指数”和“生态文明指数”读某城市“体检”图,回答29-30题注:图中对话为:“不是越胖越好吗?”“您的城市发展不够和谐”,体重计上显示的是上述四种指数的名称)29.图中的对话主要体现了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A.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B.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C.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D.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文、生态的综合、平衡发展30.图中所示表明,和谐城市主要看:A.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B.城市人文、社会的发展情况C.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D.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的综合、平衡发展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数量图据此完成31-32题31.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 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32.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不是(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33.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客观现象。
近年来,北京市住宅郊区化现象日益明显,下列选项不能解释其原因的是( )A.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B.市区住宅不能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C.城市内部功能区调整的需要D.加强城市社会各阶层密切联系的需要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下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34-35题34. 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35. 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二、综合题(直接填写在相应的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