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5江西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docx
66页备考2025江西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下列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是( )A.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B.捏造数据C.篡改数据D.抄袭文【答案】 D2、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自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 )A.道德义务B.道德权利C.道德价值目标D.道德良心【答案】 D3、尽管不同历史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有所不同但不同历史时期,也存在着共同的教育伦理关系,表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 )A.可变性B.差异性C.历史继承性D.多元化【答案】 C4、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四个统一”,即“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 )”A.理论与实践相统一B.教学与科研相统一C.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相统一D.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答案】 D5、道德是人们从( )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A.“善”的规则B.“善”和“恶”的标准C.思想精神D.实践一精神【答案】 D6、人的需要和目的被消融到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目标中,人反而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
这体现的是( )A.技术工具化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C.技术社会的自由丧失D.技术异化的显现【答案】 B7、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 )A.廉洁从教B.依法执教C.爱岗敬业D.热爱学生【答案】 A8、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 )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A.是非B.善恶C.荣辱D.美丑【答案】 B9、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颁布了( ),并就其落实工作发出通知A.《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B.《高校教师专业标准大纲》C.《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D.《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答案】 D10、关于虚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虚荣是荣誉向耻辱转化的中介B.虚荣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C.虚荣是个人荣誉感在内心的正常反映之一D.虚荣往往伴随着嫉妒【答案】 C11、道德是人们从( )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A.“善”的规则B.“善”和“恶”的标准C.思想精神D.实践一精神【答案】 D12、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 )。
A.教师道德行为可以分为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B.教师道德行为的善恶可以反映教师不同的道德水平和境界C.现实社会大力倡导教师以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为基础进行行为选择D.道德自觉性高的教师,可以超越现实的社会环境作出行为选择【答案】 D13、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 )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A.思想意识B.文化意识C.社会经济D.社会意识【答案】 D14、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古代教育家是( )A.孟子B.荀子C.孔子D.庄子【答案】 C15、人们常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教师( )的意义A.埋头苦干B.为人师表C.公平公正D.开拓创新【答案】 B16、下列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是( )A.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B.捏造数据C.篡改数据D.抄袭文【答案】 D17、曾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是( )A.蔡元培B.胡适C.严复D.梅贻琦【答案】 D18、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 )A.他律性B.自律性C.层次性D.实践性【答案】 A19、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 )。
A.质的分析原则B.质量并重原则C.主客体双重性原则D.全面要求原则【答案】 A20、提出“一个教师不掌握教育学知识,教育工作就如同在黑夜里走路一样”的是( )A.杜威B.陶行知C.苏霍姆林斯基D.马卡连柯【答案】 C21、曾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是( )A.蔡元培B.胡适C.严复D.梅贻琦【答案】 D22、人的需要和目的被消融到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目标中,人反而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这体现的是( )A.技术工具化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C.技术社会的自由丧失D.技术异化的显现【答案】 B23、教育劳动对象的双重性是指( )A.学生既有积极性又有消极性B.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C.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D.学生的惰性和创新性【答案】 B24、宋明理学兴盛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大特点是( )A.言传身教B.天人合一C.知行合一D.反求诸己【答案】 C25、以下教育家中,提出了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A.梁启超B.蔡元培C.杨昌济D.陶行知【答案】 D26、教师职业道德关系到学生心理的塑造,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这主要体现了教师道德的哪种特征( )。
A.道德意识的高标准B.道德行为的示范性C.道德规范的严格性D.道德影响的广泛性【答案】 D27、教师入职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职业标准是( )A.爱国守法B.教书育人C.为人师表D.敬业爱生【答案】 D28、倡导并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徐特立D.竺可桢【答案】 A29、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他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 )A.道德义务B.道德权利C.道德价值目标D.道德良心【答案】 A30、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的有( )A.增强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B.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公民精神作出贡献C.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D.以德修身,率先垂范【答案】 B31、“科学知识要经受检测与批判,绝不轻信盲从以上描述属于下列哪一种科学规范( )A.普遍主义B.公有主义C.无偏见性D.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答案】 D32、有关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 ).A.是知、情、意的归宿B.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C.是一种内在心理因素D.是心理的外显【答案】 C33、相对于经济、法律、行政规范而言,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显著特点是( )。
A.广泛性B.强制性C.非强制性D.包容性【答案】 C34、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 )A.提高师德认识B.锻炼师德意志C.坚定师德信念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答案】 D35、关于良心和义务之间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良心和道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德范畴B.良心是义务的内化形式C.义务和良心都来自于主体内部,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道德责任D.教师道德良心是教师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答案】 C36、关于虚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虚荣是荣誉向耻辱转化的中介B.虚荣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C.虚荣是个人荣誉感在内心的正常反映之一D.虚荣往往伴随着嫉妒【答案】 C37、道德评价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是( )A.成败B.善恶C.动机一效果D.社会影响【答案】 B38、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旨在( )A.求真崇善B.开拓创新C.独立自治D.理性批判【答案】 A39、“真实的集体”的提出者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答案】 A40、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颁布了( ),并就其落实工作发出通知A.《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B.《高校教师专业标准大纲》C.《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D.《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答案】 D41、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这表明教师在处理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关系上应该注意的是( )。
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答案】 B42、教师在教学中的师德规范主要体现在( )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C.精通业务,学而不厌D.以上都是【答案】 D43、汉代儒家学者董仲舒将( )作为整个社会道德的核心A.天人合一B.重义轻利C.三纲五常D.重农抑商【答案】 C44、相对于经济、法律、行政规范而言,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显著特点是( )A.广泛性B.强制性C.非强制性D.包容性【答案】 C45、重视在思想品德上自我省察,强调“吾日三省吾身”的是( )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答案】 B46、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