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术理论基础知识.doc
5页武术复习资料 该字体代表只需了解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其运动形式的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 育项目 武术运动的作用:(一)具有增强体质的作用 (二)具有防身自卫的作用 (三)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 (四)具有观赏娱乐的作用具体的也要了解,如果考到论述则具体答 11 武术的分类:(一)形式和类别分类:1、套路运动2、搏斗运动 ( 二)功能分类:1、竞技武术 2、健身武术 3、学校武术 4、实用武术 套路运动:以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运动变化规 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称为套路套路运动按照演练形式的不同分为单练、对练和集 体演练三种类型 套路分类:拳术 短器械 长器械 单练包括:(1)拳术 (2)器械:1、短器械,短器械主要有刀、剑匕首等;2、长器械,长器械主要有棍、枪、大刀等 传统器械分类:单器械、双器械、软器械 拳术:徒手演练的套路运动 一类拳术:形意拳 八卦掌 八极拳 二级拳术:通背拳 劈卦拳 翻子拳 三类拳术:地趟拳 象形拳 四类拳术:查拳 五类拳术:其他太极拳 长拳定义:是以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平衡、以及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 伏转折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拳术。
特点: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 太极拳定义:是一种柔和、缓慢、连贯、圆活的拳术 对练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和器械对练 集体演练:集体进行的徒手的、或者器械的、或徒手和器械结合的套路练习 搏斗运动( 也叫格斗):包括散打、太极推手、短兵三项 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等技术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基本手型:拳、掌、勾手 中国武术的基本内容:拳术、器械、对练、集体项目和功放技术,且以技击性为主 武术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活动中 简史了解 17 唐代长安二年开始实行武举制 戚继光的《纪效新书》 对宋以来的武艺技法和教学训练总结出较为系统的基本理论 1909 年霍元甲在上海创立精武“体操学校” ,1910 年改为精武体操会 “以提倡武术, 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为主旨” 1936 年 8 月,第 11 届在德国柏林举行,由 11 人组成的中国武术队前往表演 1950 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了武术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运动 1953 年在天津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 ,武术是这次大会的主要 内容 1956 年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 1986 年 3 月,经国务院的批准在北京正式成立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主持全 国的武术工作、 1995 年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1982 年 12 月,在北京首次召开全国武术工作会议,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 最重要的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 1986 年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武术训练工作座谈会,明确提 出“突出项目特点,加强攻防技能,严格动作规格”的武术 技术训练发展 方向 1957 年第一次把武术列为国家体育竞技项目 1983 年武术第一次进行了挖掘整理出来了,经历了将近 10 年 自 1958 年国家体委制定了第一部以长拳、太极拳、南拳为竞赛内容的《武术竞赛规则》 至 20 世纪 90 年代制定的竞赛规则,武术竞赛规则历经了 7 个版本 商周时代的军事训练是以田猎、武舞为主 田猎:训练各种武器的使用和马车的驾驭,是纳身体、战术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训练 武舞是以实战的格杀经验,根据一定层次来训练,是古代武术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是 由支离破碎向系统化演进的象征也是武术套路的祖始 1985 年 8 月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在中国西安举行 1990 年 10 月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1987 年 9 月在日本横滨成立了“亚洲武术联合会” ,并举行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
武术的思想渊源:采自中国的古典哲学 1927 年中央国术管在南京成立 武术特点:技击特点、民族特点 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 的道德品质 传统武德的伦理精神是由儒家的德行、道家的道心和释家的佛性构成武德作为中国 传统伦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道德精神表现实质上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在武术领域内 的体现它的内容虽然随着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而不断补充和丰富,但其本质仍表现 为:仁、义、礼、智、信、勇 广义的理解仁: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全部道德意识,这也是习武者最 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行的最高境界仁的基本涵义就是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仁的核心是孝悌,要求武林中人具有师慈徒孝、兄贤弟恭、朋 亲友爱忠、恕则为仁之方要求习武者们忠于师门就是要忠于事业, 民族和社稷,要和人为善,以爱人之心宽恕他人,求及安宁、祥和 义为行善之本在武德中还可以理解为“仁”是通过“义”的环节过度到 人的道德行为 “义”是依“仁”而行的方法、途径和标准, “义”在武德 中还可以理解为秩序、等级 “义者,宜也” ,就是习武者的言行举止要和 自己的身份相称。
君臣父子、师徒兄弟的纲常不能乱,这是武林中人心中 圣神不可侵犯的人伦 礼:礼来自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仁义道德的节度及由此产生的待人接物的 礼节仪容武林界对“礼“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并由此衍生一系列具 体的、形式化的礼仪,直接付诸于习武者道德践履,作为其行为的文饰 “礼”还直接包括制裁制度,对违背“礼”的人要给予处罚 “礼”在武德 中具有实践意义,它不但告诉习武者“应该做社么” ,而且还告诉其“该怎 么做” ,是“仁”和“义”向行为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 智:当习武者有了武德情操和礼仪规范后,还须有自觉的道德意识,这就 是“智” “智”的功能就是认识“仁” “义” ,并保证它的实践它根源于 人们的是非判断之心,其功用在于体人生,知人伦,明是非,辨善恶,只 有如此才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做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侠义之人 信:“信,诚也” ,就是说做人要诚实,守信用,诚守诺言是武林传统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实践诺言,不失信于人,不畏艰难险阻,甚至甘 愿牺牲生命,只身赴死的事迹,历代多有所闻可见,守信重诺是武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勇:武德中的“勇”既是道德标准又是行为实践。
但“勇”又有“大勇” 和“小勇”之分武德提倡的是“大勇” ,指的是通晓仁义道德,明白是非 之后,果断采取的举止行为为国为民,匡扶正义,除暴安良,惩恶扬善, 劫富济贫等,即为“大勇”之举,在武林中是被极力推崇和效仿的为私 利或意气用事而逞强斗狠,则被视为“小勇” ,也称做“匹夫之勇” ,为武 林中人所不屑 抱拳礼:国际武术礼,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礼节,本着和平和友谊为宗旨,并被赋 了新的含义 武术的作用:1、提高素质、强体防身 2、提高毅志、培养品德 3、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4、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五步拳:1、预备式 2、左弓步搂手冲拳 3、弹腿冲拳 4、马步架打 5、歇步下冲拳 6、提膝穿掌 7、仆步穿掌 8、虚步双挑掌 9、收势 冲拳力点:拳面 推掌力点:掌根 武术教学的特点:1、以基本功基本动作为主,注重直观教学 2、强调动作规格,解释动作攻防特点 3、突出不同拳中的竞技风格,注重内外兼修 4、提高演练技巧 武术的价值:健身价值、技击价值、教育价值、观赏价值 武术的基本练习:基本功练习、基本技术练习 武术基本功:手型、步型、手法、步伐、腿法(包括:直摆型、屈伸型、扫腿) 、功 (包括:肩、臂、腰、腿) 、平衡、跳跃、蝶扑、滚翻 武术教学过程:1、传授技术、接受技术2、组织练习、进行练习3、检查错误、巩固提高4、考试,独立演练阶段 武术裁判分类:三种,ABC。
A、动作质量(5 分)减分值 B、演练水平(3 分)加分值 C、动作难度(10 分) 武术场地:14*8m 武术演练时间规定:不少于 1 分 20 秒 传统武术演练时间规定:不少于 1 分钟 武术裁判员职责:1、服从裁判长的领导,参加裁判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2、认真执行规则,进行独立评分,并做好详细记录 3、A 组裁判员负责整套动作质量评分 4、B 组裁判员负责演练水平评分 5、C 组裁判员负责动作难度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