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学]茶树栽培学-2-4.ppt

89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55287856
  • 上传时间:2018-09-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49MB
  • / 8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 茶树生物学特性,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 茶树形态特征 茶树总发育周期 茶树年发育周期,1 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界 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门 种子植物门(Sperma tophyta) 亚门 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 纲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目 山茶目(Theales) 科 山茶科(Theaceae) 亚科 山茶亚科(Theaideae) 族 山茶族(Theeae) 属 山茶属(Camellia) 种 茶种(Camellia sinensis),茶树学名,Camellia sinensis (L.) O.kuntze,,,,,,,,,,,,,德国植物学家孔采,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第一字母,,,,,,茶树定名者的姓名,种名:中国种,属名:山茶属,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2 茶树形态特征,2.1 茶树的根系 2.2 茶树的茎 2.3 茶树的芽 2.4 茶树的叶 2.5 茶树的花 2.6 茶树的果实与种子,2.1 茶树的根系—根的种类,按根的发生部位 定根:由胚根发育而成的主根及各级侧根。

      不定根:由茶树茎、叶、老根或根颈处发生的根 如扦插苗形成的根根系的组成,主根:由胚根发育向下生长形成的中轴根,有很强的向地性,向土壤生长可达1-2米,甚至更深 侧根:由主根上发生的根按螺旋线状排列,呈现层状结构 主根和侧根的作用为固定、贮藏和输导的作用 吸收根:侧根前端呈乳白色的根,其表面密生根毛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吸收少量CO2,寿命短 根毛:吸收水分和养料的部位不同生育时期茶树的根系形态,一年生根系 二年生根系 壮年期根系 衰老期根系,直根系,过渡型分生根系,分生根系,丛生根系,根的外部形态,直根系,丛生根系,分生根系,丛生根系,根系具有向肥性、向湿性、忌渍性和向土壤阻力小的方向生长 生产上,改进田间管理,提高肥力,改良土壤结构,给根系创造良好的条件,是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2.2 茶树的茎—外部形态,根据分枝部位不同,将茶树分成三个类型: 乔木型:植株高大,有明显主干 小乔木型:植株较高大,基部主干明显 灌木型:植株较矮小,无明显主干茶树树型分类,小乔木型,乔木型,灌木型,茶树树冠类型,根据分枝角度不同,将茶树树冠分成三种类型: 直立状:分枝角度小(≤35°),枝条向上紧贴,近似直立。

      披张状:分枝角度大(≥45°),枝条向四周披张伸出 半披张状:分枝角度介于直立状和披张状之间茶树树冠类型,直立状,半披张状,披张状,茶树枝条分类,茶树枝条按位置和作用分: 主干:由胚轴生育而成,指根颈至第一级侧枝的部位 侧枝:从主干枝上分生出的枝条 一级侧枝 骨干枝 粗度是茶树骨架健壮的指标 二级侧枝 细枝(生产枝) 枝冠面上生长营养芽的枝条,对形成 新梢的数量和质量有明显的影响茶树枝条分类,主干,,生产枝,一级骨干枝,二级骨干枝,茶树枝条分类,枝条:着生叶的成熟茎 新梢:未木质化的嫩枝 未成熟梢:正在伸长展叶的新梢 成熟梢:停止展叶的新梢 判别新梢是否成熟的标准:芽头是否形成驻芽 区分枝条与新梢的标准:茎的木质化程度,,不同生物学年龄枝条的区分,1年以内枝梢:表皮青绿→浅黄→红棕(半木质化程度) 1年生枝条: 茎上出现皮孔,形成裂纹,俗称麻梗 2-3年生枝条:呈浅褐色 3年以后枝条:浅褐色→褐色→褐棕→暗灰→灰白,茶树分枝方式,茶树分枝有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两种形式 单轴分枝:顶芽生长占优势,侧芽生长弱于顶芽,主干明显 合轴分枝:主干的顶芽生长到一定高度后停止生长或生长缓慢,由近顶端的腋芽生长取代顶芽的生长,形成侧枝,新的侧枝生长一段时间后,顶芽萎缩又由腋芽生长,渐形成多顶性能,依此发展,使树冠呈现开展状态。

      茶芽分类 叶芽:发育为枝条 定芽 顶芽:生长在枝条顶端的芽 腋芽:生长在叶腋的芽 不定芽(潜伏芽):在茶树茎及根颈处非叶腋处长出的芽 花芽:发育为花2.3 茶树的芽,顶芽和腋芽,,由腋芽萌 发的新梢,顶 芽,不定芽的发生,茶芽外部形态,茶芽分类 按形成季节分: 冬芽:芽较肥壮,秋冬形成,春夏发育,外部包有鳞片3-5片,表面着生茸毛 夏芽:芽细小,春夏形成,夏秋发育 按生理状态分: 休眠芽(越冬芽):低温或日照变短,使芽被迫处于休眠状态,多秋季形成; 休止芽:生长季节中部分芽不能继续展叶,俗称“驻芽” 活动芽:正在膨大或展叶的芽2.4 茶树的叶—外部形态,叶的分类: 鳞片:无叶柄,质地较硬,呈黄绿或棕褐色,表面有茸毛与蜡质,随着茶芽萌展,鳞片逐渐脱落 鱼叶:形似鱼鳞而得名叶柄宽而扁平,叶缘一般无锯齿,或前端略有锯齿,侧脉不明显,叶形多呈倒卵形,叶尖圆钝每轮新梢基部一般有鱼叶1片,多则2-3片,但夏秋梢基部无鱼叶 真叶:,真叶的外部形态,茶树叶片的基本特点: 主脉明显,侧脉呈≥45°角伸展至叶缘2/3的部位,向上弯曲与上方侧脉相联接 叶缘有锯齿,叶基部无锯齿呈鹰嘴状,一般16-32对,随着叶片老化,锯齿上腺细胞脱落,并留有褐色疤痕。

      嫩叶背面着生茸毛5 叶尖略有凹陷 6不完全叶:无托叶,叶的外部形态,真叶的形态特征: 形态:圆形、倒卵形、椭圆形、长椭圆形、披针形 叶色:淡绿、绿、浓绿、黄绿、紫绿 叶尖:急尖、渐尖、钝尖、圆尖是茶树分类依据之一 叶面:平滑、隆起、微隆叶面隆起是优良品种特征 光泽:强、弱光泽性强属优良特征 叶缘:平展、波浪 叶质:厚、薄、柔软、硬脆真叶的外部形态,圆尖,急尖,渐尖,钝尖,圆形,倒卵形,椭圆形,长椭圆形,2.5 茶树的花—外部形态,着生部位:叶腋间; 着生数量:1~5个或更多 着生方式:单生、对生或丛生;花轴:短而粗,属假总状花序,花的外部形态,,花的外部形态,① 花萼:5~7个萼片萼片近圆形,绿色或绿褐色,起保护作用,受精后,萼片向内闭合,保护子房直到果实成熟也不脱落 ② 花冠:白色,少数呈粉红色由5~9片花瓣组成,分2层排列,花冠上部分离,下部与雄蕊外面一轮合生在一起,花谢时,花冠与雄蕊一起脱落 ③ 雄蕊:有200~300枚,每个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有4个花粉囊,内含无数花粉粒花粉粒为圆形单核细胞 ④ 雌蕊:由子房、花柱和柱头三部分组成柱头3~5裂,开花时能分泌黏液,使花粉粒易于黏着,而且有利于花粉萌发。

      柱头的分裂数目和分裂的深浅可作为茶树分类的依据之一花柱是花粉进入子房的通道雌蕊基部膨大部分是子房,内分3~5室,每室有4个胚珠,子房上大都着生有茸毛,也有少数无茸毛的茸毛的有无,也是茶树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⑤ 花柄,2.6 茶树的果实与种子—外部形态,茶果为朔果,成熟时果壳开裂,种子落地 果皮未成熟时为绿色,成熟后变为棕绿或绿褐色果皮光滑,厚度不一,薄的成熟早,厚的成熟迟 茶果形状和大小与茶果内种子粒数有关,一般一粒为球形,二粒为肾形,三粒为三角形,四粒为方形,五粒为梅花形3 茶树总发育周期,3.1 种子期 3.2 幼苗期 3.3 幼年期 3.4 成年期 3.5 衰老期,3 茶树总发育周期,茶树总发育周期:指茶树一生的生长、发育进程 茶树生物学年龄:茶树在自然生活下的一生年龄种子,青年,营养体,幼苗,幼年,壮年,衰老,死亡,,,,,,,,,,,,,,,,,复壮,2018/9/27,,,,各生育时期的划分,种子期:从受精的卵细胞(合子)发育形成种子到茶子萌发前 幼苗期:指从茶子萌发到茶苗出土,第一次生长休止时为止或从营养体再生至形成完整植株止,这段时间,大约历时4~8个月。

      幼年期:从第一次生长休止到茶树正式投产这一时期约为3 ~4年 成年期:指茶树正式投产到第一次进行更新改造时为止(亦称青、壮年时期)这一时期约20 ~30年左右 衰老期:指茶树从第一次更新到整个植株死亡为止这一时期可达数十年 茶树的一生可达100年以上,而经济生产年限一般只有40 ~60年3.1 种子期,种子期:从受精的卵细胞(合子)发育形成种子到茶子萌发前可分为二个阶段: 茶籽发育成熟阶段:茶子在母体上逐渐生长发育,个体不断增大,随着物质的转化,茶子内糖逐渐转化为淀粉,脂肪积累增加, 含水量减少,内含物增加,外果皮色泽加深茶子发育成熟 茶子采收后的贮藏阶段:茶子一般在霜降前后采收3.2 幼苗期,指从茶子萌发到茶苗出土,第一次生长休止时为止或从营养体再生至形成完整植株止,这段时间,大约历时4~8个月 有性繁殖:种子直播 无性繁殖:短穗扦插,茶籽萌发过程,① 茶籽吸水膨胀,种壳破裂; ② 胚根伸长,向下生长; ③ 子叶柄伸长,子叶张开,胚芽伸出种壳向上生长; ④ 胚芽向上生长过程中,依次展开2 ~ 4片鳞片、鱼叶和3~7片真叶; ⑤ 顶芽形成驻芽,进入第一次生长休止期营养特点: 单纯由子叶供给营养。

      出土前) 子叶的营养养和根系吸收营养和叶片进行 光合作用(自养)(出土后) 生长特点:地下部生长优于地上部,1-2倍;主干和主根分枝很少地上高:5-10cm;根系长10-20cm 栽培管理重点:促进茶子萌发(温度、水和空气) 土壤养分丰富,,异养,双重营养,,自养,无性繁殖—扦插,营养特点 在生根以前主要依靠茎、叶中贮藏的营养物质 生根后根系吸收水分、矿质营养 管理重点:(保证全苗、壮苗) 及时供水; 搭建塑料小棚,保湿; 遮荫,减少叶片蒸腾作用,,3.3 幼年期,从第一次生长休止到茶树正式投产这一时期约3 ~4年 生长习性 营养生长旺盛,占绝对优势 枝条的分枝方式为单轴分枝,根系为直根系 根系和枝条均迅速扩大;约3 年前后开始开花、结果 管理重点 抓好茶树的定型修剪,培养粗壮的骨干枝,形成浓密的分枝树型,为高产优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强土壤管理,形成较深的根系 增施磷、钾以养为主,后期以采代剪,3.4 成年期,指茶树正式投产到第一次进行更新改造时为止(亦称青、壮年时期),约20 ~30年左右,是茶树一生中最有经济价值的时期 生长习性 茶树由营养生长为主,转变为营养和生殖生长并重 地上部分枝由单轴分枝 合轴分枝 单轴分枝(徒长枝) 地下部根系由直根系 分枝根系 丛生根系 树冠和根系在前期呈现离心生长,后期呈现向心生长 后期:在树冠面上形成鸡爪枝,在根颈处出现徒长枝,,,,,2018/9/27,茶树分枝(树冠形成过程),,,单轴分枝,合轴分枝,2018/9/27,茶树分枝层次结构,形态平衡层,级次平衡层,级次平衡层(重剪后),分枝级数多,以合轴分枝为主 自疏现象,离心生长,2018/9/27,茶树树冠的离心生长与向心生长,3.4 成年期,管理重点 在投产初期,注意采养结合,培养树冠,扩大采摘面 加强肥培管理,特别是N素,使茶树保持旺盛的树势; 采用轻修剪和深修剪交替进行的方法,更新树冠,整理树冠面,清除树冠内的病虫枝、枯枝和细弱枝; 保护徒长枝,以促进树冠更新。

      采用农业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3.5 衰老期,指茶树从第一次更新到整个植株死亡为止这一时期的长短因管理水平、环境条件、品种的不同而异一般可达100年以上,而经济生产年限一般为40~60年 生长习性 地上部骨干枝衰老或干枯,根颈处萌发徒长枝和不定根(丛生根) 自然更新或人工更新(重修剪和台刈),仍可复壮,3.5 衰老期,管理重点 更新修剪后要加强肥培管理(深翻改土,施入有机肥,增施K、P),延缓衰老进程; 进行定型修剪,培养树冠 经数次台刈更新后,产量仍不能提高的,应及时挖除改种,4 茶树的年发育周期,4.1 年生育规律的特点 4.2 茶树枝梢的生长发育 4.3 茶树根系的发育 4.4 茶树的开花结实 4.5 茶子的萌发过程,2018/9/27,生长的周期性: 生长缓慢 生长加快 渐渐减弱 相对停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