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理论力学》复习要点.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383670862
  • 上传时间:2023-02-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4.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理论力学》复习要点汇总静力学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的科学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教学目标: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和正确画出受力图知识结构:1、 基本概念:力、刚体、约束和约束力的概念2、 静力学公理: (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多边形法则)注意:与力偶的区别(2)二力平衡公理;(二力构件)(3)加减平衡力系公理;(推论:力的可传性、三力平衡汇交定理)(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5)刚化原理3、常见约束类型与其约束力:(1)光滑接触约束——约束力沿接触处的公法线; (2)柔性约束——对被约束物体与柔性体本身约束力为拉力; (3)铰链约束——约束力一般画为正交两个力,也可画为一个力; (4)活动铰支座——约束力为一个力也画为一个力; (5)球铰链——约束力一般画为正交三个力,也可画为一个力; (6)止推轴承——约束力一般画为正交三个力; (7)固定端约束——两个正交约束力,一个约束力偶4、物体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1)画出所要研究的物体的草图; (2)对所要研究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3)严格按约束的性质画出物体的受力注意点:(1)画全主动力和约束力;(2)画简图时,不要把各个构件混在一起画受力图;(3)灵活利用二力平衡公理(二力构件)和三力平衡汇交定理;(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及平面任意力系教学目标: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的计算方法知识结构:1、平面汇交力系: (1)几何法(合成:力多边形法则;平衡: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2)解析法(合成:合力大小与方向用解析式;平衡:平衡方程,)注意点:(1)投影轴尽量与未知力垂直;(投影轴不一定相互垂直) (2)对于二力构件,一般先设为拉力,若求出负值,说明受压2、平面力对点之矩——,逆时针正,反之负注意点:灵活利用合力矩定理3、平面力偶系: (1)力偶:由两个等值、反向、平行不共线的力组成的力系 (2)力偶矩:,逆时针正,反之负 (3)力偶的性质:[1]、力偶中两力在任何轴上的投影为零;[2]、力偶对任何点取矩均等于力偶矩,不随矩心的改变而改变;(与力矩不同)[3]、若两力偶其力偶矩相等,两力偶等效;[4]、力偶没有合力,力偶只能由力偶等效 (4)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平面任意力系教学目标: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力系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平面桁架的内力知识结构:1、力的平移定理:把力向某点平移,须附加一力偶,其力偶矩等于原力对该点的力矩2、简化的中间结果: (1)主矢——大小:;方向:,。

      (2)主矩3、简化的最后结果: (1)主矢——[1]、,合力,作用在点;[2]、,合力,作用线距点为 (2)主矢——[1]、,合力偶,与简化中心无关;[2]、,平衡,与简化中心无关4、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1)平衡条件——、 (2)平衡方程——[1]、基本式:、、; [2]、二矩式:、、,、连线不垂直于轴; [3]、三矩式:、、,、、三点不得共线5、平面平行力系平衡方程: (1)、,轴不垂直力的作用线;(至少有一个力矩方程) (2)、,、连线不与各力平行注意点:(1)矩心应取在多个未知力的交点上;(2)投影方程和力矩方程中的正负号; (2)平衡方程的写法:,不可写成、、或6、静定与超静定问题——比较未知量个数与独立平衡方程的个数7、平面简单桁架内力计算——(1)节点法(平面汇交力系)、(2)截面法(平面任意力系)第三章、空间力系教学目标:掌握空间力系的简化与平衡力系的求解方法,会计算物体的重心知识结构:1、力在轴上的投影——直接投影法、间接(二次)投影法2、空间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三个独立方程)3、力对点之矩、力对轴之矩——对点,对轴 等;力对点的矩矢在过该点的轴上的投影等于力对该轴的矩。

      4、空间力偶系——合成与平衡5、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1)中间结果: [1]、主矢——大小:;方向:等 [2]、主矩(2)最后结果: [1]、主矢——[a]、,合力,作用线过简化中心;[b]、、,合力,作用线距点为;[c]、、,力螺旋,中心轴过点 [2]、主矢——[a]、,合力偶,与简化中心无关;[b]、,平衡,与简化中心无关6、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1)平衡条件——、 (2)平衡方程——、、、 、、3)、空间平行力系平衡方程:、、等7、重心确定方法:(1)利用对称性:在对称轴、对称面或对称中心上; (2)分割法(负面积法):等;——三角形的重心、半圆的重心 (3)实验法:悬挂法,称重法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的几何性质(轨迹、运动方程、速度和加速度等)的科学第五章、点的运动学教学目标:能够熟练地计算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知识结构:1、 研究内容——研究点相对某参考系的几何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包括点的运动轨迹、运动方程、速度和加速度2、 研究方法:(1)直角坐标法——、、等 直角坐标法是较为一般的方法特别是点的运动轨迹未知的情形;可能考大题第六章、刚体的简单运动教学目标:能熟练计算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正确计算轮系的传动比。

      知识结构:1、刚体的平行移动(平移): (1)定义:在刚体内任取一直线段,在运动过程中这条直线段始终与其初始位置平行; (2)分类:若刚体内各点的轨迹为直线,则称为直线平移; 若刚体内各点的轨迹为平面曲线,则称为平面曲线平移; 若刚体内各点的轨迹为空间曲线,则称为空间曲线平移;2、刚体的定轴转动: (1)定义:刚体在运动时,其上或其扩展部分有两点保持不动 (2)刚体定轴转动的整体运动描述: [1]、转动方程——;[2]、角速度——,[3]、角加速度——,轮系的传动比——主动轮I与从动轮II的角速度的比值;正号表示两轮为同向转动,负号表示两轮为反向转动第七章、点的合成运动教学目标:能正确选取动点、动系,分析三种运动,掌握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知识结构:1、 研究同一点相对两个不同参考系的运动之间的关系2、 定性分析:(1)动点——合成运动的研究对象;(2)参考系——[1]、定参考系:习惯上把固结在地球上的参考系称为定系; [2]、动参考系:把相对定系做运动的参考系称为动系;(3)运动——[1]、绝对运动:动点相对定系的运动; [2]、相对运动:动点相对动系的运动; [3]、牵连运动:动系相对定系的运动——牵连点对定系的速度和加速度称为动点在该瞬时的牵连速度、牵连加速度。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第九章、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教学目标:能正确建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知识结构:动力学基本定律: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第二定律(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投影式***1、已知运动求力;2、已知力求运动;(3)混合问题3、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第十一章、动量矩定理教学目标:能熟练运用动量矩定理及其守恒定律求解动力学问题,会计算刚体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的动力学问题知识结构:1、质点对点的动量矩——2、质点系对点的动量矩——;对轴的动量矩—— (1)刚体平移——; (2)定轴转动——3、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 (1)平行轴定理——; (2)回转半径——或4记住三个转动惯量:[1]、均质杆对一端的转动惯量——; [2]、均质杆对中心轴的转动惯量——; [3]、均质圆盘对中心轴的转动惯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