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古诗鉴赏定势思维.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299773526
  • 上传时间:2022-05-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3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古诗鉴赏定势思维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2022年人教版高三语文】古诗鉴赏定势思维-咏物诗 适用学科 适用区域 学识点 语文 通用 适用年级 课时时长(分钟) 高三 120 咏物诗,诗歌鉴赏学识点全笼罩 掌管咏物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学习咏物诗的解题方法与技教学目标 巧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管咏物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提高咏物的综合鉴赏才能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古人很热爱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今天我们学习的正是咏物诗 二、复习预习 请鉴赏下面两首咏物诗 石灰吟 于谦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点燃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鉴赏提示: 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

      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非凡气度,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同样,从中也表示了诗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诗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梦想我们可以说,句句写石灰,正是句句写自己 三、学识讲解 学识点1 咏物诗概念 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表达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确定的感情在诗中或流露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的生活情趣 学识点2 咏物诗的类型 1、“托物言志”型这类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确定的感情如: 在狱咏蝉 骆宾王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此诗尾联“高洁”二字,是“居高食洁”的蝉性的浓缩这两句将所咏之蝉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 2、“借物抒情”型在这类咏物诗中,往往或流露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的生活情趣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中通过描写柳树的风姿,歌颂春风的神秘气力,透露出诗人对春光的喜欢之情 学识点3 咏物诗的特点 咏物诗标题一般是“咏(题)+物”的格式,如贺知章的《咏柳》、黄巢的《题菊花》;或直接以所咏之物为题,如苏轼的《海棠》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学识点4 咏物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比较、比兴、联想和想象等 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梦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概括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

      所借之物既是的梦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梦想和人格融于某种概括事物的一类诗歌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四、例题精析 咏物诗根本鉴赏方法 鉴赏咏物诗,首先要了解咏物诗词在创作时要采用“不即不离”的吟咏方法那么,什么叫做“不即不离”呢?通俗一点儿说,就是诗人在创作时,要在切合咏物,曲尽“物”的妙处的根基上来抒发的情思、感慨,而不仅仅停留在“物”上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诗,杜甫、崔涂的咏孤雁诗,姜夔的咏蟋蟀词,林逋、陆游、姜夔的咏梅诗与词,于谦的咏石灰诗,郑板桥的咏竹诗等,也都属于这类精品,不成不细心研读,以求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其次要抓居处咏之“物”的主要特点及其比喻或象征意义,也有人把这叫做有“寄托”譬如说,松与竹,它们都是常青的植物,都有耐寒的品性,都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顽强而茁壮地生存下来,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岑参《范公丛竹歌》云:“寒天草木黄尽落,犹自青青君始知这就是松与竹的最大特点,也有别于梅、兰、菊所以这二者往往成为坚贞不屈之品格,傲然直立之形象,刚正不阿之品质等的象征。

      试以郑板桥的《题竹石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为例来做个简要的分析:诗人先表现出竹子坚韧顽强的鲜明性格,即使环境再恶劣也无所畏惧;然后呈现竹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和风貌、神采诗人对竹子的这些描写既抓住了竹子的最大特色,又和自己历尽磨难的身世,耿直傲岸的性格等结合了起来 定势思维法 所谓定势思维,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阅历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对比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某类题材的诗歌,使用的意象和艺术手法、抒发的情感往往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管了这些特点和规律,便可以运用定势思维快速解决问题 信息三看法 1.看标题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2.看解释 3.看题干 【例题1】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肆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题干】1.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答案】①花与雪花 ②大自然 【解析】 用回归法,回归诗文举行斟酌。

      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那么,把“两种”和“一家”放回原句举行分析 第一空:根据上片“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可判断出来;其次空:要分析为何说雪花和梅花是“一家制作”的,鲜明是要求归纳二者的共同点 【题干】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的情感 【答案】手法:比较(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爱好和赞美之情 — 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