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王夫之的消费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ocx
4页关于王夫之的消费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摘要:王夫之的消费伦理思想以理欲合性为其理论根底,以对俭与奢及其利弊的分析为重心,以追求絮矩之道为旨归既肯定人的自然之欲的合理性又提出以理导欲主张消费的目的是促进人性的开展这一消费伦理的价值模式表达了公正无私和民本主义思想.以及对人民群众生存权益和消费需求的人文关切和道德关心论文论文关键词:王夫之:消费伦理:现代意义历史上探讨人类现实消费状况的核心范畴是节俭与奢侈中国文化传统中,“崇俭黜奢〞是消费观的主流一、“俭奢有度〞的根本消费理念王夫之也根本继承了“尚俭〞的传统.故有日:“夫俭与勤.于敬为近治道之美者也〞王夫之对俭与奢的态度是颇具辩证色彩的,且带有时代特色他在肯定“俭〞为美行之后,突然笔锋一转,提出过度节俭的流弊,“恃二者以恣行其志,而无以持其一往之意气,那么胥为天下贼俭之过也那么吝,吝那么动于利以不知厌足而必贪勤之亟也必烦,烦那么责于人以速如己志而必暴俭勤者,美行也;贪暴者,大恶也;而弊之流也,相乘以生〞四这段话是说,俭走向极端便是吝,吝便会导致过分贪利而不知足进而为满足贪心而施暴于人,勤俭本为美行但一旦以俭为名而施暴,那么是大恶王夫之既肯定了节俭为美行。
又认为由俭而生吝是大恶.由此可见,在这一思想中,蕴含了节俭也应有“度〞的辩证思维然后,王夫之又对“奢〞做出评论,“子日,奢那么不孙恶其不孙,非恶其不啬也传日,俭,德之共也俭以恭己,非俭以守财也不节不宣,侈多藏以取利,不俭莫大于是〞[31人们痛恨的是奢华.没有礼节,而非痛恨其不吝啬节俭的目的也是为了“恭己〞.即为自己必要时的“奢〞而不是让人成为守财奴可以看出.王夫之在对俭奢问题上的态度是辩证的.蕴含着显而易见的“俭奢有度〞的消费理念那么王夫之崇尚“俭奢有度〞的缘由是什么呢?消费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顺乎人性的开展既然天理与人欲均是人性.那么就既不能为“存理〞而“灭欲〞,亦不能为满足“一己之私欲〞而置“天理〞于不顾主张珍重和满足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合理欲望也有必要遵循社会道德标准为此,就要做到俭奢有度其次,从社会政治常识来讲,“俭奢有度〞会带来善果,“俭奢无度〞会酿成恶果三代之治,其详不可闻矣观聘、燕之礼其用财也,如此其费而不吝;饮、射、蒸、蜡之制,其游民也,如此其裕而不烦天子无狗马声色玩好之耽,而不以宵旦不遑者督其臣民:长吏无因公科敛、取货鬻狱之恶而不以寝处不宁者督其兆庶故皇华以劳文吏,四牡以绥武臣,扶杜以慰戌卒,卷阿以答燕游,东山咏结缡之欢,茱苜喜春游之乐,皆圣王敬以承天而下宜乎人者。
〞三代之治之所以能出现一派和谐祥和的局面皆因为圣王做到俭奢有度.“费而不吝‘裕而不烦〞,故而做到“敬以承天而下宜乎人〞接着王夫之指出吝啬与奢侈两者都是祸患无穷的,对于当政者来说吝啬不易被人所知其危害更为严重吝啬和贪婪常使少数当权者横征暴敛巨额财富,不用于社会生产,导致广阔人民的正常消费无法得到满足.社会矛盾恶化.以致人民群众揭竿而起、发动暴乱的恶果故王船山一针见血的揭露以勤俭之名聚财的本质、心态及其带来的恶果,“夫财之所大患者,聚耳天子聚之于上,百官聚之于下,豪民聚之于野聚之之实,敛人有用之金粟,置之无用之窖藏聚之之心,物处于有余而恒见其缺乏聚之之弊辇之以入者不知止,而窳之以出者无所稽聚之之变以吝陋激其子孙,而使席丰盈以益为奢侈聚之之法,掊克之蔹人日进其术,而蹈刑之穷民日极于死于是而八口无宿舂,而民多捐瘠;馈晖无趋事,而国必危亡然且日,君臣上下如此其俭与勤.而犹无可如何也呜呼劳形怵心以使金死于藏.粟腐于庾,与耳目口体争铢两以怨咨〞在王夫之看来,要防止“金死于藏,粟腐于庾〞的状况就必须鼓励正当消费王夫之又日:“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守财〞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贼此谓国不以利为利。
以义为利也〞王夫之竭力反对百官、豪民极尽聚财之能事.认为国有聚敛之臣甚于有盗贼国家当政者必须要以满足老百姓的正当需求为利,即以义为利,而不能不顾老百姓的生死,而使“金死于藏,粟腐于庾〞其中心思想不过仍然强调俭奢俱不能失中.否那么都会酿成恶果二、以“絮矩之道〞为旨归的消费伦理模式“俭奢有度〞是王夫之的根本消费理念那么何谓“有度〞?怎样才能做到“有度〞?为此.王夫之提出了嚏矩之道〞的消费伦理模式何谓“絮矩之道〞?“絮,度也矩,所以为方也〞嗍“夫所谓絮矩之道者何也?物之有上下四旁,而欲使之均齐方正,那么工以矩絮之〞王夫之又以处理人际关系为例,阐述絮矩之道重在揭示絮矩之道有推己及人、前后兼顾的特点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为絮矩之道〞旧在相差悬殊的人情好恶背后,自有一以贯穿之理(之矩)只要以此理去度人、度物,便能做到絮矩之道故民之好恶,直恁参差,利于甲者病于乙,如何能用其好恶而入父母?唯恃此絮矩之道,以整齐其好恶而平施之,那么天下之理得而君子之心亦无不安矣〞那么絮矩之道之矩从何来?又日:“民之所好,民之所恶。
矩之所自出也〞这里,王夫之指出,以“民之好恶〞为矩,即“公好恶〞,即民欲上见天理夫絮之以矩而去所恶矣,去所恶,那么必全所好矣故能絮矩者,能公好恶者也,好恶公,那么民情以得,〞嗍在消费领域更强调要满足民之正当消费需求.而不能为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而损害别人的利益.这样方能到达“物之不齐而各有所应得者犹之矩也〞l哳以“有絮矩之道,那么已好民之好,恶民之恶矣〞旧“夫愚氓之私愿固不可曲徇丽万民之同情那么不容以不达故平天下者,使人各得其应得之理.而无有不均者也〞“一国之人,为臣为民,其分之相临,情之相比,事之相与,那么上下、左右、前后尽之矣为立之道焉,取此六者情之所必至,理之所应得者以矩絮之,使之均齐方正,厚薄必出于一,轻重各如其等,那么人得以消其怨尤,以成孝悌慈之化,而国乃治矣〞不仅如此.王夫之还要求当权者主动与民论絮矩之道而非自絮矩以施民,主动关心人民的疾苦解决人民正当的生活欲求,“务在与民同好恶.而不专其利.皆推广絮矩之意也能如是,那么亲贤乐利,各得其所,而天下平矣〞刚“斯能絮民心之好恶以为矩,而人心属之,天命归之,道得而无不得矣;如其骄以自用,而不诚于求贤,泰以自侈,而不节以散财,那么心为私蔽,情为私乱,斯不能絮民心之好恶以为矩。
而人心离之,天命去之,道失而无不失矣〞所以王夫之说,当权者.能做到絮民心之好恶,便天下太平,否那么国无宁日,“絮矩而民情以亲,不絮矩而民情以叛,民心之合离.而国势之兴之系焉〞故所谓絮矩之道不过是“好民之所好恶民之所恶〞这是王夫之整个伦理思想的价值核心.运用于消费领域.那么必然要求每个人在消费过程中应该也以絮矩之道律己.最低限度应该遵循无害于他人、社会的原那么最高的伦理要求便是做到.与民同好恶.以自己的正当消费促进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增进,表达有益原那么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俭奢有度〞,这个“度〞,便是“公好恶〞王夫之对节俭与奢侈的评价最终要以絮矩之道为旨归三、王夫之消费伦理的现代价值王夫之俭奢有度的消费理念以及以絮矩之道为旨归的消费伦理模式,可以说是超越于船山本身所处的时代.而对消费作了前瞻性的预测.充分显示了船山消费伦理思想“珍生〞与“主动〞的启蒙精神.于21世纪的市场经济社会仍然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总结起来,船山的消费伦理思想对当今社会具有如下几点价值首先,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开展王夫之在俭与奢问题上的根本观点是,反对由俭而至吝,反对由奢而至不孙,坚持适度、絮矩的节俭与奢而市场经济本质上说是一种需求导向型经济,其开展的内在动力便是人们的欲望与需求.因此适当刺激和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可以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开展王夫之认为“俭为恭己非为守财〞的观点.就是要求满足个体的正当需求王夫之认为当权者要以“絮矩之道〞之民,以民之好恶为公好恶,好民之所好,恶民之所恶也是要求社会采取各种方法满足人们的合情合理的消费需求这种观点可以刺激消费为扩大再生产鸣锣开道但是如果对人们的消费需求放任自流不加任何限制.那么必然会导致社会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环境污染,加剧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甚至可能误导生产开展方向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秩序所以,王夫之在肯定人民正常的消费欲望获得满足的同时,还要求节制自己的消费欲望,提倡“以理导欲〞“以理制欲〞.提倡“俭奢有度〞的消费方式这对于引导市场经济健康开展大有裨益其次,有助于抑制消费主义思想20世纪末开始,西方消费主义思想通过各种途径已经开始在中国消费群众心理渗透.人们崇尚超前消费.把消费当作衡量自身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当作生活的最高目标,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体的正当生活需要.使人陷入异化消费之中而无以自拔王夫之主张消费符合人性需要但同时也只能符合人性需要要有利于人性的健康开展他认为.人既要有正当的物质消费以厚生.同时又要用社会的以“絮民之矩〞而来的道德伦理标准约束自己.使之沿符合人的健康方向开展。
认真思考船山的先进消费理念,并对之作深入的阐述、开展和广泛传播,对抑制今天的消费主义、引导人们树立健康消费理念,具有不可或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最后,有助于增强消费主体的道德责任意识当今社会,由于经济的快速开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陶醉于物质满足所带来的惬意之时.却往往忘记了对他人.对社会应负担的道德责任出现的问题是,有些人在进行个人消费时.往往以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利益为代价王夫之的絮矩之道的消费伦理模式那么对消费主体提出了道德诉求强调“好民之所好.恶民之所恶〞,在满足自己欲求之时,也要不损害他人社会利益做到无害,这是消费者最低的道德底线,在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之时还要能促进他人、社会利益的共同开展做到有益,这是消费者应该尽到的高限度的社会责任王夫之的消费伦理思想以理欲合性为其理论根底.以对俭与奢及其利弊的分析为重心以追求絮矩之道为旨归.既肯定人的自然之欲的合理性又提出以理导欲.主张消费的目的是促进人性的开展这一消费伦理的价值模式表达了公正无私和民本主义思想.以及对人民群众生存权益和消费需求的人文关切和道德关心这对于我们建构具有民族精神且具时代特色的消费伦理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