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语文阅读训练之毕淑敏作品练习:城里人与乡下人.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金诺****简谱
  • 文档编号:299850622
  • 上传时间:2022-05-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语文阅读训练之毕淑敏作品练习:城里人与乡下人 最近几个月来,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餐饭,是在乡间的小山村 正午时,背靠着池塘,在秫秸搭成的简易凉棚下,主人端上自家种的玉米和土豆,还有刚刚从水中打捞的半尺长的鱼,架在炭火上烤熟那条鱼从中间被剖开,平铺在红红的火焰上,一条好像变成了两条浑身披盐挂霜,硬而微黄,好似生了薄锈的盔甲吃到嘴里,鱼刺和鱼肉都是干脆而火爆的,“咯吱吱”,似嚼着一袭土色的蓑衣 我问主人,“用了什么调料?” 老大爷嘬着旱烟嘴,含混地回答:“盐rdquo; 我说:“还有呢?” 主人吐出一口烟雾,清晰地答:“没有了rdquo; 我不相信地反问:“没有花椒、大料?没有豆豉、辣椒?没有蚝油、香叶?没有……” 主人打断我:“你说的那些都没有,光是盐rdquo; 我说:“今天才知道,盐是这样好吃啊rdquo; 主人就笑了,说:“你这个人啊,整岔了。

      盐并不好吃,好吃的是我们给自己预备的这些个物产乾隆年间老一辈子怎么着种,咱现在还是怎么着种我们给自己吃的东西,用的是土法,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更没有激素rdquo;说到这里,他沧桑的脸上露出一点点不怀好意的浅笑,说:“有件事,我一直整不明白,总想找个不见怪不爱生气的城里人打听打听rdquo; 我说:“您打听吧,我不见怪也不生气rdquo; 老人家清了清嗓子,说:“我们在庄稼和菜叶上,用了那么多化肥和农药,眼看着活蹦乱跳的虫子眨眼间就扑拉拉死了一地,可你们城里人一年到头吃的就是这种粮食和菜,怎么到如今还没有被药死呢?”他原本就有地方口音,因为踌躇加之不好意思,让方言味变得更加浓厚ldquo;药死”这个词,在他的发音里,说成“约死”我听懂了他的话,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第一个反应是为自己吞下那么多的农药和化肥加激素却“‘约’而不死”,依然活蹦乱跳地大吃东西而深感惭愧我说:“抱歉啊,我也不知道自己至今为什么还没有被‘约死’……” 在一旁偷听我们对话的一个小伙子,挺身而出解了我的围。

      他说:“早年间有一个广告,唱的是‘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记得吗?人就像害虫打了农药,有些人生了癌症等恶病死了,有的就产生了抗药性,不死你们这些不死的人,就像活下来的害虫,有了抗体,反倒更坚强了rdquo; 周围的人偷听到我们的话,七嘴八舌道:“是啊,是这样你看蟑螂,你看老鼠,不是一直被各种药饵毒杀吗?绝了吗?没有!越杀越多城里人也跟它们似的,毒不死的rdquo; 我拿捏不准自己作为城里人的一员,在农药和化肥的围攻浸淫中,至今活着,是该自豪还是该悲哀呢? “我们从来不吃给城里人准备的东西我们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卖给城里人的东西,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今天给你们吃的,就是平日留给俺们自己吃的东西rdquo;老人家非常热情地说我望着他善良而沧桑的脸,心中满是惘然 泾渭分明地把种粮的人和吃粮的人齐刷刷分开,给自己留下清洁的食品,然后用慢性毒药去“约”他人,这是生存的智慧还是蓄意的谋杀? 我不敢生出责备老人的意思,倘若自己是农人,很可能也出此下策面对现今中国的普遍现象,无奈,只得寄希望能变成杀不死的青虫。

      前两天看报纸,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62%以上可否这样说:大部分中国人现在吃的食品,其实是那少部分人不喜欢吃,不屑于吃,也不敢吃的 想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那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曾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现今在“吃”这个天大的问题上,怎么美德尽失? 分手的时候,老人很开心地告诉我们,他的一双孙儿女都考上了大学,以后也要成为城里人了 11.请从主题、语言、情节等角度,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6分) 12.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没有花椒、大料?没有豆豉、辣椒?没有蚝油、香叶?没有……(3分) (2)我望着他善良而沧桑的脸,心中满是惘然3分) 13.“老农”作为乡下人的代表,请简要分析他的人物形象6分) 14.文章以“城里人与乡下人”为题,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1.(1)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借乡下人在留于自己的和卖给城里人的食品上的截然不同的做法,揭示了中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2)质朴、实在的语言风格,乡下人的语言坦诚、口语化、乡土气息浓。

      3)本文情节简单,文章写了我在乡下的一次聚餐,主要通过我和“老农”的对话,了解“乡下人”的心理状态,从而引发我社会深层的思考,从现象到本质地揭示了文章主旨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2.(1)运用连续的反问句,表达了我极度惊异之情,写出烤鱼的美味可口,为下文的故事情节作铺垫修辞手法1分,内容概括1分,结构上作用1分) (2)“善良”是指老人的淳朴和对我的热情款待;(1分)“沧桑”写出了老人饱经世事的艰辛和世故;(1分)“惘然”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对善良的老人做出这种不义之举的困惑,同时又引出自己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发人深思1分) 13.(1)热情好客:用自己用的食物热情接待我们ldquo;今天给你们吃的,就是平日留给俺们自己吃的东西”(2)率直实在:对我们城里人不隐瞒,说明真相ldquo;我们从来不吃给城里人准备的东西我们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卖给城里人的东西,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rdquo;(3)狭隘自私:有着很强的小农意识,把清洁的食品留给自己,把用了化肥、农药、激素的食品卖给他人。

      ldquo;他沧桑的脸上露出一点点不怀好意的浅笑”“我们给自己吃的东西,用的是土法,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更没有激素rdquo;(4)表里不一,向往“城里人”生活,他一面在做着损害“城里人”的事,一方面从灵魂深处向往“城里人”的生活,文章结尾“老人很开心地告诉我们,他的一双孙儿女都考上了大学,以后也要成为城里人了”,弄不明白城里人和乡下人原本是一体的具有明显的反讽意味,发人深省 (答出三点即可,没有扣文本简要解释酌情扣分) 14.以“城里人与乡下人”为题,因为:(1)文章两个主要人物“我”与“老农”,一个是城里人,一个是乡下人,故事发生在我们身上;(2)以小见大,文章揭示的问题不是我和老农间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城里人”与“乡下人”有着很重的隔膜,是两个绝对对立人群,拉大了“城里人”与“乡下人”的距离,发人深思,深化了主题。

      3)篇末点旨,文章结尾写道老人开心地告知我他的一双儿女也将成为城里人这一细节,除了对上文老人的言行、思想给予反讽以外,更主要是引发人们的深思:城里人与乡下人原本是休戚相关的同一体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