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鉴赏.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38463364
  • 上传时间:2018-05-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鉴赏 原诗 译诗白日沦西河(阿) ,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 太阳徐徐落入西山,明月缓缓走出东岭 万里明月清辉四射,浩荡夜空闪闪发亮 丝丝寒风轻轻叩门,夜深才觉枕席寒冷 气候变化始知换季,难以成眠才晓夜长 倾吐愁思无人应和,独自举杯与影对饮 无情日月弃我远去,空有壮志无处施展 耿耿于怀忧伤悲泣,捱到天亮内心动荡陶渊明的诗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即对生命本身之深刻 省察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其意义乃是长育的 《杂诗》第二首与第五首,所写光阴流逝、 自己对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业无成、生命之价值尚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就具有此种意 义白日沦西阿,索月出东岭迢迢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阿者,山丘素者,白也 荡荡者,广大貌景通影,辉与景,皆指月光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廓大光明之境 界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西阿东岭,万里空中,极写四方上下往古来 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此一幅境界,即为一宇宙而荡荡辉景,光明澄澈,此幅廓 大光明之境界,实为陶渊明襟怀之体现。

      由此四句诗,亦见陶渊明笔力之巨日落月出, 并为下文“日月掷人去”之悲慨,设下一伏笔西阿不曰西山,素月不曰明月,取其古朴 素淡不妨比较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 关 ”虽然境界相似,风格则是唐音那“明月”二字,便换不得“素月” “风来入房户, 中夜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上四句,乃是从昼去夜来之—特定时分,来暗示 “日月掷入去”之意,此四句,则是从夏去秋来之一特定时节,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 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气候之变易,遂领悟到季节之改移以不能够成 眠,才体认到黑夜之漫长种种敏锐感觉,皆暗示着诗人之一种深深悲怀 “欲言无予和, 挥杯劝孤影 ”和念去声,此指交谈挥杯,摇动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欲将 悲怀倾诉出来,可是无人与我交谈只有挥杯劝影,自劝进酒而已借酒浇愁,孤独寂寞, 皆意在言外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大约即是从陶诗化出不过,陶诗澹荡而深沉,李诗飘进而豪放,风味不同 “日月掷人 去,有志不获骋 ”此二句,直抒悲怀,为全诗之核心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 片刻,生命渐渐感到有限,有志却得不到施展。

      本题第五首云:“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 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 《饮酒》第十六首云:“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可见 陶渊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济天下,其根源乃是传统文化志,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 之价值不能够实现,此实为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诗中掷之一字,骋之一字,皆极具力度感唯骋字,能见出志向之远大;唯掷字,能写出日月之飞逝日月掷人去愈 迅速,则有志不获骋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终晓,谓从夜 间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获骋,不禁满怀苍凉悲慨,心情彻夜不能平静上言中夜枕席 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终晓不能静,志土悲怀,深沉激烈,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一 结苍凉无尽陶渊明此诗,将素月辉景荡荡万里之奇境,与日月掷人有志未骋之悲慨,打成一片 素月万里之境界,实为陶渊明襟怀之呈露有志未骋之悲慨,亦是心灵中之一境界所以 诗的全幅境界,自然融为一境诗中光风霁月般的志士襟怀,光阴流逝志业未成、生命价 值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其陶冶人类心灵,感召、激励人类心灵之意义,乃是长青的,不 会过时的陶渊明此诗深受古往今来众多读者之喜爱,根源即在于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